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频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08余永晟徐金戈李俊谕
余永晟, 徐金戈, 李俊谕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广东 广州511300)
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作为临床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疾病, 可导致尿频、 尿急、 尿不尽、 排尿困难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目前, 临床主要采用前列腺电切术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 对BPH 患者进行治疗, 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恢复患者膀胱功能, 但术后尿频等并发症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影响患者术后排尿系统[2-3]。 鉴于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的影响因素, 以期为临床制定防治方案、 降低尿频发生率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 年5 月至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BP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 龄52 ~88 岁, 平 均年龄(66.98 ± 7.84) 岁; 合并疾病类型: 高血压12 例, 糖尿病20例, 高血脂7 例。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试行版)》 中BPH 相关诊断标准[4]; ②接受TURP 手术治疗; 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手术或麻醉禁忌证者; ②既往接受过前列腺手术者; ③伴有慢性膀胱炎或尿道炎者。
1.3 方法
1.3.1 尿频诊断标准 患者主诉反复尿频, 且24 h 排尿次数超过8 次。
1.3.2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 (≥73 岁, <73 岁)、 手术时间 (≥60 min, <60 min)、 前列腺体积 (Ⅰ度,Ⅱ度, Ⅲ度, Ⅳ度)、 合并泌尿系统感染 (有, 无)、 术后尿道狭窄 (有, 无) 及膀胱颈纤维化 (有, 无) 等。 其中前列腺大小参考ROUS 前列腺大小分度及估重法: Ⅰ度为腺体≥正常2倍, 估重20 ~25 g; Ⅱ度为腺体大小>正常2 ~3 倍, 估重25 ~50 g; Ⅲ度为腺体大小>正常3 ~4 倍, 估重50 ~75 g; Ⅳ度为腺体大小>正常4 倍, 估重>75 g。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WBC)>105/mL 则为泌尿系统感染; 尿道狭窄通过经尿道造影检查进行评估; 采用膀胱镜检查时可发现膀胱颈口组织僵硬, 后唇明显隆起且呈堤坝状则为膀胱颈纤维化。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URP 术后尿频发生情况80 例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8 例, 发生率为10.00% (8/80)。
2.2 BPH 患者TURP 术后尿频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 BPH 患者TURP 术后尿频发生不受年龄、 手术时间、 切除深度、 前列腺体积及尿道狭窄影响 (P >0.05); 但可能受膀胱颈纤维化、 逼尿肌功能、 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 (P <0.05)。 见表1。
表1 BPH 患者TURP 术后尿频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n (%)]
2.3 Logistic 回归分析将BPH 患者TURP 术后尿频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 将膀胱颈纤维化、 逼尿肌功能、 泌尿系统感染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膀胱颈纤维化、 逼尿肌功能不稳定、 泌尿系统感染是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的影响因素 (OR >1, P <0.05)。 见表2。
表2 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 BPH 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多认为其与雄激素及其受体的作用、 炎症水平、 前列腺间质腺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5]。 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 TURP因其微创、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BPH 的重要方式,但术后易发生尿频等并发症, 不利于患者恢复, 故临床明确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 80 例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8例, 发生率为10.00%。 单因素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颈纤维化、 逼尿肌功能不稳定、 泌尿系统感染是BPH 患者TURP 术后发生尿频的影响因素 (OR >1, P <0.05)。 分析原因可能如下: ①膀胱颈纤维化。 膀胱颈纤维化主要是由于炎症因素导致器官组织细胞坏死, 从而导致膀胱出口梗阻, 致使患者排尿阻力增大且膀胱排空不全而需要反复排尿[6]。 膀胱纤维化多发于小体积BPH 患者, 故在临床进行手术时可尽量选择大体积BPH 患者进行TURP 治疗。 ②逼尿肌功能不稳定。 由于BPH 患者可出现膀胱出口梗阻现象,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功能障碍。 而逼尿肌无法进行持续有力收缩后则会导致患者出现逼尿肌收缩乏力, 引起排尿困难, 出现尿频[7]。 针对此类患者可通过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对逼尿肌功能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估治疗效果。 ③泌尿系统感染。 手术前后长期留置尿管、 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未进行处理等均可能是导致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后患者的膀胱会出现痉挛导致膀胱储存尿液功能异常, 导致患者术后排尿频率增加引起尿频[3,8]。 针对泌尿系统感染应加强手术前后无菌管理概念, 在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 术后加强对尿管的护理工作, 降低TURP 术后尿频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 膀胱颈纤维化、 逼尿肌功能不稳定、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增加BPH 患者TURP 术后尿频的发生风险, 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制定诊治方案以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尿频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