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会承载仪式教育功能对高校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研究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2021-03-08苏海锋蒋愉琪柯彤彤岑欣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运会归属感运动会

苏海锋,蒋愉琪,柯彤彤,岑欣雨

1 前言

高校运动会是高校每年举办的重要集体性活动之一,举办高校运动会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通过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全面了解当前高校运动会的开展现状,探究校运会对大学生归属感形成的作用,为相关方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当前国内对于高校运动会对学校归属感形成作用的研究较少,对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多聚焦于学校归属感的积极效能、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视角较为宏观。研究者普遍认为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在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具体影响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则较为缺乏。

中国学校的运动会始于1890年前后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的运动会。在高校,校运会通常每年举行一次,活动项目以田径项目为主,如短跑、长跑、接力赛、跳远、跳高等,兼有两人三足、拔河等竞技游戏项目。学校运动会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可以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遵守纪律、集体主义和荣誉感等品质,并具有振奋师生精神,活跃学校生活等作用。

学校的仪式教育是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有目的举办的教育活动,背后承载着特定的教育意义。高校中常见仪式包括升旗仪式、宣誓仪式、优秀学生颁奖发言、学位授予仪式等。教育者以仪式活动为媒介,通过仪式活动开展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的作用在于可以重塑身份价值、培养主体意识和强化集体意识。

学校归属感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enow(1993)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指大学生在其所就读的学校中被老师和同学们所接受、尊重、包容和鼓励,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一员并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表示认同、喜欢和依恋。由此出发,Goodenow设计了研究学校归属感的有效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缩写为PSSM)。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运动会承载仪式教育功能对高校学生归属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华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程序

图1 研究程序

2.3 研究内容

2.3.1 高校校运会开展现状

调查对象: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学校委员会校运会策划老师、校学生会组织者获取相关信息。

调查内容:校运会的时间和期限、内容和形式、参与人员、学校自身特色等。

2.3.2 高校校运会承载的仪式教育功能

仪式教育的意识、设计、内容、形式、效果等。

2.3.3 高校大学生的归属感

调查和评价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2.3.4 高校校运会与大学生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下几类学生(不参加校运会、被强制参加校运会、主动参加校运会等)的归属感评价与对比,探讨校运会与大学生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2.3.5 高校校运会对大学生归属感形成的作用

以华南师范大学校运会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分别在校运会开展前和校运会开展后1周内进行大学生的归属感调查,通过参加校运会学生和不参加校运会学生的自身前后对比与组间对比,验证校运会对促进大学生归属感形成的作用。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知网等电子数据库,并且利用搜索引擎和广州市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其他各大高校图书馆相关的文献材料,收集并且整理和本研究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对高校校运会和归属感的正确认识。

2.4.2 调查问卷法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根据访谈得出的初步结果制作问卷,以华南师范大学各年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平台派发线上问卷和线下问卷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高达87.44%。

2.4.3 对比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比参加和不参加校运会的学生和校运会前后两次数据对比来突出运动会承载仪式教育功能对高校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对运动会上承载仪式教育功能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等出现的问题、影响程度做出分析。了解仪式教育在情感、行为、认知三个纬度对高校学生归属感的促进作用。

2.4.4 访谈调查法

本研究以线上采访和实地采访相结合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选定从事校运会组织相关的老师,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进行访谈,通过他们的访谈来了解运动会承载仪式教育功能对高校学生归属感的影响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综合分析运动会上仪式教育功能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突出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的作用机理。

3 数据测量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组以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校运会(11月22日)为时间节点,在校运会前、校运会后通过线上线下派发问卷进行追踪调查。最终收集到校运会前、后受访者为同一人的共223份,其中线下110份,线上113份,并对答题时间明显过短、答案呈现规律性分布、填写不全面和错填的问卷进行剔除,经过整理筛选最终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高达87.44%。其中,参加校运会的学生有102人(52.3%),没有参加校运会的有93人(47.7%)。

本研究使用SPSS22.0来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使用由Goodenow编制、中国香港学者(Cheung,Hui,2003)翻译修订的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包括归属感和拒绝感两个维度,为减少调查对象的中立态度,量表采用1-6分记分制,共18题

经检验,本研究所使用的学校归属感的量表信度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09,大于0.7,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较好,具有可靠性。进一步对问卷中的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944,大于0.9,表明量表非常适用因子分析。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结果表明,近似卡方值为3186.619,数值比较大,显著性概率为0(P<0.01),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P值为0.000,在5%的水平上极其显著,因此拒绝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的零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因此维度和对应的指标问题不需要调整,该量表的效度结构较好。

再使用因子分析法将学校归属感量表进行降维分析后,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探索学生是否参加校运会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校运会前后是否参加校运会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分析

