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探索
——以中科院自主招考培养首届研究生为例

2021-03-07刘靖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科院学位苏联

刘靖锋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 121103)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研究生培养与教育制度。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制定与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1],这个条例规定了研究生招收、培养、学位以及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间、内容。这个条例为新中国招收研究生、培养方式也是做出明确的规定。1955年5月12日,中科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委员会,招生委员会成立以后,确定45 个专业招收研究生。1956年中科院举行首次考试并录取72 名研究生。中科院自主招考、录取并培养的首届研究生,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该文分析新中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考生、培养机制进行分析,并了解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存在不足,并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其影响意义。

1 中科院首届研究生的招生考试

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公布以后,中科院便开始启动招生工作。招生工作虽然艰难、曲折,但是招生始终坚持“质量为先,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拔的研究生达到“又红又专”的标准。

1.1 艰难的报名工作

最初报名日期在10月15日,但是在日期截止之前,只有1 个人报名,最终不得不延长报名日期。因为当时研究生教育非常稀缺,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没有及时了解到研究生招生情况,最终导致其报名人数很少,于是中科院招生部门不得不将时间延缓一个月,并对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宣传。到最终报名日期结束以后,最终全国共有144 人报考中科院研究生,报名以后则对考生进行政治审查,通过112 人,通过考核审核考生并在1956年1月4日到6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从当时报名工作中,可以看出中科院首届研究生接受报名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研究生在当时属于最高层次教育,报考研究生的主要是高校教师、研究所研究员、高校毕业生,面向的群体比较窄,所以也是通过集中力量宣传以后,才争取到全国各地144 名考生报名。

1.2 严格的考核与录取

虽说第一届报考中科院研究生的人数有144人,而在当时是非常注重政治审查,招生办会对考生的家庭背景、成分、学历进行审核,确保参加考试的考生在政治上又红又专。最终通过政治审查只有112 人。1956年1月4—6日,中科院首届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北京、上海、沈阳举行,考核的科目有专业基础课、外语、政治,并划定分数线,从高到低录取,录取的学科是物理、化学等专业。考试最终录取72人。从报录比来看,达到了2∶1。不过,当时在招生中严格制定录取计划,72 名研究生最终分配给68 名导师,28 个单位[2]。不过在当时来看,中科院研究生72 名,占全国研究生招生只有4.1%,从整体来说,是严格按着规章制度招生,贯彻了“宁缺毋滥”的原则,充分保障了录取研究生的质量与数量。而中科院首届研究生的招考工作成功,为我国其他高校研究生招生考试也树立了榜样,也为中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了经验与基础。

2 中科院研究生的培养机制

当时中科院对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主要是以苏联作为学习的榜样。在培养方案中,是按照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进行。其中导师与研究所则是共同制定计划去培养研究生。

2.1 导师的培养作用

中科院自主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有72 人,而负责培养学生的导师有68 人。而导师一般由研究员担任,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学习的个人计划,并且让研究生严格个人计划进行学习。个人计划包括研究生学习的课程、一到两门专业基础课、论文有关课程、学位论文、外国语俄语是必修,另外还选修一门外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对于学位论文选题,暂行条例做出详细规定,学生必须要根据与国家科研任务相关的进行选题。而且,还需要有实际结果。导师还需要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专业课学习状况做出鉴定,提交中科院,学术委员会审核。从中科院暂行条例对导师培养职能认定,说明了中科院完全是以导师为中心,并且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主导作用。

2.2 研究生学位与学制

当时中科院培养的研究生,其实是以苏联为模板,研究生学习期限为2~3年,在学位论文答辩通过以后,可以授予研究生副博士学位。在当时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以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为主,通常授予学位是学士。而当时苏联在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非常完善,分为学士、硕士、副博士、博士4 种学位制度[3]。我国当时对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因此只是选择副博士作为研究生学位。不过,由于当时历史原因,研究生授予的学位受到影响,最终中科院首届自主招考的研究生是没有授予副博士。其实当时在研究生学位制定副博士,这不仅是向苏联学习的成果,也是新中国自主招考、培养研究生的一种试验。党的八大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当时政治环境变化,最终对首届招考毕业的研究生,没有授予副博士制度。

2.3 研究生学籍管理制度

中科院对首届招考录取的研究生严格推行质量控制与管理,实行“质量优先、宁缺毋滥”的原则。研究生每半年都要向研究小组以及研究所做出研究计划与讨论总结,其中包括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对课程的总结等。导师也需要对研究生学习、科研的情况进行鉴定,并提交学术委员会审查。其中中科院暂行条例还制定了严格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如果研究生存在不能通过必修考试、无法胜任科研任务、不能如期提交学位论文以及不能通过论文答辩,这些情形由研究所提出,学部审查以后,中科院研究生院将会给予退学处理。从当时的学籍管理制度,的确可以反映出中科院宁缺毋滥的原则,注重研究生过程学习、科研的考察,并且也注重对研究生质量培养。

