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校结合提升农村师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2021-03-08刘俊霞

读与写 2021年5期
关键词:科技馆师生科技

禹 茜 刘俊霞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学教育中发展不平衡,高质量科学教育资源不充分等问题也比较突出。馆校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发展不平衡,扩展科学教育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方位各个层次的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学校有责任满足社会的科学知识需求,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校不能唱独角戏,全社会都需要更好的吸收有效的科学学习经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馆校结合是促进校内外融合,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和教师去发现、去设计、去创造。

1.积极到科技馆参观学习,弥补校内短板

我校是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和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各科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较为困难。自与郑州科技馆开展合作以来,犹如拥有了一座科技魔幻城堡,既能身临其境,又能与之对话,还能实现我们师生的梦想。

1.1 定期参观科技馆展品成了必修课。郑州科技馆的部分展品是严格依据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中小学教材的内容所需定制的,我们每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参观科技馆两次,经常观察、体验这些展品,在课堂上学习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感到格外亲切,通过情境回忆及时能够融入理论学习当中去,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师生共同参与一次,无形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参观科技馆,在观后感评比中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出现。以下是参观科技馆设计的任务:

1.2 体验创新展区的steam课程。科技馆的创新展区开设有3D打印,激光加工,开源硬件,陶艺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融入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地理,化学,计算机等,辅导老师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初中生的内容进行讲授,学生不仅获得了创作的喜悦,作品中还需要运用到勾股定理,对称,化学变化等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深体会到科技的前沿发展,为学生的将来埋下了追求科技梦想的种子。

1.3 科普比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当下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繁重,不少学生放弃了自己的特长发展,学习激情日趋下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胆怯面对新事物,新问题。为解决此现状,我们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由科协倡导,科技馆主办的科普比赛中,逆风小车、火星探索、小车竞速、保龄球比赛等等,在这些科技小制作、编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参与,老师擅长组织训练,学生接触新事物能力、钻研精神很强,最终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师生受此启发,将其收获迁移到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当中去,促进了师生的长远发展。如图1所示。

2.科技馆到校内指导,促长期发展

到科技馆学习,的确受益匪浅,大型的设备,先进的教学模式,定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是学校教育无法做到的,但学校终归是教育的主阵地,改变教育思想和模式,借助科技馆的优势,发挥学校的力量,才是长期合作发展的基石。通过定期的合作,科技馆老师的深入了解,给我们学校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尝试在我校开展。

2.1 科普宣传教育入我校,科技魅力光芒四射。科技馆希望每年来我校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次,让更多的师生和家长了解科技的发展,提升科学素养。他们会给师生带来精彩的科学表演,伴随有学生互动,欢呼声,惊奇声响彻校园;在学校的另一个角落开展科技作品展示,科学体验,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结合这次活动,我们校内也举行一些科技制作比赛,参观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器材的活动。这对七、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初中理化生学习普及教育,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向往。于是学校把此次活动定为一年一度的“科技节”。

2.2 促成科技社团的发展,填补学校的一项空白。利用科技馆给我们提供的专用器材—T博士,在七八年级开展科技社团,结合八九年级的物理教材设置,由学校物理老师分工授课。起初,为不同于课堂教学,科技馆老师引领教师备课,明确侧重点和兴趣培养点,最终双方老师形成了默契,各取所需,我校老师既找到了专业乐趣,又获取了不少技术支持,为以后课堂教学的实验问题解决找到了一盏明灯。

2.3 线上“请叫我开心老师”,线下“我很开心”。由于2020年初疫情的影响,科技馆很多的活动也转到了线上公益开放,借助馆校结合的优势,优先推荐给我们不少资源,特别受学生喜欢的是实验课程直播,符合这个年龄的特征—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结合这个活动,我们推出了家庭实验活动,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后,拍成照片或视频发送到我们自己的qq群中,分享给其他同学,有的同学甚至也开了个抖音号,效仿科技馆的“开心老师”做直播,从中不仅收获了知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等。物理不再是一个“难”字,而是一件“乐事”。

3.馆校结合自主研发,提升教师自制教具能力

受馆校结合活动的启发,教师也积极主动、乐此不彼的参与其中,萌发了不少有趣的创意实验,极大提高了老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平时的教学不再抱怨学校硬件差,实验器材缺乏,实验效果差等。比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很多老师都会采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现象很清晰,但不利于保留实验痕迹,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另外演示实验易准备,学生实验就很难实现,面对这些问题,我校老师和科技馆的老师一起积极想办法解决,采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进行探究,从将近十种不同型号的激光灯中选择出了一款最合适的用于实验,采取标序号,用不同颜色的笔显示光路来展示具有可辨析价值的实验现象,最终突破了上述实验的困境。

在众多作品中,“伏安法多项测量演示仪”一路斩将,参加了市、省、全国的比赛,该教具分两个部分,实验箱和图像板。其中实验箱是做一些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演示实验,可以完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测量未知电阻和小灯泡的阻值,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图像板是把实验中的数据收集整理后直接用磁子按照数据吸附在图像板上,形成有规律的图像,除上述提到的实验外,在探究质量和体积、重力和质量等实验数据分析中,同样离不开它的身影,省时直观,操作简单。如图2所示。

在馆校结合活动中,不是仅仅鼓励同学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老师们也能以身作则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缩短了城市与农村学校师生之间的差距。老师们希望自己能接触到更多的创客活动,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在探索馆校结合科普活动中找到了一些常用做法,收获了一些经验;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有利于培养农村学生跨学科素养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适合的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编写了部分校本课程;同时激发了教师对本专业的实验研究热情和创造灵感,以及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渴望;最后希望兄弟学校能从中找到一些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科技馆师生科技
科技馆一日游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深圳科技馆新馆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