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实施现状的调查及启示
——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1-03-08樊亚明
樊亚明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1]第二课堂是相较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所出现的概念, 是第一课堂的强有力的补充, 美国是较早在大学实施第二课堂的国家, 认为 “大学想要的学生文化、 品格、 社会化等都不是平常在教室里可以培养出来的, 而是在课外活动、 同学间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2]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 人口出生率下降,生源不断减少, 加之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教育管理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 较为普遍的存在发展障碍, 如个人自制能力较差; 个人发展需求模糊; 学习能力不强, 对于学业重视不够; 信息接收渠道增加, 但信息辨别能力不强; 社会化程度增强, 但易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 心理成熟度较差, 抗压能力较低等问题。
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第二课堂开展的期望和评价, 本课题组在进行了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 通过对于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最终形成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希望能够为第二课堂的学生满意度、 参与度以及实效性作出探索,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积极推动学校全员育人更上一层楼。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通过梳理文献以及与部分学生 (包括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 的谈话之后, 本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设计制作调查问卷。 本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 学生基本情况、 对第二课堂的评价以及第二课堂中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843 份, 有效率为84.3%, 调查对象主要为实际在校学生 (大一、 大二), 涉及全校九个教学系学生, 同时兼顾年级、 性别、 系别, 尽最大努力使回收问卷具有代表性 (见图1)。
图1 被调查对象性别、 年级分布情况
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会有缺憾, 定量分析同样如此, 所以做问卷调查的同时, 也先后对2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他们从自身角度回答了问题并且给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对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的来看, 学生对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第二课堂实施情况比较满意,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2.1 对于第二课堂相关要素的主观评价和价值期待
2.1.1 学生比较支持第二课堂相关活动的开展
多数学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占比60%), 而且有相当多比例的学生曾经多次参加活动 (18.51%),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参加过第二课堂活动, 其中未参加过第二课堂活动比例也较高, 占比39.5%。 通过分析得出, 性别和年级的不同并不影响学生是否会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
同时, 课题组通过数据分析, 挖掘出学生不愿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有: 37.96%的人认为第二课堂对其专业能力帮助不大; 35.71%的人对已经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 不感兴趣且无聊;33.69%的人认为消耗精力, 耽误学习; 28.71%的人认为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没有帮助; 16.84%的人是由于不喜欢和其他人交往。 (见图2)
图2 不愿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数据
总结: 通过数据及访谈可以得出目前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覆盖面还有待加强, 有些学生不想去或者不知道有类似活动的情况还存在; 不愿意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活动本身对于学生帮助不大, 说明更多的学生是非常关注这一活动与个人自身未来发展的关系; 最后, 指导教师与团学组织要关注长期不愿意参与活动的学生和不善与人交往的学生。
2.1.2 学生对第二课堂指导教师评价较高
学校第二课堂经过长时间发展, 学生对于指导教师评价很高, 在问卷题目中 “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能力如何?” 一题中, 选择 “指导老师能力很强, 参加第二课堂很有收获” 的人占比76.9%; 选择 “指导老师能力一般, 参加第二课堂没什么收获” 占16.59%; 选择 “指导老师什么都不会, 就是瞎指挥” 占比 0.71% (见图 3)。与此同时, 在问卷题目 “中学校和老师支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吗” 中, 选择支持的学生比例为91%, 表明各系已经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作为重要教学活动去抓。 需要注意的一点, 通过分析发现, 2020 级学生对于指导教师的正面评价要比2019 级高 12.34%。 (2019 级为 59.09%, 2020级为71.43%), 男女生对于指导教师的正面评价基本一致。
图3 学生对指导教师评价数据
