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新境遇与新作为
2021-03-07艾文慧榆林学院图书馆
艾文慧 榆林学院图书馆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双一流”“新时代”“现代化”三大发展潮流,高校特色馆藏建设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同时亦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置身于新境遇中需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环境,坚持从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精准思维入手,在变局中展开新局。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双一流”“新时代”“现代化”的三大新潮流,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到了“双一流”建设阶段,推进“双一流”建设意味着大学不仅要“努力培育一流人才、形成一流学科、汇聚一流师资和创造一流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还须具备“一流办学理念、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一流的大学管理水平”,图书馆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提高大学治理水平的题中之义。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角度来看,新境遇亦是新挑战,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无法回避且必须直面的现实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必须作出思维转向,树立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精准思维,在危机中寻找新机,用以推动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功能的全面提升。
坚持历史思维以观时代大势
地方高校特色馆藏建设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每一个历史时期高校图书馆都需要回答为谁建设特色馆藏、建设什么样的特色馆藏、如何建设特色馆藏三个核心课题。在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置身于上述三重新境遇和新挑战之中,能否解答好这三个核心课题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在新时代能否有新的作为,能否实现内涵式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树立历史思维需要坚持用战略思维把握地方高校的发展全局。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应着眼于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开发和创新运用特色馆藏资源开展育人工作。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应深刻体现出着眼发展全局的谋划工作、把地方高校服务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历史思维。
具体来讲,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应着眼于追求高质量、创新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建设特藏资源以服务高质量、助力高校教学科研发展、推动高校内部治理和内涵式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的特色馆藏。在建设理论方面,应坚持系统建设和精准建设相统一,制定完善特色馆藏发展政策和精准服务体制机制,以扩大供给和需求、盘活特藏资源循环、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来推动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思维密织管理体系
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指导工作、密织管理体系,是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基本方法论。特色馆藏建设是一个同时具备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要在科学分析系统要素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制定和规范系统运行规则,激发系统运行动力。就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系统而言,影响系统运行的基本要素可以划分为:人的要素、制度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人的要素包括特色馆藏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服务者以及受众;制度要素主要是指特色馆藏相关规章、制度和机制;环境要素主要是指影响特色馆藏建设及其运行的政策环境、教育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要围绕上述要素,从而运用系统性思维,密织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特色的馆藏需要用制度思维代替惯性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特色馆藏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地方高校特色馆藏建设要着力从管理制度、服务制度、专业发展制度、评价反馈制度几个方面入手,统筹完善制度体系,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进一步改善。其中,管理制度包括: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文明服务公约、日常运行制度等;服务制度包括:特色馆藏读者服务制度、信息服务制度、志愿者服务规章制度等,如服务申请制度、数字资源共享制度;专业发展制度包括:专业岗位匹配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服务质量评估制度、馆员职业发展制度等。评价反馈制度包括:特藏标准化评估制度、读者服务反馈制度等。制度建设的建立健全,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注重制度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制度间的协同性,以管理制度高质量发展为中轴,牵引和带动其他方面制度的跟进,使得各方面制度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营造出特色馆藏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要对特色馆藏实行特殊化管理,在特色馆藏发展政策的总体指导下对特色馆藏的管理进行科学的规划。如设置专门的岗位和指派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行使管理权力,来确保特色馆藏的专业化保存。
坚持创新思维激发发展动力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要创造条件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则需要更新特色馆藏“为藏而藏”传统理念,科学定位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理路,主导对接新时代对地方高校的新期许。所以,加强地方高校特色馆藏相关理论研究,创新和发展特藏及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用理论支撑特藏建设。
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坚持围绕特色馆藏管理服务能力和特色馆藏高质量发展的两个核心点,创新制度建设,补齐制度短板。在工作创新方面,要时刻关注新时代特色馆藏前沿信息和最新动态,不断改进工作思路、运行新的方法和措施产生新的工作效果,同时实现新的效益,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既优又专。在方法创新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要坚持目标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导向,在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服务方式、管理模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围绕解决特色馆藏管理、服务、运行等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创新特色馆藏在管理服务各个阶段和过程中的手段、途径、程序和载体来达到最佳的成效。
坚持精准思维追求务实务细
精准思维是新时代重要的治理思维,它是一种务实思维,强调具体和准确,排斥以原则应对具体的工作方法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要坚持精准思维,不断完善特色馆藏管理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内部治理效能。
其一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主要有特藏目标不明确、专业队伍不健全、读者受众不充足和内部治理不科学,要紧紧抓住影响特色馆藏发展的“序参量”做决策、出方案、出实招。
其二是要有实操意识,坚决转变“为藏而藏”的落后理念,特色馆藏谋划发展、制定战略、政策建议、工作安排和运行运转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出发,从高校发展定位、地域文化特色、学科建设需要等方面出发,力求相关政策、制度、机制和措施落地生根。
其三是要有到位意识。工作到位是精准思维的内在要求,特色馆藏相关政策、制度、机制、服务等不是虚设摆设,既要做到有章可依,更要有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章必究的到位意识,这样才能发挥特色馆藏各类规制制度机制的威力。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需要从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精准思维开始改善,分别从时代大发展的趋势、科学的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动力以及具体精细的工作的方法论和观念入手,不断地自我改善和优化,进而打造更加优良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