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2021-03-08杨平

家长·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策略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

杨平

【摘    要】随着现如今我国整体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频繁进行,如何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众多教育研究人员着重关注的一项问题。准确掌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及趋势,并选取、应用一些适宜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和方法,对消除学生个人心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搬迁;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5-0185-02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Ex Situ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ion Areas

(Wuzhuang Primary School of Liuba Town, Minl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YANG Pi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China's overall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the relocation work of ex situ poverty alleviation is carried out frequently. How to solve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ex situ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ion areas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many education researchers focus 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students' actual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to select and apply some appropriate mental health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eliminate students' person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form correct values. At the same tim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for the ex situ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ed students can help them to establish correct three outlook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n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Relo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对于教育者来说,选取恰当的心理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进而引导其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本文从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策略这两方面出发,展开相关分析,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一、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性格较为孤僻、自卑

通过分析现有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个人信息情况,在大多数学校中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分布主要以建档立卡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贫困村.造成学生家庭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家庭遭受突发性的打击,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条件而缺少足够的父母关爱,从而使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表现为孤僻、自卑的状态,在与别人交往时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一些学生甚至对与人交往产生恐惧心理。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孤僻自卑,加上父母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而造成学生总是喜欢一个人独处,待在教室的某一个隐蔽的角落。除了与同学结伴回家,几乎不与同学和教师有过多的交流。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适应新环境能力差

在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中,一些学生由于過分依赖父母或教师或因家庭困难而缺少足够的教育,很容易对生活中的困难产生退怯心理,不敢勇于去面对一些生活上的改变。因此,这类学生的新环境适应能力通常都比较差。同时,这些学生还存在因某一事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所想或因受到挫败而严重打击自尊心等问题而无理取闹。除此之外,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区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乡镇,每个学生在个人生活习惯以及语言行为习惯上存在一些差异,一些习惯使用方言来进行日常沟通交流的学生,在转换学习地点后,可能会因普通话水平较低,导致他们与同学、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存在困难。

(三)学习畏难情绪严重

从现阶段易地贫困搬迁区学生的数据分布情况来看,存在少部分学生,在家庭原住地并未接受过学前教育,加上家长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导致这些学生未在学前时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部分学校还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卫生意识,以至于虽然学校有卫生间,却不知道要去卫生间上厕所。同时,受本土方言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会存在一些困难,久而久之,也就打击了这些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自信心。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原来所就读的学校在学习环境和教学设施的配置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学生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在转入新的学校后也常常会因为知识学习难度较高,而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学习,甚至连教师布置的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

二、易地扶贫搬迁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注重激励学生

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虽然他们身上会有一些缺点,但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光点。因此,教师应适当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发光点。激发学生的长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进取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学生由于自身顽劣,总是会为教师制造一些麻烦,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的长处,通过合适的手段,将其开发出来。

(二)营造良好氛围

营造积极、舒适的学习环境,从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同步进行学习环境优化。搭建整洁、明静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室内放置缓解学习压力的刊物,并精心进行板报及名人名句画板的布置,在教室角度设置成果展示平台,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绘画课、手工课上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与此同时,创办“读书角”,让学生与他人分享个人好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适当在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约束、鼓励,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班级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可以根据学生表现优异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奖励。并且在日常的班级事务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学风及班级整体学习方向,凝聚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让学生时刻处于温馨的学习氛围中。

(三)开展心理辅导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一是从学校层面出发。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开设德育讲堂以及心理课,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利用公共活动课平台为学生创设关于检验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调整个人心态,提高抗压能力,不让学生因一些小的事情而产生挫败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增加学生的自信度,引导学生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还要让学生将积极的心理观念完美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是从社会层面入手。从相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人的发展及心理状态很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需要在社会环境下不断激发人的生存本能。因此社会层面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而从社会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家校联手,同时充分结合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如通过家长和一些社会团体的力量来开展关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层面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扶贫搬迁时代背景下,想要更好地消除学生因搬迁而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个人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同时选择科学合理的心理教育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县域内异地扶贫搬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課题立项号:GS[2020]GHB44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佳梅.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1).

[2]徐兰.浅论对易地搬迁小学生心理缺陷辅导的方法[J].南北桥,2019(05).

[3]储琰.贫困县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健康教育,2019(06).

[4]罗占龙.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21(24).

[5]陆廷勇.易地搬迁子女与镇区学生的融合路径[J].年轻人,2020(41).

[6]徐晓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21(20).

(责编  张 欣)

1762500520297

猜你喜欢

策略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优化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浅谈初中英语中考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