总结: 对于指导教师的满意度较高, 但有提升空间, 毕竟还有学生不满意。 另外,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2020 级的满意度高于2019 级学生, 当然这一结果与2019 级参与活动人数下降有关,但是也要考虑是否有 “厚此薄彼” 的现象, 也就是说更关注新生而忽略老生。
2.1.3 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管理比较认可
在题目 “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管理是否严格?” 的选项中, 选择 “很严格” 的人为57.82%, 选择不一定, 看 “组织者能力” 的人占比 37.2%, 选择 “没人管, 全程活动松散” 的人占比4.98%。
总结: 这一问题主要针对指导教师与团学组织干部, 毕竟在回答中认为很严格的占比刚刚超过50%。 这一问题事关指导教师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
2.1.4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特征
学生动机虽然多种多样, 但是主要集中在未来发展上。 排名前四的选项是兴趣爱好、 提升专业能力、 突破自我和促进就业占比分别为75.36%、 64.57%、 60.9%、 52.37%。 “获得荣誉”的占比并不是最多, 为34.6%, 选择随波逐流跟随同学脚步的人为11.85%, 选择本身不想参加的人为6.16%。 (见图4)
图4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动机
通过分析, 男同学参与第二课堂的动机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 兴趣爱好 (77.14%)、 促进就业 (62.86%)、 突破自我 (60%); 而女同学的则是促进就业 (66.67%)、 突破自我 (53.33%)、 提升专业 (46.67%)。
同时, 课题组问及 “你喜欢参加什么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答案依次为体育竞技、 实习实践、文艺活动、 学术讲座、 创新创业、 学习小组、 兴趣小组、 科研竞赛、 勤工俭学、 党团培训, 其中与学习和科研创新相关的内容占比较低, 党团培训占比最低需要引起重视。
图5 学生喜欢的第二课堂活动汇总
总结: 男生女生对待同一活动的态度不同是正常现象, 需要注意未来开展活动要考虑到男女生之间的不同; 第二课堂活动还应积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学生参与动机; 最后在 “学生喜欢的第二课堂活动汇总” 中可以看出, 选择学习和科研创新相关的人占比较低, 党团培训占比最低, 需要引起重视。
2.2 关于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调查
2.2.1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客观认知情况
本课题组认为, 若要了解红色文化活动在第二课堂中开展情况、 如何开展, 应该对学生所理解的红色文化进行基本摸底。 问卷的第二个部分主要了解学生对于红色文化 (活动) 的了解。 通过梳理发现, 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仅限于表面, 对于红色文化这一主题词, 并没有深入思考。
在问题 “您对辽宁红色文化了解多少?” 中,非常了解占比29.15%, 了解一点点占比59.6%,完全不了解占比11.26%。 在 “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红色文化?” 这一问题的回答中, 影视节目、 书籍报刊、 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素拓占比较大, 分别为 63.86%、 56.87%、 55.81%。
在 “你是否愿意接受更多的红色文化教育?”这一问题中有52.49%的学生非常愿意接受,32.58%的人选择比较愿意, 14.93%的人选择不愿意。
在问到 “请列举你所了解的辽宁红色文化或教育基地” 的时候, 回答中提到比较多的地方有: 918 历史博物馆 (98 次)、 辽沈战役纪念馆(94 次)、 雷锋纪念馆 (38 次), 其中还包括丹东断桥、 抚顺平顶山、 塔山、 赵尚志、 抗联等关键词。
总结: 学生虽然经常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但是在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到并没有 (或者学生不知道) 系统的安排, 基本就是到了某一个时间节点临时组织一个或几个活动, 有受访者用“匆忙” 来形容; 另外, 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并不了解的占多数, 仅仅停留在少数几个知名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2.2.2 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意愿很强
在问题, “你是否愿意接受更多的红色文化教育?” 中, “非常愿意” 的人占比 52.49%,“比较愿意” 的占比32.58%, “无所谓, 服从安排” 占比 12.68%, “不愿意” 占比 2.25%。 通过关联性分析发现, 男生选择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无所谓, 服从安排” “不愿意” 的比例分别为 31.43%、 42.86%、 20.00%、 5.71%; 而女 生 的 这 一 比 例 分 别 为 13.33% 、 53.33% 、26.67%、 6.67%。 由此可见, 男生的接受意愿要强于女生, 需要注意。
在问题 “您认为高校红色文化活动对当今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中, 85.55%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作用能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另外14.45%的学生认为组织红色文化活动 “毫无意义”。
在 “如果让红色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 您会参与以下哪些?” 这一问题中, 选择 “微信及小程序” 最多, 其次是微博和网站。
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的, 而且对于红色文化的作用的理解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 但是要注意 “毫无意义” 的选项影响,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关注与新媒体的结合。
3 几点思考
在双高建设的大背景下,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教书育人规律、 学生成长规律, 以筑牢“红色基因” 和培养学生专业精神、 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是当前的育人重点, 第一课堂有传递专业知识的责任, 而第二课堂更多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去影响学生的内心, 第一和第二课堂融合发展,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人。
