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育人优化策略研究

2021-03-07李传欣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院校

李传欣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当中。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无不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摇篮,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育人”的优势作用。“三全育人”的提出恰逢其时。“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多维度主体的协同努力之下,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文章以“三全育人”作为切入点,首先对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之后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优化、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背景介绍

教育体制改革活动的深入推进不仅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让高职院校受到了比较深刻的影响。目前,实践类人才是我国社会以及广大企业的急缺人才,而高职院校正是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实践类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育人价值的实现。当代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和道德认知。先成人,方能成事。在这一个目标导向的支撑之下,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为基本理念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被提出。这一理念,将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摆在了战略发展的高度之上,足以见得我国政府以及全社会对人才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环境,文章以“三全育人”作为切入点,首先对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之后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优化、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对策和建议。这些策略落地实施,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优化以及“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实创设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全育人”理论概述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三全育人”实际上就是对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对教育主体的重新定义、对教育平台载体的重新构建。这一全新教育模式的影响范围应该不断地扩张和延伸。现有育人教育的观念不能丢,“三全育人”的教育导向也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体化的育人教育体制的构建,将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育人优化的对策

(一)以“全员育人”为推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社会公众都认为学校的育人教育就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作用,提升教师的能力,实际上并非如此。育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如果只有高校推动、教师努力,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果,这就是“三全育人”理念将“全员育人”摆在突出位置的一个关键原因。高职院校学生素养的提升以及道德品行的发展,还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教师在高职院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其通常认为: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开展育人工作,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同时“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作用,以“红色教育”“家国情怀”等作为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们自行组织、设计一些育人活动,学生们在规划、组织、实施的过程当中不仅对育人教育的价值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彰显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全面掌握学生们的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们的要求进行育人主题的确定,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或者,也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学生们放假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可以结合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展开适当的教育活动。当育人教育真正地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以后、当育人教育变得生活化和常态化以后,就会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二)以“全程育人”为推手,注重育人模式的优化创新

育人教育方式的优化创新,也是“三全育人”的一个关键内容。“全程教育”实际上关注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体育、美育、智育等多个维度上的教育活动的推进。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应该从多个层面上展开推进,应该借助于创新化的方法和手段实现预期的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美育”教育活动当中,高职院校就可以举办一些书画展、摄影展等,在帮助学生们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对“美”有更多的感悟和认知;再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创新育人的形式和途径,除了“课堂德育”“主题活动德育”等活动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外出调研和学习的活动,例如在清明节参观烈士陵园、在“七一”建党日走访一些红色革命景区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延伸。

(三)以“全方位育人”为推手,发挥学科优势作用

全方位育人,顾名思义,就是从多个维度上开展育人活动。通过对高职院校育人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研以后就可以明晰地看出,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以辩论赛、演讲赛等“专题活动”为方式进行育人教育。这种教育活动实施的频率比较低,因此就很难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全育人”当中的“全方位育人”就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全新的方向:要让育人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教育模式。可以将育人教育和学科教育进行整合对接。举例来说,在机械专业学科教学当中会涉及到实训作业环节,会将学生们划分成不同的的小组进行合作。在教学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以“合作意识”“责任担当”为育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提前的铺垫和渗透,可以让学生们的实训合作更顺畅,在合作过程当中也能够兼顾其他学生的想法、能够考虑到集体目标的实现。总之,高职院校的育人教育就应该是无处不在的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活动。塑造一种“育人”的校园文化,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育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全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教育新理念,是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的一个科学决策,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创新的一个有力推手。为此,高职院校应该谨遵这一个理念的思想主张,探索育人教育的新方式,创造育人教育的新环境。笔者在对自身的高职教学经验进行归集整理、在对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之上,从如下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优化改进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要以“全员育人”为推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以“全程育人”为推手,注重育人模式的优化创新;最后,要以“全方位育人”为推手,发挥学科优势作用。总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落地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高校的战略推进、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还需要学生们的认真配合。高职院校育人教育活动的优化,任重而道远,只有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优势作用,才能够为预期效果的取得搭建起坚实的平台支撑。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院校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全员核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