首先将两次问卷的量表中的“是否参加本次校运会”分别与“参加校运会前的归属感”和“参加校运会后的归属感”进行t检验,看校运会前后,“是否参加了校运会”与“学校归属感”是否又显著差异。置信水平在95%时,如果显著概率为P<0.05,说明参加了校运会与没参加校运会,在归属感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表示没有差异。测试结果表明,直观和清晰的显示出,在校运会前发放的问卷中,“学校归属感”与是否参加了校运会没有显著差异(P>0.05)。

在校运会后发放的问卷中,“学校归属感”与“是否参加了校运会”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参加了校运会与否对于“学校归属感”均有着差异性。

然后将两次问卷的量表中的“是否参加本次校运会”分别与“参加校运会前的拒绝感”和“参加校运会后的拒绝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结果表明,直观和清晰的显示出,在校运会前发放的问卷中,“拒绝感”与是否参加了校运会没有显著差异(P>0.05)。

在校运会后发放的问卷中,“拒绝感”与“是否参加了校运会”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参加了校运会与否对于“拒绝感”均有着差异性。

表1 是否参加校运会与学校“归属感维度”、“拒绝感维度”的检验

3.2.2 参加校运会与没有参加校运会的同学,其学校归属感的前后变化分析

采用配对T检验,通过数据分析检验同一主体和相应样本的平均值。样本“校运会前的归属感”维度和“校运会后的归属感”维度、“校运会前的拒绝感”维度和“校运会后的拒绝感”维度的两部分匹配关系符合配对T检验的要求。

置信水平在95%时,如果显著概率为P<0.05,说明参加校运会的人,其学校归属感在参加校运会前后存在显著差异;没有参加校运会的人,其学校归属感在参加校运会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表示校运会仪式教育对学校归属感没有作用。由表2可知,归属感差值的P值为0.044小于0.05,说明校运会仪式教育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影响。拒绝感差值的P值为0.005小于0.05,也进一步说明校运会仪式教育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影响。

表2 校运会仪式教育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检验

4 讨论

4.1 仪式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4.1.1 仪式教育的历史渊源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具有教化的功能,历代统治者示学校为百姓的教育基地,并举办多样的学校仪式。从汉代的“大射之礼”到隋帝的“问道之仪,释道之礼”,从唐朝的“束脩制”到宋代书院的祭祀活动,中国历史上的仪式教育服务于政治,使其达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典礼制是仪式教育的起源,包括《仪礼》、《周礼》等阐发的道德哲学、仪礼风尚在儒家思想的传播受到当时文人和统治者的重视,古典文明秩序所包含的精神核心与伦理机制形成了一种道德秩序,起到教化百姓的功能。首先是政治上的教化功能,在周历十月即正月时,国家会举行“教法”大典以达到“教化宣扬”的作用,选拔人才等均需要依据大典来制定相关规定。其次是贤士对乡绅的教化启迪作用,西周规定七十致仕,表示退居后把任官时推崇的政教精神和名都大会的优雅文化带回乡里,这些举措对家乡的文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人才的流动使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得到充分融合,使百姓受到道德文明的熏陶和教化。

4.1.2 仪式教育的文化内涵

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曾对古典礼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精神做出说明:“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咸谓之礼”。古代的礼制包含了许多文化意义,注重礼仪是我国的优秀传统,礼、仪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仪是礼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礼是仪的本质和内容,在仪式中,既要注重当下的外部形式,也要注重仪式的内部需求,在体验仪式的同时关注其背后的内容、精神和情感。仪式所蕴含的教化和育人功能不容小觑。古典礼制即古典仪式教育的文化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入浸润中国从古至今的社会范畴,成为人们交往与道德品行的基本道德要求、伦理主张与治理模式。仪式教育可以传递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用独有的文化魅力凝聚人们的向心力;也可以进行社会教育,让人们学习道德规范和准则,起到伦理教育的作用。高校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通过仪式的象征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4.1.3 仪式教育的功能

仪式教育具有交流沟通、情感聚合、文化认同的功能。仪式的在交流沟通方面主要体现在集体合作交流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在场合中有共同行为和共同话题;在情感聚合方面主要体现在仪式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所具有感染力和导向性,寄托了人们浓烈的情感,让人们形成情感上的融合与认同,起到聚情的作用;在文化认同方面主要体现在仪式作为文化的承载和延续,具有稳定内部秩序的重要作用。

4.1.4 学校仪式感的表现形式

学校仪式教育在诸多方面均有体现,如让人有竞争意识和向上精神的数学竞赛,发挥组员作用和考验团结精神的团队合作,加深对祖国历史的认识和加强爱国情怀的主题教育,保持对国家的敬仰之心的升旗仪式,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成人礼,发扬健将风采和拼搏精神的校运会等等活动形式,无不体现了学校对仪式教育的重视,更体现了仪式教育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对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升旗仪式中,作为仪式参与者的学生,在仪式庄重的气氛中形成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丰富的仪式教育价值。仪式以特定的情境熏陶学生,以特殊的内容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鸣,从而仪式所赋予的象征意义逐渐被参与者所接受和认同,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4.2 校运会的传承与改革

