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奇迹:党的领导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2021-03-07卢红军
卢红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2021年是习近平提出深入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15周年。15年间,义乌接续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2020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显示,义乌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485.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 13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 158元。2020年4月,义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万关口,占浙江省的十三分之一,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第一。地区生产总值按同期汇率折算后的美元计算,是2006年的5倍多,1978年的438倍。义乌发展经验自21世纪初起持续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义乌发展经验开展了研究和阐述,有工商文化根源论、市场聚爆论、政府建构论、市场建构论等,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义乌何以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获得极大的发展。然而,义乌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点”的解释只能说明义乌发展的偶然性,从党的领导优势等“面”的角度进行阐述,点面结合,才能充分解释义乌奇迹、浙江奇迹、中国奇迹发生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是义乌奇迹的根基所在
1.市场的开放:顺应民意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取向。部分学者在研究义乌崛起时,把义乌的初期发展称为“群众倒逼政府”,从而开启小商品城之路。其主要依据是1982年5月下旬,义乌一名叫冯爱倩的妇女把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拦在县委大院门口,质问政府为什么不让她做生意。谢高华请冯爱倩到办公室谈了近两个小时,最后表态:“一是我理解你,同意你经商;二是会告诉有关部门,不来赶你。”[1]这一史实,几乎成为义乌市场开启的先声,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群众“倒逼政府”开放市场的佐证。中央在1982年9月1日召开的十二大上也指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农民的个人行为,何以能够“倒逼”地方党委、政府在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下突破政策框架,做出开放市场的决定?从宏观决策和地方政策的改变情况可以看出,这一“倒逼”,实际上是共产党人基于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利益导向,响应群众的呼声,顺应民意做出的决策。
2.政策的制定:群众有理
义乌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较早地走上了以小商品市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之路。1982年9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犹豫、观望能不能发展市场经济时,以谢高华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群众有理就是对的,政策无理就是错的”的担当,明确做出了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的决定,只不过在中央政策明确之前,决定采取“只做不说”的措施。在中央政策明确、政治风险解除之后,再广泛宣传改革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充分体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有理和政策依据冲突过程中的政治智慧。随后又根据群众需求做出“四个允许”的决定,这比《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带口粮到集镇落户”早了一年多时间,该政策颁布后,全县登记在册的纯商业经营个体户从1982年的917户、1 282人,增长为1983年的7 355户、8 223人,初步获得了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先发优势。
3.发展的道路:勇于探索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初期至邓小平南方谈话期间,对于姓“社”、姓“资”的争论一直存在。这种争论导致很多地方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犹豫、观望,错失区域经济发展良机。在小商品市场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获得感的鼓舞下,义乌党委、政府提出兴商建县(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并一以贯之,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至1991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首次公布的全国十大市场数据中,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年成交额、上交税收、日上市品种、摊位总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国集贸市场之首,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主要集散中心,超越了众多起步较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专业市场。与此同时,根据人民群众“生意越来越难做”的感叹,分析全国专业市场发展环境,积极谋划“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战略升级。此外,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义乌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首次以拍卖方式推出了义乌火车站站前小区3 000多平方米的出让地块,受让最高地价为建筑占地每平方米6 200元”[2],这比杭州第一宗国有土地拍卖早了8年。义乌国土改革经验与深圳、珠海一起,由国务院向全国推广。
4.产业的转型:积极引导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给义乌小商品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主体以“洗脚上岸”的农民为主,一方面,国际贸易对大部分人而言是陌生领域,很多人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10多年的专业市场发展,使相当多市场主体已经告别了贫困状态,小富即安的情绪有所抬头。义乌党委、政府在准确判断国内外经贸形势的基础上,于1999年3月19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商品市场的若干政策意见》,指出今后市场发展的着力点,要从注重拓展国内市场转移到既注重巩固国内市场,又注重开拓国际市场上来,并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引导和鼓励。截至2008年,常驻义乌的外国商人增至10 000余名,常住义乌的台商有1 000余名;沃尔玛、麦德龙、欧尚等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常年在义乌市场采购商品。义乌国际商贸城90%以上的商铺从事外贸业务,市场外向度一度达60%以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义乌积极搭建平台,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城市建设,为义乌国际商贸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提供了机遇。《2020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显示,2020年,虽然经受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义乌进出口总额仍达3 129.5亿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 361.4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3.5%。
二、中国共产党的善于创新品质为义乌奇迹提供内在动力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到:“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3]改革也是革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探索应用,以及政府角色和功能的转换是义乌奇迹发生的内在动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义乌实践及创新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伟大理论创新,是一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自己,发展自己的生产力的问题”[4]。党中央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从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四大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一,是一个逐步统一认识的过程,其间有过分歧,也有过徘徊。而自1984年始,义乌确立并实施“兴商建县”发展战略从未动摇,历届党委、政府遵循“抓市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从未改变,致力于专业市场硬件提升、交易创新、功能拓展的探索从未停止,真正做到了工作围绕市场转,城市围绕市场建,产业围绕市场育[5]。从中可以看出,义乌在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方面,是超前于中央宏观政策的,某种程度而言,义乌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和创新突破为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化提供了县域实践支撑。
