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大学生择业与就业研究
2021-03-07和洪星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和洪星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择业与就业是大学生学习的归宿,对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文关怀的视域出发,围绕择业的依据、求职的技巧对大学生择业与就业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择业和就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所谓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过程;所谓就业则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实现新业绩的实践过程。”现实社会里,择业与就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紧密相连的。择业是就业的基础,就业是择业的外在表现。择业和就业虽然有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强调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也要尊重客观现实,个人的择业与就业要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在对待择业与就业时,应把握好择业的依据和求职的技巧,它让求职者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时能准备得更充分,为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打下良好的基础。
择业的依据
(一)确立择业原则
1.胸怀大局的原则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既要看到严峻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中的有利契机。例如,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断出台相关的就业措施;结构性改革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等等。
2.面对现实的原则
面对现实,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既不能狂妄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要从性格、气质、能力、知识、专业、兴趣、特长给自己在择业与就业方面一个正确的导向定位,尽可能避免择业与就业的盲目性,增强择业与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性和成功率。大学生应考虑到我国经济正在发展中,有些新型产业尚在初始阶段,需要人员的数量是有限的;其次,要考虑到虽然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但同时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却出现“富余”的人员;还要考虑到全国各级党政机关正在裁减编制;最后,还应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年年都有众多城镇青年进入就业年龄。
3.主动选择的原则
职业选择也是一种竞争。毕业生不能消极等待,而应积极参与竞争。这就要求毕业生积极主动掌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通过人事平台了解就业趋势和用人单位信息。此外,要查缺补漏,提高知识储备,从身体、心理、技能等方面提高就业能力,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
4.分清主次的原则
在择业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地点、单位性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人员构成、使用意图等等。这些条件不可能样样随心如愿。因此,必须分析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从是否有利于自己作用的发挥,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出发,作出适当的抉择。切不可因一味求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失去良机。
(二)清楚自己的心理特点
一个人的职业应与本人的兴趣、个性、气质、性格等心理特点基本吻合。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清楚自己的心理特点。而这种“清楚”的程度,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到职业选择的理想与否。
1.个性与择业
个性即个体独有的、稳定地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对他人是热情还是冷漠,是积极交往还是退缩回避,是真诚相待还是虚情假意,是自信还是自卑;对权威是服从还是抗拒,是迷信还是怀疑等等。毕业生在职业选择和专业定向的过程中,“个性”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养丰富,那推荐他(她)从事研究工作;如果一个人性格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那推荐他(她)从事公关、产品推销之类的工作。
2.兴趣与择业
因此,贵为太子,出使他国,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主要的是国家。质以国贵,亦因国弱。对方施诸自己的欺凌,可视为对自己国家的无礼和污辱,而不仅仅是针对自己的。前面所说秦王与太子丹的关系,从“少时与丹欢”至“遇之无礼”所留下的猜测空间,其实部分地可归纳为两人对于各自所代表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必然冲突。而天佑太子丹,其实也可理解为对暴秦必亡的昭示。
“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一项工作感兴趣,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疲劳。”反之,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且易于疲乏。兴趣有方向性、意志性的特点,又有多样性、不稳定性的特点。我们应借助前两种特点坚定地投身到某种职业中去,并为之献身。对后两种特点,应借助职业兴趣测验,了解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帮助自己将愿望与特定的职业领域联系在一起。兴趣的发展一般须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从有趣开始,逐渐产生乐趣,进而与奋斗目标相结合发展出志趣。移之于工作,恰是古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气质与择业