高校运动会“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包含了校运会丰富的精神内涵,集竞技、大众、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校运会在传播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弘扬积极的体育精神。当高校体育教学深入改革,项目设置、竞赛模块、组织管理等方面充满许多挑战,例如单一的形式、过时的体制等问题。高校运动会需要以新时期的教学目标为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措施,旨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校运会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激发竞技精神,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端正对体育的态度和加强团结力度,在高校生活中,校运会必不可少,校运会所承载的仪式教育既发挥了传统的教化功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又进一步推动校运会更好地传承与改革。如今,校运会面临项目设置单一、竞技性过强、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引发一系列讨论,对校运会进行针对性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校运会改革的主导者才能更好地发挥校运会所承载的仪式教育的功能。

4.3 校运会仪式感的表现与内涵

校运会中的仪式体现在升旗仪式、啦啦操、颁奖仪式等等,仪式充当着活跃气氛、振奋精神的作用,缺少仪式的校运会黯然失色,校运会仪式的丰富性既营造了鼓舞人心的氛围,又激发学生参与校运会的热情和兴趣。仪式蕴含了对学生归属感、认同感等的教化与感染作用,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 结论

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校运会所承载的仪式教育功能,通过改善校运会中存在的不足,对校运会的体制、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比赛项目等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发挥校运会积极的体育文化精神,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延续校运会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发挥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感受校运会文化的强大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本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6 建议

6.1 对学校校运会组织者的建议

6.1.1 创新与改革校运会的项目

设计特色项目,丰富充实感,注重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于运动会和全民健身运动之中。可设立体育舞蹈、健美操、体育表演、体育知识竞赛等比赛项目,丰富校运会的活动性质,增加校运会的风采。

6.1.2 延续校运会的文化精神

保持校运会的延续性,除了在校运会举办期间加大对校运会的宣传,也可以通过校运会的吉祥物、纪念品等的设计来延续同学们对校运会的热情,让校运会的保鲜感更加持久。平时组织与运动相关的活动,如跑步打卡等有意义的活动,延续校运会文化和精神。

6.1.3 规范校运会组织部门

规范校运会的管理制度,保持正规感。除了在比赛期间关注运动员的健康状态,也要设立一些有特色的部门来激励运动员的比赛情绪,如啦啦操管理部门等。对于比赛结果出现异议的情况也要设立专门的监督调查部门来维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6.1.4 完善校运会的相关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校运会准备前期充分收集学生的意见,在校运会举办期间也需要时常聆听学生的声音,校运会举办过后更可以充分了解校运会需要改善之处。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增加不同的特色奖项来扩大获奖群体,提高校运会的参与热情。运动员可以设置参与奖、最佳风采奖等其他奖项来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其中,观众也可以设置现场抽奖环节、运动会风采捕捉照片大赛等来吸引更多学生来观看运动会比赛,组织者也可以内部设置奖项来让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工作。

6.1.5 加大校运会的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重视体育精神的传播。如通过朋友圈转发、海报宣传、摊位宣传等宣传方式来增加曝光度,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好校内各项竞赛运动。宣传校运会可以让更多人知晓体育竞赛的精神和意义,也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6.2 对在校学生的建议

6.2.1 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学生应多留意和投入学校的活动。学校有许多丰富精彩的活动,学生是参加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对学校的活动表示支持,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为校园提出宝贵的建设意见,改造成更美丽、更惹人喜爱的校园。

6.2.2 提高自身归属感

学生必须建立自豪感并时刻认同自身归属于学校,保持自己是学校一部分的信念感,并为能够参加学校活动而感到自豪。通过观察美丽的校园“风景”,发现更多影响深远的人和事件。

6.2.3 提高身体素质

高校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前提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大学生学业繁重,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除了营养均衡也要时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康。虽然当代青年纷纷开始保养大法,但一味地补救始终不及通过主动运动来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健康大法。

6.3 对学校的建议

6.3.1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需要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发掘和锻炼其长处。贯彻“健康第一”的“人本”思想,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高校运动会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让学生通过参加校运会,看到校运会的本质与内涵。

6.3.2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明确校运会的定位。学校专业的体育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竞赛型技巧性练习。学校可安排更多校运会比赛项目相关的选修课程,来供学生选择,如增设田径、跳高、跳远等,需要有效利用高校充裕的田径场地、器材和师资等资源。

6.3.3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家校沟通

尊重参与校运会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例如,为参加校运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补贴,如提供早餐、确保水源补给等来保证校运会的人性化措施。还可以适当扩大参与校运会的对象,为家校、亲属沟通创造更多条件。

6.3.4 完善体育文化建设

在校园的体育物质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增加体育设施,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便利;在校园的体育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可完善校园规章制度,组织学生观看运动会比赛,建立可行的制度来督促学生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校园的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报纸等媒体来宣传运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校运会归属感运动会
我要参加运动会
难忘的校运会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这个世界上能阻止你进步的,只有你自己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校运会,你跑,我也跑!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