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转移人口公共体育服务参与问题分析

2021-03-07刘圣茜钱国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人口农业体育

刘圣茜 钱国荣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关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诸多学者对其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策略。但农业转移人口公共体育服务参与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公共体育服务参与的基本权益以及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应成为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1、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

农业转移人口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然会面临诸多困境。本文将从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政策法规体系、社会力量及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参与等角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公共体育服务参与的困境进行分析。

1.1、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

政府有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义务,公民作为客体,有均等地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利。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无论是场地器材、投入经费等有形资源,还是体育信息、管理制度等无形资源,其供给都极为匮乏,如在场地设施方面,具体表现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0亿m2,预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m2。而在美国城市社区中,平均每1000人就拥有1-2英亩的社区公园。可见,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占有比例较低,无论是场地价格还是设施类型,大多都无法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体育需求。且在城市化过程中,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而农业转移人口居住地较为分散且大多条件简陋,周边地区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其参与体育锻炼。虽然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投入正逐年增加,但仍存在供给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同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的窘境相当突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推动群众体育的重要力量,能够帮助农业转移人口掌握正确的健身技术和健身知识,有利于其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宣传意义。现今,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不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已达到250万,但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兼职和退休人员为主,整体学历偏低,大多未接受过专门培训,缺乏体育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因此,加大社会体育指导服务供给,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已成为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公共体育服务参与困境的必要途径之一。

1.2、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均等

近年来,随着对体育发展的重视和经费投入的增加,公共体育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农业转移人口公共体育服务出现结构失衡、群体失衡等问题。一方面,市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硬性建设,却忽视了信息宣传、人员队伍等“软环境”的建设。而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体育信息闭塞,加之人际交往的局限性,也无法通过社区、网络等渠道及时了解体育公共活动、赛事、培训等信息,影响了其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群体失衡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欠缺。我国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资源有限,农业转移人口、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往往容易被忽视。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开展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并不多见,不利于全民健身的推广。

1.3、公共体育服务供需错位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众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体育需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但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常常将个人的偏好选择同化为决策结果,严重偏离了民众真实的体育需求,导致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浪费、供需错位。对于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而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并未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到管理范畴之内,本就有限的体育资源更是无法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体育需求。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而言,他们的权利意识淡薄,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参与和诉求得不到政府、社会的关注,这也进一步使其对体育活动产生排斥心理。

2、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市场能够及时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此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能够依据大众的体育需求,利用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能力,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体育服务。但实际上,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不会考虑其“公益性”——如果此等投入不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则不会继续参与其中,缺乏长期稳定性。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而言,企业不仅要为其体育活动提供场所、设施、组织等保障,还应提供体育信息、健身指导,建设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但由于其就业竞争力不足,往往从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端劳动力”,企业不愿意也不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健康和体育参与。总的来说,企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体育支持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困难,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尚未解决,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参与更是鞭长莫及。

3、社区和社会组织供给能力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社区团体、民间组织等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其优势在于能够对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填补政策执行和市场调节滞后性所带来的“空缺”。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外来群体,社区不仅是生活空间,也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纽带。但我国社区没有建立相应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高度依赖基层政府的政策和倾向,没有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关注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虽然具有自愿性、公共性、非营利性等特点,但其力量薄弱,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还存在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进城农民工中,仅有29.3%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其中,3.9%经常参加,25.4%偶尔参加。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城农民工仅占已就业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4.3%。可见,“第三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参与程度较低,难以发挥其“填补”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4、自身参与水平较低

4.1、工作性质制约

农业转移人口的闲暇时间稀少和精力不足是限制其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强度多在3级或4级,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没有空余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活动。首先,过长的工作时间使农业转移人口闲暇时间稀少。足够的闲暇时间是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农业转移人口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只能在低端的劳动市场寻求工作,这些职业不但报酬较低,工作时间也远超国家标准。过度劳作损害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体健康,甚至许多人带病上岗,严重侵蚀了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其次,高强度的工作使农业转移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精力不足。农业转移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类的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时间不规律,起早贪黑、通宵达旦已成为日常。同时,我国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无法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在这种生活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根本没有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具体表现为体育参与人数不足、参与时间短、参与态度不积极等。可见,其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合理、合法的工作环境。

4.2、体育知识与技能匮乏

技能是权利实现和机会均等的必要要素,没有一定的技能要素或能力,任何权利的实现和机会的均等都将成为空谈。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农业转移人口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之一,是他们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保持热爱的关键。但由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自农村地区,而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匮乏,加之农村体育发展水平较低,体育信息封闭,导致其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技术、能力与经验,只能选择一些简单、参与度高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广场舞等。同时,城市的社会组织并未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管理范围,他们没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无法正常融入社区、企业等体育组织的活动,获取体育相关技能、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5、结语

农业转移人口参与公共体育服的困境是多方面的。首先,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脱离民众体育需求,使得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充分、有效地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整体参与水平较低;其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合理有效地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工作,严重抑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再次,企业、社区和非政府体育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程度较低,未能弥补“政府失灵”的空缺,忽视了农业转移人口的体育参与和需求,导致其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机会缺失,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的身心健康;最后,工作环境的束缚、资金来源有限及体育知识与技能匮乏对农业转移人口体育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缺少与城市居民交流互动的平台,市民化进程缓慢。因此,当务之急是对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对策,以期破解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公共体育服务参与困境,保障其基本体育权益。

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出台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辅之以监督评估机制,保证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全面动员社会、企业、市场及农业转移人口各方力量,体育组织管应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理范围,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其基本体育权益;企业要加强内部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农业转移人口参与体育活动。此外,社会媒体也需加大宣传力度,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身心健康及权益保障等问题,不断消除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排斥心理,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猜你喜欢

人口农业体育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