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幼儿体育健康教育
2021-03-08高亦晴
【摘 要】随着社会层面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呈现上升趋势。幼儿体育作为增进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的重要科目,引发了社会的关注热潮,也引起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经过跟踪调查,发现幼儿体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深远影响,对品格的形成、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浅析幼儿体育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体育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4-0065-02
Effectively Develop Children's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No. 5 Kindergartenin of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GAO Yiqing
【Abstract】As the societ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people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 Therefore,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he attention paid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showing an upward trend. A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improve children's physical fitness and promote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children's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and the atten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After follow-up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children's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 and habits, and it also has a certain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ldren's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 Children; 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隨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核心素养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对教育培养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主题,其下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要点。然而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身体的脆弱性和理解能力的差距,教师不能完全照搬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而应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的教学策略,主要教学目标可以放在创造性激发、细节性培养、自控性发展、协调性提升等方面。
一、以独创游戏激发幼儿创造性
纯粹的体育运动对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单纯的训练教学对幼儿来说是枯燥无趣的,而且容易损伤幼儿身体。为了在幼儿群体里适度开展体育健康教育,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天性、身体承受能力出发,创建有趣味性、独创性的游戏,将其融入体育健康教育中,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促进身体的成长发育,实现幼儿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在游戏选择上,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让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收获思维能力上的提升,比如,开展独创性质的体育游戏活动。独创游戏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游戏模式。幼儿正处于认知强化、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接触的人、事、物都会对其性格形成、品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游戏作为充斥幼儿生活的主要元素,其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带动性作用,所以独创性游戏不仅仅增添了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趣味性和新奇感,也会在幼儿脑海中留下“游戏原来是可以有所改变的”这样的念头,从而激发其创新思维,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实践,促进能力发展,如果幼儿能在独创性游戏的带动下发展创新思维,就能超出一般思维的限制,其未来的发展也就有了无限可能。
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幼儿创新性的培养要从问题的思考开始,幼儿教师也应注重从身边常见的习惯、事情出发,让幼儿思考“我怎么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改变”。近年来,《汪汪队立大功》幼儿动画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因此,教师可将这部动画中的一些内容设定为幼儿园独创游戏的模板,并结合本园的体育运动教学内容,将其改造成适合幼儿的体育游戏。例如,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汪汪队立大功》这部动画片吗?你们想像阿奇他们一样机智勇敢吗?让我们一起和他们一起冒险、破案好吗?”以此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与热情。这样一来,教师便能通过这种独创性游戏,将幼儿喜欢的动画与体育游戏结合起来,丰富幼儿的游戏形式,提高其参与体育健康教育的兴趣,同时为其打开“爱玩、会玩”的大门,有益于幼儿思维创新意识的激发。
二、以细腻体验培养幼儿细节性
在众多的体育游戏中,除了参与国际竞技的篮球、足球等项目具有较为完善的游戏内容设置,在打口袋、跳大绳、弹玻璃球、扇卡片等民间游戏里,其游戏框架实际并不完善,这就导致在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规则或游戏内容而引发的争吵。在针对幼儿建构体育游戏时,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游戏的细节性,而不是仅仅勾勒出大体轮廓就让幼儿体验和参与,这会让幼儿习惯于“粗糙感”,进而产生不规范、不细节的放纵思想,所以体育游戏的建构必须以细节为主,必要时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的规划。因为新游戏的创建首先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基础在于对生活的了解,在游戏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带着幼儿一起“精益求精”。首先想象力是基于生活,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适当创造就需要幼儿足够细心地了解生活,这无形中就会提高其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再加上創造游戏的细致性,其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支撑想法的产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留意身边的人、事、物,从而极大丰富其眼界、提高其思维能力。在游戏建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户外体验,比如,要创造一个模仿类游戏,那么可以让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踏青时看一看小草、小花是怎么随风摆动的;进行户外活动时望一望天上的白云是以什么形状、什么方式运动的,也可以观看周围的小汽车、树木、身边的小动物等。这样在设定游戏细节时,幼儿也能提出更多有效的建构意见,也能丰富游戏的评价标准。在这种模式的户外体育教学中,幼儿就会习惯于细致、精确地做事,进而形成思维的缜密性和严谨性。
三、以制度游戏发展幼儿自控性
幼儿的规则意识实际上是相当淡薄的,他们更倾向于随心所欲的活动,而遵守规则不仅仅指的是服从管理,也涉及自己为自己制定规则,比如,以理性压制冲动、抵制诱惑、不惧挫折等表现。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控意识,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体育活动熏陶的办法,比如,在“丢手绢”的游戏中,教师要向幼儿明确,一旦丢手绢的人坐下正确位置,那么捡到手绢的人就不能继续纠缠。除了规则的明确,幼儿教师还必须设置奖惩措施,比如,对遵守游戏的幼儿进行集体奖励,而违反规则的幼儿就要被罚一段时间不能重新加入。在这种限制性的规则下,幼儿能很快将规则内化,从而形成做事的自觉性和自控性。
四、以活动游戏提升幼儿运动性
体育活动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体育健康教育的本质。所以在游戏类型的安排方面,幼儿教师应制订合理化且周期化的活动计划,其内容应包括走、跑、跳、爬、攀、蹲、钻等多种锻炼形式,保证幼儿每天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促进其身体的生长发育。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幼儿的身体情况,因为幼儿身体的各部分刚刚开始发育,极易受到损伤,所以在强度方面不可让其耗尽体力,也要注意活动安排的安全性,以让幼儿能保持体育学习。
总之,幼儿的体育健康教育也需要一定的目标及理念指导,所以幼儿教师应秉承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针,从幼儿能力的多样化培养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健康教育实践”(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01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娟娟.体适能视域下大班幼儿体育课程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8.
作者简介:高亦晴(1975.04-),女,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