气质是人们在与外界事物接触中反映出的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感性、情绪的兴奋性以及心理活动内向性与外向性等特点。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一般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是几种气质兼而有之的混合型。气质并无好坏之分,也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大小。但气质确与择业有关。择业中,如能适当注意气质类型特点,必然有助于个人,有益于社会。多血质的人由于具有活泼、好动、敏感等特点,较易适应新环境,适合做公务员、医生、律师等工作,但不适合做过细的、机械性的工作。胆汁质的人群因其热情、直率、脾气急躁等特点,适合做导游、节目主持人、演员等工作,对需要长期安坐的工作很难胜任。抑郁质的人因其情绪体验深刻,具有很高的感受性,适合从事机要、人事、秘书等工作,也宜于从事研究工作和艺术造型工作。
(三)采用合适的决策方法
掌握了行动原则,清楚了心理特点后,还需要采用周密计划型决策方法:第一,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即意识到必须就什么问题做出一个决策。第二,收集有关信息。了解什么是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搞清这些信息资料的最佳来源和收集渠道。有些资料需要通过个人的自我认识才能得出。有些资料则必须通过外部渠道获得,如书籍,他人等等。第三,排列出各种备选方案。通过收集资料,可以大体上确定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行动方案。还可以根据手头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组成各种新的选择方案。在决策的这一步,需要排出所有可能的、理想的选择方案。第四,权衡利弊。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施展丰富的想象,预测各种选择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执行这些方案后,分析在步骤“1”中确定的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经过艰苦的分析思考,开始倾向于那些有望解决问题或达到最终目标的选择方案,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将各种选择方案按优劣排序。第五,做出选择。一旦权衡了全部利弊,即可找出合适的选择。在本步骤中做出的选择,一般与步骤“4”中排出的优先排序中的第一方案大致相同。第六,采取行动。即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实施步骤“5”中的决策。第七,检查已做出的决策及其后果。在实践中检验决策,验证它是否已解决了或是否有助于解决在步骤“1”中提出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维持原决策不变;如果决策的实施没有解决所确定的问题,就需要按本程序从头开始,以便做出新的决策。如收集更详细的资料或不同的资料,寻找新的选择方案等。
求职的技巧
做出了“择业决策”后,即进入了双向选择中的“双向信息交流阶段”。本阶段的实质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以各种手段进行对话、摸底和谈判,从而确定能否合作以及如何合作。因此,本阶段是择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一)求职信要求
求职者与用人者通常以书面形式进行双向交流。求职信、履历表、推荐信、求职申请表等最为常用。
1.求职信写作具体要求
2.履历表等写法要求
第一,履历表内容及格式。格式可自由设计,以清楚、醒目为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住址、电话、出生时间、出生地、国籍、受教育情况、工作经验、爱好、特长、证明人等等。第二,撰写时须注意下列几点:一是要具体陈述成就,最好用百分比或数字来表示,不要开头即是工资、奖金等敏感问题。二是主要成就要注明时间、地点、证明人;不要在个人爱好、兴趣上大作文章。三是要重点强调对求职有利的方面;不要把优点和盘托出,留一些待面谈时再提出来。第三,推荐信、求职申请表的写法要点。推荐信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为好。一味写优点,缺点只字不提,反而会使人生厌、怀疑。项目应包括:被推荐人姓名、通讯地址、目前职业、雇主、专业、推荐人姓名等。求职申请表的格式多种多样。但究其内容,均不外下述内容:填表日期、姓名、地址、电话、申请何种工作、特长、年龄、身高、体重、国籍、学历、经历等。
(二)面试技巧
面试是全面了解求职者最重要的手段。面试官可以从言语和非言语等方面考察求职者看问题的角度、知识层次、思想素质、特长,还能近距离观察求职者的姿式、态度、表情,借此进一步了解求职者的素质、能力、教养程度。从求职者方面看,面试的实质是推销自己。力陈自身之长、决心之大,力求将自己推销给用人单位。
1.面试形式
“面试大致可分为个人面试和群体面试两种。前者是考官对一个面试者;后者是将许多求职者集中起来进行面试。”目前,很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喜欢采用个人面试形式。
2.面试过程
面试一般会先问一些简单问题,从拉家常开始;随后,问题将不断地提出来。多数问题是“有疑而问”,少数问题是“无疑而问”。但可以肯定,所有的问题均有“借机观察求职者反应”的意图。面试一般以“没有明确结果”的形式而结束。但实际上,考官心中基本上已经有数了,只是想过后再通知面试者而已。
3.面试礼仪
第一,外貌装束。宜大方、典雅、整洁,不宜花哨。第二,姿态。宜采用考官指定的姿态。如让坐即坐,不让坐不宜自行坐下。站、坐、行都应稳重。第三,观察与倾听。要注视考官,但不宜死盯对方,耐心倾听,不要心不在焉或轻率插话。第四,言语技巧。称呼考官要既尊敬又灵活,语速宜适中,不宜长篇大论、侃侃而谈。
4.面试策略
面试如此重要,自然应认真准备。策略方面的准备尤其应该充分。具体为:第一,准备周密。要做到知己知彼,掌握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对方可能提什么问题,自己要怎么回答,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第二,巧妙自荐策略。要自然巧妙地显示你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展示自己。注意做到强调自身特长而不认为是自负;谈及自身弱点而不被误为庸才。第三,诚实策略。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对自己实事求是,对优点不夸大,对缺点不回避,切忌虚伪撒谎,这样才能化不利为有利,给人诚实可信的好印象。第四,谦虚策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也不可唯唯诺诺,待人接物要做到自信、真诚、大方。
5.机敏策略
面试讲究机智敏捷。一是面试前要做足功课,知己知彼,方能做到有问有答,有答必中。二是要学会在交流中扬长避短,避开尴尬境地,把话题内容引入自己善长的领域,尽可能把握主导话语权。应试的时候应试者要淡定从容,具备足够的敏感性,善于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抓住对方谈话的要点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