3.1 指导教师的思政素养提升是关键
通过此次对第二课堂的调研, 目前学校内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相关指导教师评价虽然比较高, 但是还是有将近25%的学生并不满意, 如何提升学生对于学校第二课堂的整体满意度, 教师是关键。 这里指的教师包括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 包括授课教师以及专职辅导员等, 第二课堂建设并不是某些群体的工作, 应是全体学校工作人员的责任。 在杜威看来, 一切社会运动都包含着种种矛盾, 而种种论争便是这些矛盾在理论上的反映。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 如果在教育领域内不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种种斗争, 那就不是正常的现象了[3]。 不同教师虽然有不同的教学理念、 方法、 技巧, 学校也会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培训, 反倒是思政教育素养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高职院校既要培养职业的技能人才, 也要在思想领域构筑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堡垒。 所以必须要提升教师自我思政素养, 课题组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规范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教师有 “传道” 的角色, 要想传道就要自己有 “道”, “道” 从哪里来? 从原著里来, 所以要倡导教师读马列主义原著, 只有读透原文、 理解原义, 才能 “信道” 进而 “传道”。 另外, 还要杜绝读 “二手马列”, 很多教师以忙、 没时间为理由, 从网上随便翻阅, 寻找二手解读, 不仅不能深刻理解马列主义, 还会使自己思维混乱,事倍功半; 第二, 创新教育方式。 要想满足 “00后” 的要求, 丰富而又创新的教育方式是当务之急。 除了传统所采用的方式, 还应该引入小组结构化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 英雄人物大数据分析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增加 “体验式教学”, 避免 “旅游式教学”; 增加教师沙龙等活动; 加强网络思政教育, 开设新媒体平台接受教师投稿、 增加思政云课堂等; 第三, 营造氛围。积极营造民主宽松、 和谐向上、 个性鲜明的校园氛围, 形成良好的群体心态, 构筑起一个精神文化家园, 让校园内外的人们都能接受这种精神文化的养育, 确保高职院校文化影响力长盛不衰”[4]。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1951 年建校, 历史悠久, 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 有信仰、 有觉悟、 有水平的教师, 学生才会满意, 学生满意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所以, 教师的自身素养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 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
3.2 将红色文化 “嵌入”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在90 多年革命、 建设、 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从中汲取昂扬奋进的精神动力,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 “红+专” 的职业技能人才, 红色文化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和价值观养成。 虽然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接收到大量信息, 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得知, 目前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构成相对单一, 而且无法形成系统性知识。 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一系列教育活动进行解决。
一方面, 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 “00 后” 一代生于互联网时代, 成长在互联网所包围的环境中, 网络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的价值观受到互联网左右,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需要及早占领互联网高地,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红色文化教育, 近年来兴起的 “红旗在线”(北京大学)、 “红旗飘飘” (北京科技大学)、“觉悟网站” (南开大学)、 “党校在线” (华中科技大学) 等一大批集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 服务性为一体的红色网站用红色精神引导舆论、 用红色理论武装思想, 使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在网络平台下 “思路更开阔、 内容更全面、 手段更丰富、 速度更快捷、 效果更突出”[5]。另一方面, 利用区域内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教育。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6]红色文化亦是如此, 每个人的当前, 其实都包括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过去,也包括本民族的发展历史。 利用本区域的红色经典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不适应性, 可以大大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在问卷调查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学生对于家乡拥有的红色文化更为熟悉, 所以要更好地利用本地文化进行教育。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避免千篇一律的活动形式, 那种整齐划一、 只有一种或几种活动形式,不仅没有吸引力, 而且也不具活力, 学生没有积极性, 活动最终会流于形式, 应鼓励各系自建、自创活动。
