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1-03-08王光远

关键词:案例价值观核心

王光远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关键领域[1]。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 “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 制度保障” 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课程思政教学应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国家、 社会、 公民三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递给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们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但先进的理论体系不可能在实践中自发形成, 需要通过自觉学习、 教育、 实践才能形成[2]。 “知行统一” 教育模式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依据, “知” 指人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 “行” 指人的行为, 即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同时, “知行统一” 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 “思” 和 “辨”, 即明确为什么和怎么做[1]。 基于 “知行统一” 教育模式, 构建 “知” “思” “辨” “行” 教育过程,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念入脑、 入心。 “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 “显性教育” 特征是专业与法律的交叉学科, “隐形教育” 特征传递着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 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育人的天然优势。

1 工程建设法规的课程教学目标

低年级的大学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阶段, 学生既处于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 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 对专业课程充满了憧憬与热爱, 对社会又充满了困惑和迷茫, 这阶段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和价值观可塑性的综合特点。 “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正是工程类专业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价值观教育深深镶嵌在课程教学目标所构成的每一个方面。

“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是培养政治思想、 专业水平、 法律意识都达到较高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具体教学目标包括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三个方面。 专业能力方面, 使学生了解我国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掌握建设工程相关法律制度, 掌握社会价值规范,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方法能力方面, 能够思考建设工程相关热点话题,学会分析工程案例, 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让学生明白工程中的法律约束, 促使学生的自省和审视, 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社会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品质, 体验工程情境角色,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表现力, 感悟工程活动环境,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标准。

2 工程建设法规的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建设法律知识教学和价值观教育两部分内容, 两者之间相结合相渗透, 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之后再进行价值观教育。 “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共设置8个法律主题: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发承包法律制度、 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施工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融入各个法律主题教学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思政元素如表1 所示。

表1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内容

3 工程建设法规的课程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 合理选用教育载体, 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基于 “知” “思”“辨” “行” 教育过程, 采用讲授法、 讨论法、案例法和情境法等教育学方法, 对应结合理论教育、 疏导教育、 典型教育和感染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构建 “法律知识涵盖价值观认知” “法律话题蕴含价值观认同” “法律案例明确价值观信念” “法律情境体验价值观践行” 四个阶段教学, 如图1 所示。

图1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阶段

3.1 知: 法律知识涵盖价值观认知

法律知识涵盖价值观认知教学环节,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3], 采用讲授教学法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构成 “思” “辩” “行”教学环节的基础。 课前, 线上利用 “智慧职教”平台, 教师梳理各种课件、 教案、 法律条文、 微课、 视频、 动画、 案例等资源,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各种资源。 课中, 线下课堂教学主要讲解工程活动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解读法律条文、 明确法律责任、 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课后, 线下利用 “智慧职教” 平台, 学生提交课程评价和调查问卷,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价值观教学效果情况。 法律知识涵盖价值观认知教学环节中, 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互动, 提高提问的频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避免 “填鸭式” 教学。

3.2 思: 法律话题蕴含价值观认同

法律话题蕴含价值观认同教学环节, 以法律知识为工具, 引入建设工程相关社会热点话题,采用讨论教学法结合疏导教育, 回归主流价值指向, 引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法律话题蕴含价值观认同教学环节中, 讨论话题首先应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人、 事为切入点,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其次, 讨论话题必须是开放性的、 新颖的, 并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讨论话题问题之间应循序渐进, 开始阶段不宜设置过于复杂。

3.3 辨: 法律案例明确价值观信念

法律案例明确价值观信念教学环节, 以教材、 视频、 微课等经典案例资源为依托,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教育, 分析案例为成果, 明确工程活动中的价值观信念,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法律案例明确价值观信念教学环节中, 可以丰富教材或经典案例, 增设案例背景 (如工程进度严重落后)、 人物关系 (如案例当事人是亲戚、朋友)、 案例细节 (如金钱诱惑) 等方面, 让学生明白工程中的法律约束, 促使学生的自省和审视, 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教师应关注性格内向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情况, 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面情绪。

3.4 行: 法律情境体验价值观践行

法律情境体验价值观践行教学环节, 设计和编排法律情境剧,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感染教育, 体验角色处境、 认识自身职业责任, 促成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法律情境体验价值观践行教学环节中, 法律情境剧一方面需要学生排练表演,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总结。 首次排练教师可示范全部流程, 以后排练教师只需提剧本的大概设想。 彩排过程中教师应侧重参与指导、 纠正方向, 让学生独立完成编排工作。 在每组课堂表演后, 教师要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总结问题, 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 教师需善于鼓励学生, 每个表演组成员可由学生自荐、 同学推荐、 教师指定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中发现, 这种方法解决了学生报名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激发了部分同学的表现欲, 尤其是同学推荐和教师指定的同学, 在表演过程中表现突出。 分析原因: 部分学生平时虽然听课, 但是不愿意展示自己, 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 当获得展示机会, 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4 工程建设法规的课程教学考核

“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教学考核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两方面。 针对关键的法律概念, 工程规划、 建设、 监管等多环节的法律制度, 国家、 社会、 公民生活的多方面法律关系等理论知识, 重点考核学生领会工程实践的法律依据和基本规范, 熟悉识别工程实践相关的法律问题,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采用课堂提问、调查问卷 (匿名不计入成绩)、 作业、 测验等个体考核的方式。 针对话题讨论、 工程案例、 法律情境剧等实践活动, 重点考核学生案件法律责任推理能力, 价值选择判断能力, 表达内心感悟,强化公民义务和责任意识, 涵养学生的法治精神与价值精神的成长, 采用提交小组讨论总结、 案例模拟分析报告、 角色表演视频等团队考核的方式。

5 结语

“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探索专业知识、 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层融合的教学改革。 通过分析教育对象特征, 建立了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 “知行统一” 教育模式, 构建了讲授法律知识涵盖价值观认知、 讨论法律话题蕴含价值观认同、 分析法律案例明确价值观信念、 表演法律情境体验价值观践行的四阶段教学环节;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个人与团队相结合,设置成果考核制度。 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 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想的转变, “内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案例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