2.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夕,一直存在着把商品经济与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被认为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但要确立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还需承担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在此基础上义乌党委、政府立足地方实际和人民需求,从开放小商品市场开始,根据不同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相继提出了“兴商建县(市)”“划行归市”“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国际性商贸城市”“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等战略性指引政策。纵观义乌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提升都在党委、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取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配套建设,如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土地流转制度,水权交易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义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探索出了细分领域的义乌经验,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地方经验。
3.政府角色定位转换的实践及创新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作用的逐步提升,政府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长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堵点。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典型代表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义乌模式”。义乌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掌控核心资源的“有位”。如1993年12月成立国有控股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有企业掌控市场、会展、服务等三大主要经济板块。二是服务经营主体的“有效”。通过“定额计征”“无证明城市”“政府店小二”“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各经营主体,释放义乌市场活力。三是规制市场秩序的“有为”。市场调节具有天然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推动“划行归市”,既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无序竞争,又使义乌市场的档次和规模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形成了市场“聚爆”效应。政府角色和功能定位转型的“义乌模式”,使义乌成为创业的热土,避免了资本发展的垄断趋势,更重要的是为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显示,义乌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数,且城乡收入比为1.90∶1,低于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1.96∶1。
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义乌奇迹提供体系支撑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在义乌的发展过程中,最显眼的成就是“市场”,甚至有学者把市场称为义乌的命脉。整个义乌市场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党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发展方向、协调各种利益、理顺重大关系,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稳步有序发展。可以说,没有党的全面领导,义乌的经济发展成就无法达到现有的高度。“‘义乌模式’虽然也是由民间力量诱致的,但在后来的发展、完善中,政府的引导、调控、规范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6]
1.党的组织领导保证了义乌发展战略的一贯性
中国共产党实行“党管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不搞西方形式上的民主,有效避免了短视和“哗众取宠”行为。这就决定了党组织委派的干部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把握方向、制定战略。从义乌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抓市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在总体战略思想指引下,根据时代和形势发展,调整具体发展措施,40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觉悟引领义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城乡统筹发展为义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支点
21世纪初,经过20年发展的义乌出现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新问题。2002年,义乌市委十届十次会议上提出了“富民强镇兴村”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义乌新农村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至2005年上半年,全市已有66个村庄启动新社区建设,303个村实施村庄整治。与此同时,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许多城郊的村庄经过旧村改造完全融入城市范围,富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农民,利用义乌的市场优势办起了一条条专业街,专业街又成了市场的孵化器[7]。2011年,义乌市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义乌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繁荣,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风貌的改善等。以诚信经营为例,义乌所在的浙中地区自古就有“义在利先”的诚信经营义利观,但在义乌发展初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经营者为追逐利润“以次充好”“以假充好”,“义乌货”与“温州货”在当时是并存的两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1987年,杭州武林门的一把火烧醒了温州市场经营者,也痛醒了义乌市场的经营户。自此义乌党委政府领导开展了长达30多年的“诚信经营”精神文明建设。2015年,义乌获批成为“国家信用示范创建城市”;2016年5月,全国“建设核心价值,构建诚信社会”现场会在义乌召开,“义乌诚信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
4.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建设为义乌发展破除了瓶颈
义乌是一个“不沿海、不靠边、无资源、无工业基础、无外来支持”的浙中城市,商业发展的先天条件欠缺。随着经济发展,义乌人口大规模增加。据义乌市公安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义乌户籍人口82万,外来建设者142万,常住外国人1.3万。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成为义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义乌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义乌从一个地瘠人贫的小县城发展至今日的国际性商贸城市,交通便利、治安良好、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被誉为浙江经济的“金腰带”。义乌有18项公认的“全国之最”,如“最大小商品出口基地”“全国最大内陆港”“县级最大的航空港”“外商入驻最多的县级市”“福布斯2005年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等。居住环境方面,义乌连创获批“平安县(市、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等。
四、党的工作作风为义乌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义乌各级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义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定的思想保障。