3.3 提高社会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导向性
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 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知, 近一半的学生更加倾向于文艺、 体育, 对于学习和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较低,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第一和第二课堂协作。 文凭学历将会成为进入工作单位的钥匙, 但是要想走得远, 走得好, 是需要一些隐性能力,如创新思维、 大局观、 解决问题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责任感、 使命感等, 就需要第二课堂发力。
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 在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课堂可以作为补充, 帮助学生更好的 “习得”。 所以, 必须通过第二课堂将知识、经历、 社会经验相结合, 完成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如寒暑假社会实践、 日常志愿服务、 支农支教支边等活动, 学校作为思想输出者, 要及时总结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广泛宣传, 才能起到促进学生与社会融合的作用, 正如一位美国教育学家(Gary L. Kramer) 提到的 “许多我们最珍视的在我们毕业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亲社会性情、 气质、倾向不是通过正规的第一课堂教出来的, 而是在做学生的经历中染上的 (caught)。”[7]
为此, 高职院校必须努力为学生开拓社会实践的宽度和广度,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服务, 去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和价值体系。以学校为主体搭建与社区或企业的互动平台, 寻找社会痛点难点, 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教师对于学生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指导。 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命感, 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无论是德国职业教育中强调的 “双元制” 还是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显示: 要想高校与本地区实现双赢, 重点在于学校、 社区和企业能够做好 “中介” 的角色。 强化实践, 打开校门, 加强管理和指导, 为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提供广阔平台和基本保障。
3.4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育人, 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 应该包括一所学校的各个方面。 所以,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步骤。
一方面, 校级层面应该制定完备的育人方案, 此方案应是第一二课堂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整合起来, 统一制定。 第一课堂以理论知识、 基本方法和实习实训为主, 强调专业化、 规范化, 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主要是发展智能; 而第二课堂则可以培养综合知识运用和创新创业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我培养意识, 发展学生主动性, 学校作为培养机构应提供广阔舞台, 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全面发展。 同时要注意知识的更新迭代, 形式符合学生需求。
另一方面, 要保证两大课堂不同时期的相互回应。 高职学校学生培养为三年, 所以时间紧任务重, 更需要一二课堂之间的相互推动。 大一主要是大量的知识传授和累加, 扩展学生的国内国际视野, 通过培养文献检索能力, 拓宽专业知识面, 打造坚实的基本功; 大二阶段,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 多数已进入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 应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项目, 提高科研攻坚能力,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 专业演讲等活动提升专业兴趣, 培养工匠精神; 大三阶段, 第二课堂要做一些针对就业创业的教育培训活动, 在短暂的第一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 明确毕业后就业目标, 做好闯荡社会的准备。
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二者教育目标一致、 教育手段还可以互补, 但是只有统一认识, 才能实现共同育人。
4 总结
科学是 “呆板” 的, 人文是精彩的,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应该是一种 “匠人”, 所谓 “匠人”就需要那份执着的 “呆板”, 也需要那种天马行空的 “精彩”, 这种执着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气质。 冯友兰先生曾说, 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 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 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 一个徽章, 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 这种气质是由众多的不同个体组成的, 反过来学校气质也会影响学生, 良性互动, 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密码。 学生所展现出的努力奋斗、 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工作中所展现出的使命感和幸福感, 仅靠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可能完全达到, 还需要在第二课堂中习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