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责任感的涵养作用

2021-03-07师亚萍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责任感培育

师亚萍

青年群体的责任感培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提出了“要学会担当社会责任”的希望。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提出了通过阅读经典涵养青少年道德情操的倡议。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规范和处世原则的全面展现,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因此挖掘和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青年责任感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实践意义[1]。

一、提取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责任感教育的精华

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青年责任感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开展青年责任感培育工作时,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学习借鉴其中关于自我责任、他人责任、社会责任的先进思想。

(一)自强奋进、自省自律的自我责任

自强奋进指的是要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我修养和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自强奋进,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奋发进取,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追求,而正是因有了自强奋进的积极追求,才使得自我能够一直处于自觉而主动的积极状态,保持自我激励与自我督促的责任感。纵观华夏文明文化史,自强奋进一直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如《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君子要通过自我努力,有所作为;韩愈则在《进学解》中更是明确“业精于勤,荒于嬉”,劝解人们不可不求上进,一定要自强、自立,树立起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

自省是主动反思自身的不足,并通过行为的改善使自我不断完善的人生态度。自律则是对自我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与克制。自省自律体现的是个人所具备的较高的道德水准,是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力推崇的价值导向。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要将自省作为日常的行为规范。而“言行合一,为情操”谈及的则是严于律己、表里如一的自我责任感[3]。

(二)孝悌为先、与人为善的他人责任

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对宗族中的每一名成员都提出了明确的责任要求,要求每一名成员都要孝敬父母、友悌兄弟、与人为善。在以家族为核心的古代社会,孝敬父母、友悌兄弟是最重要的家族观念和家庭责任。“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就将孝敬父母推崇到了与真理、常道同等重要的高度。“孝”重视的是晚辈对父母的责任感,而“悌”强调的是对同辈人的责任感,如“兄爱而友,弟敬而顺”,要求为人兄长、为人弟妹都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建立起兄友弟恭的良好家庭关系[4]。

孝敬父母、友悌兄弟要求的是人们对家族成员所要具备的责任感,而与人为善则是要求人们对家族成员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所要具备的责任感。正如“泛爱众,而亲仁”所要求的一样,要将家族成员之爱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成员之间,只有这样才能与人为善,构建起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为国尽忠、重义轻利的社会责任

在重视宗族的基础上,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强调国家的统一完整、利益与尊严,并将这些爱国情感充分地展现在了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成为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尽忠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无私无惧无畏,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的深厚责任感与历史担当,正是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拳拳之心,成为挽救国家命运、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社会责任当中,不仅包含为国尽忠的责任担当,也包含重义轻利的义利取舍。在中国古代,古人非常重视重义轻利的责任观念,强调要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先,而不谋一己之私,如“放于利而行,则多怨”(《论语·里仁》),“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都显示了重义轻利的社会责任。

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责任感的涵养作用

目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青年责任感DNA的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对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青年责任感培育工作并没有获得充分的认识和运用,对传统文化挖掘不足,导致无法有效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责任感培育内容;青年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刻。尽管青年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十分有限,却无法达到充分认识和把握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水平;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责任感的途径十分单一,目前主要以自主阅读和国家宣讲为主,培育路径还有待丰富和扩展。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责任感的涵养作用,应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塑造青年责任感,运用网络手段强化青年责任感宣传,加强社会实践实现青年责任感外化。

(一)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塑造青年责任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而中国梦的重要文化基础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要依托中国梦的伟大发展目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责任感的涵养作用,以“个人梦”培育个人责任感、以“民族梦”培育人际责任感、以“国家梦”培育社会责任感[5]。

首先,依托中国梦,以个人梦培育个人责任感。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充满了艰辛,唯有坚定意志、锤炼自我,方有可能穿越荆棘,实现梦想。依托中国梦,以“个人梦”培育个人责任感,这就需要塑造青年自强奋进、自省自律的责任感,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要让广大青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拼搏精神,塑造责无旁贷的自我责任感,从而从勤学苦练中得到真知,塑造本领,提高能力,提升修养,获得自我发展。其次,依托中国梦,以民族梦培育人际责任感。广大青年要自觉担负起实现民族梦的社会责任,而民族梦的实现,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青年群体与他人建立起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团结他人获得更多的发展力量,共同实现民族梦想。为此,广大青年要有“仁者爱人”的觉悟和担当,守望相助,在谋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兼顾他人利益,实现共同发展。最后,依托中国梦,以国家梦培育社会责任感。国家梦是中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实现国家梦,那么就无法真正实现中国梦。现阶段来说, 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广大青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应以国家梦的实现为己任,自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在一起,真正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6]。

(二)通过运用网络手段强化青年责任感宣传

青年责任感的宣传教育,需要借助富有吸引力的宣传手段来强化宣传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借助网络技术强化青年责任感宣传。第一,利用微信、微博等青年群体常用的APP客户端,有针对性地向其推送有关责任感的宣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现宣传内容的点对点传播。第二,立足于青年群体特点,秉承“寓教于乐”的宣传理念,以游戏化方式对青年责任感宣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例如,将宣传内容设置为“游戏闯关”,以答题闯关的方式增加青年对学习的兴趣。第三,开发建设青年责任感宣传教育在线平台,为青年责任感宣传教育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宣传资源。例如,进行慕课资源开发,面向广大青年提供大规模的免费在线课程,让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触到高水平而全面系统的责任感宣传教育。

(三)通过加强社会实践实现青年责任感外化

道德与德育的本质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实践性,责任感培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必须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现责任感的外化。首先,通过日常学习与劳动工作实现青年责任感外化。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承担其本职义务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担当起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其次,通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将责任意识转化为责任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愿的利他行为,与他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一致性,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能够真正将责任感外化为实际行动。广大青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强化责任感,并且能够塑造公共精神,将利他的责任感与利他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责任感培育内容,能够为青年责任感培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广大青年认识和担负起自我责任、他人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活用与发展,更是对青年责任感培育的创新性实践。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责任感是一项时代课题,而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探索。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责任感培育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责任感油然而生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