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媒体进一步提升“四力”之我见

2021-03-08高湛钦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1期
关键词:新闻舆论四力新闻媒体

高湛钦

摘 要:进入新时代,媒体融合浪潮风起云涌,社会思想多元交织,我们面临的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地市级媒体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考验新闻媒体能否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历史使命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舆论

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对照新闻媒体的四力要求,审视自身,当前很多地市级媒体的主要还存在以下短板,亟待改善。

1、媒体融合不够深入,平台建设影响力不强,节目形式相对传统;组织构架、采编流程上和当前的媒体竞争格局有有一定差距。

2、表达方式老套僵化:新闻空洞无物,标题呆板冗长,千稿一面的现象比较明显,报道语言程式化,报道方式模式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主题主线报道“蜻蜓点水”:一些重点题材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策划和执行,一线部门长期一个人承担一个甚至多个主题报道的策划执行,导致疲于应对,不够深入系统,传播效果不好。

4、节目题材单一 内容“头重脚轻”:由于人手原因,只能保障时政宣传浓墨重彩,经济、文化、民生等报道力度深度不够。

5、队伍结构亟待优化:从事一线采编人员的绝对数量不足,难以应对越来越繁重内宣、外宣、专题和直播任务;骨干人员不多,难以支撑深度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高素质和特殊人才缺乏,难以推动媒体加快融合,特别是既懂新闻又懂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一线人员职业疲劳感明显。

6、还需进一步完善开门办台、开门办报机制,整合各级各界资源,形成宣传合力。

二、提升四力 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作为党的喉舌,新闻媒体要切实提高四力水平,始终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性,结合工作实际和要求,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深化改革建立立体传播新格局  提升舆论“传播力”

首先是加快建立多种平台组成的立体化传播新格局,加快向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现代传媒机构转型。要继续深化改革做优平台,既要进一步做精做强传统媒体,把内容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完善和提升视频、文字、图片、等传统产品的生产能力;更要依托新技术、新手段和新的资源组合方式在移动端发力,通过创新表达、丰富形式,尤其是要强化移动优先、创新推出移动新闻产品,比如直播新闻、互动新闻、个性新闻、可视化新闻、动新闻、听新闻、大数据新闻等,丰富互动、评论等新体验,以最新、最快、最深度、最多视角、最立体丰满的报道切实做到新聞“融媒化”,在巩固提升传统舆论阵地的同时,拓展移动端等新的舆论阵地,提升舆论引导的深度和广度。要继续深化改革整合资源,通过组织结构再造,采编流程重塑,完善考核指挥棒,完善技术迭代保障机制,为真正做到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运营上深度融合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二)守正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  提升舆论“影响力”

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渠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切实做到守正不渝、创新不止,方能让党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高地,确保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众声中聚主流,特别是要守正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发挥好这件舆论工作“重武器”的作用。首先是让主题报道“主流化”,有引导力才有传播力。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很多城市除了主流媒体以外还有数百个甚至上千个自媒体平台,这些媒体为各种声音在互联网上传播提供了渠道,这也导致各类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在这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爆炸时期,媒体要通过主题报道聚焦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彰显主流媒体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主渠道作用,在引领舆论导向,壮大主流舆论,凝聚发展力量中展现重要作用。

其次要让让主题报道“新闻化”,有新鲜感才有吸引力。主题报道的本质特征首先必须是新闻。如果没有新鲜感就没有吸引力,也就谈不上引导力。第三要让主题报道“故事化” ,有感染力才有影响力。当前,不少主题报道,生拉硬扯,内容干瘪,枯燥乏味。在做强主题报道时,必须高度重视故事化表现手段的运用,使报道更具可看性,吸引观众,激起共鸣。

(三)策划先行有的放矢  提升舆论“引导力”

为了切实提升舆论引导效果,要把提升策划水平作为重要抓手。笔者所在的单位通过建章立制,保障策划的实效性。在决策和执行两个层面形成了两级相对成熟的策划机制,对人员安排、采访分工、发稿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对报道重点和报道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在决策层面有每周的融媒体策划例会对全台下周的重大报道主题进行策划研判,对采编合力进行提前部署;在执行层面形成了每天策划会和临时策划会机制;在策划工作长效机制上除了日常工作策划、重点工作策划还根据全年、季度的重点工作超前策划,做到策划的时效性、系统性相统一。

其次是注重时效度,确保策划效果。一是要抢抓舆论关注的时间节点提前策划,以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成贵高铁宜宾段为例,我们在项目开工、控制性工程完工、空载试运行、正式运行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舆论热点上提前策划,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二是要抓住重大时间节点提前策划。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媒体岗位大练兵、创优评选、媒体技能培训等平台,不断提高采编队伍的策划能力和执行水平。

(四)社会效益优先彰显担当  提升舆论“公信力”

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媒体必须始终牢记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始终弘扬新风正气,坚持正面发声,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一是强化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抢占第一舆论场,遏制留言的传播、占领舆论阵地,以去年发生的一次地震为例,笔者所在单位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启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广播、电视、新媒体联合形成强势传播。同时还与央视川台积极配合,正面发声,为整个抗震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为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坚持公益活动, “金秋助学”“爱心送考”“冬日暖阳”等公益品牌已经成为深入人心。三是开展好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是媒体的一体两面,通过“阳光问廉”栏目助力从严治党的向纵深推进,通过在日常新闻节目中开展曝光台等监督性报道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猜你喜欢

新闻舆论四力新闻媒体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牢记职责使命 强化创新驱动 努力提升党报集团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强化五个意识,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新形式下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