1.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为义乌发展战略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搞市场经济,是史无前例的。马列主义经典论著也没有提到相关内容,整个中国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在义乌这“一无所有”的浙中小城“兴商建市”、发展小商品市场,直至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既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在义乌的生动体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唯教条和经验。义乌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方面较大的考验,一个是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一个是西方发达国家专业市场消亡的经验主义。义乌各级党组织立足实际,坚持各项工作从自身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二是及时归纳总结,开拓创新。在丰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义乌各级党组织不满足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付工作方式方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找出规律性的特点,使“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8]。水权交易、宅基地三权分立、外国人参加人大等创新举措,是“义乌现象”持续吸引各界学者研究的重要原因。
2.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是义乌各项政策“适时适度”的关键所在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工作方法上的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政府推行的发展战略是否‘顺应’民间基础、培育市场力量,这是保障市场活力迸发的源泉。”[9]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开放,原本就是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而成就的。在以后的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问题。如“划行归市”“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引导、保护和鼓励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精神。如果市场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之根,创新创业则是义乌之魂。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兴起的形势下,创新创业成为义乌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根源。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积极鼓励、扶持新兴行业产业的发展,这是现代义乌能够成为集商贸、物流、信息于一身的贸易平台的关键。第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计于民。调查研究是我党优良传统。在义乌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每一个决议的出台都凝聚了人民群众、学者专家的智慧。正因为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委、政府的决议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保障了规划蓝图的顺利实现。第四,严厉打击各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发展过程中,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随时有可能滋生,各级党组织自觉把维护良好市场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自我批评与从严治党为义乌发展提供了一个调控有度的“有为政府”
党内自我批评和“从严治党”的优良作风,净化了义乌政治生态,保障了义乌党委、政府在引导规范市场经营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保证义乌党委、政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义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义乌市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在调控有度的“有为政府”上: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通过长期的自我批评和从严治党,义乌党委、政府以“为民、务实、廉洁”的“有为政府”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民”体现在历届党委、政府所有工作都围绕市场运作,为市场指明方向、道路,做好服务;“务实”体现在有为,不无为,不虚为;“廉洁”表现为刀刃内向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制度防腐、技术防腐,提出打造“干事不受利、办事不求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通过“六个一”(即办事一次不跑、监管一网通管、政策一次到位、需求一号相应、信用一网通享、服务一生相伴),解决审批、执法、政策兑现等环节腐败问题。浙江省民调中心显示,2019年,群众对义乌政府部门的办事满意度达97.5%。良好政府形象和群众的基础是通过各种渠道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启 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恩格斯在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当国家权力和经济发展“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反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于县域而言,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但不能陷入“唯经济论”的陷阱。义乌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县域经济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
1.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虚功实做”
从县域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必须要有一支“干净担当、敢作敢为”的干部队伍担任“领头羊”角色,根据实际情况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统筹全局,同时为各类经济活动做好服务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但需要通过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措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党员干部践行党的优良作风,立足区域人文艺、资源状况寻求区域发展道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层次的,包括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环境性需要等等,这就要求各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此外,经济建设不可能脱离其他方面的建设而独立存在,政治生态、人文精神、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体系等都会成为推动或者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鉴于此,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县域经济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要积极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义乌经验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市场经济与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双向良性互动。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科学决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一届接着一届干;其次,完善制度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在具体经济活动中做好规制、服务工作,“有为”而不“乱为”“虚为”,更不“无为”。
4.充分重视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在县域经济中,还应当在抑制垄断、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健康市场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达成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在现实语境中,随着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先富,资金和资源随之逐步集中,先富对后富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极易被资本的扩张所阻断。因此,建立、发展、壮大县域国有经济,并通过国有企业掌握核心资源,防范资本的无序扩张,在现实语境中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义乌小商品集团的壮大和市场主体的活跃充分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0多年的义乌奇迹,不仅仅得益于商业传统文化、发展机遇等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党的领导优势在市场发轫、发展、转型、升级的各个阶段得以充分发挥。地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创新能力、全局视野以及优良作风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从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党的领导优势在义乌发展的生动体现,为县域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