2.4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这是每个中科院研究生必要任务。而且中科院一般要求学生提交与科研任务有关以及与国家创新科研有关的论文。而且,写作学位论文,必须要通过个人计划的所有考核项目才能进行,字数通常是3~5 万字之间。写作期间,需要将论文提交导师以及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才能答辩。答辩之前,还需要导师与学术委员会的一个成员,共同组建辩驳人,论文正式答辩时候,由所长主持学术委员会进行,研究生需要在答辩前,对论文研究成果、研究内容进行综述,最后学术委员会进行投票表决,半数以上为答辩通过[4],并可以毕业,授予副博士学位。如果投票没有通过,研究生还有一次修改机会,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辩。超过两次答辩没有通过,将会被开除学籍。

2.5 研究生毕业分配

研究生毕业分配由国家根据其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配,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中科院毕业研究生,拥有干部身份,不仅可以留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还可以分配到高校、地方性科研机构。不过有部分研究生是定向培养,在毕业以后分配回原单位工作。还有一些研究生将会进入国防、科研、保密单位,进行分配。比如说,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有些隐姓埋名,在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中做出卓越贡献。

3 当时中科院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

中科院招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培养仍然是存在不足的,因为当时的暂行条例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研究生培养方式。当时存在的问题是课程缺乏统一标准、没有明确的学位制度、研究生课程设计项目较少。

3.1 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

当时中科院招考的研究生主要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设置主要有一门辩证唯物主义课程、2 门专业基础课,基本上都在研究生一年级完成。而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的课程就完成了。而课程设计的难度,则是按着苏联硕士课程与副博士课程。当时在课程设置中,没有明确的难度,教学大纲由导师制定。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难度不同,甚至部分专业还需要到相关专业院校学习。在专业基础课上,深度还没有达到研究生的难度,部分研究所则是采用北京高校本科教材,或者是引进苏联硕士课程教材。在教材,教学大纲,各个专业都是自主决定,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当时研究生学习的课程进度、学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当时设置学习的课程数量、课时是比较少的,趋于速成状态,研究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科研项目或者是课题研究。

3.2 没有明确的学位制度

当时中科院的学位定位,只是定位在副博士。副博士是介于硕士与博士之间的学位,也是苏制学制的特色[5]。苏联的学位在当时非常完善,而且等级分明,副博士代表其学术研究能力超过硕士研究生,但是又没有达到博士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从来没有培养博士的经验,但是各行各业又急需高学历的专家,所以只有定位副博士,并没有定位硕士。但是实际上,当时研究生培养的课程,研究生学习的方案,又是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最终首届研究生毕业,因为当时政治因素,没有最终授予副博士学位,改革开放前的研究生培养,都是没有学位,这也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所造成的。

4 影响中科院自主招收首届研究生培养的因素

中科院自主招收首届研究生培养的因素,该文认为主要是当时现实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国家科研建设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对研究生招收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4.1 政治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研究生教育完全是“另起炉灶”,不过,由于当时新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与苏联合作,所以在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则是苏联模式进行培养,在外语培养,则是俄语优先,平时还需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强化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学位制度上,新中国也是参照苏制以后,最后选择硕士与博士之间的副博士。不过,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再加上反右扩大化因素,首届招考毕业的研究生就没有授予学位[6]。当时政治环境对中科院研究生招考,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

4.2 科研建设因素

中科院招收的首届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来自高校或者是研究所,只有少部分是来自应届高校毕业生。中科院首届自主招考与培养的研究生,都是为了国家科研任务。研究生课程设置少,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负责科研,而这一批毕业生,毕业以后也是去高校、科研单位。科研任务繁重,必然会影响到课程设计与学习。

4.3 现实条件因素

新中国初期的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完全是独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发展的教育模式。但是自主培养研究生,又缺乏经验,就参照了苏联学习的因素。而苏联当时高等教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状态,会对学位制度、论文答辩等没有完全理性的认识,论文答辩制度是引进的苏联模式。在学科规划与建设,研究生个人计划培养也是完全参照苏联培养模式。但是,中科院首届招考研究生,通过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再加上本身教学实践,中科院在自主培养研究生,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5 对中科院首届招考研究生培养的评价

中科院首届招考与自主培养的研究生,这也是标志着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途径。从招考考试的方面看,中科院首届研究生招考,贯彻了质量为先,宁缺毋滥的原则,通过对全社会公开招聘,并从社会各界招到精英,因此第一批研究生的基础底子是比较好的。在研究生导师建设、个人计划制订、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籍管理中,中科院首届研究生都是按着相关规则办事,而中科院也建立了从学术委员会、研究所、导师三级过程管理机制。但是在课程设计与学位制度,却在当时存在不足,这是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与政治环境所造成的,中科院通过自主培养研究生,也为后来中科院研究生招生、培养汲取了经验。虽然当时研究生培养是坚持独立自主,但是又全面学习苏联制度,并没有完全理解与定位苏联的学位制度。不过,从当时中科院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也可以得到启示,新中国建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是从零开始,也是在曲折中发展,但是其始终坚持“质量为先,宁缺毋滥”,不仅把握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也为后来中科院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后来研究生制度完善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探索了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模式,为后来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当前我国在学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300 万人,并且开始分为学术性学位研究生与专业性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应该坚持以质量为先、宁缺毋滥的培养原则,通过对中科院首届研究生招考的研究,从而得出历史启示是,在新时代中,研究生教育更需要注重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把握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控制,完善对研究生过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完善对研究生的考核机制,明确定位研究生的培养。

猜你喜欢

中科院学位苏联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学位撤销法律规定的现存问题与厘清完善
——以《学位条例》的相关修订为例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