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2021-03-07孙瑞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养老培训

孙瑞琦

(吉林省家政服务业研究中心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033)

1 国外相关研究

1.1 国外关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丰富,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培训要求、培训制度以及培训内容方面。

在培训要求方面,学员有明确的培训资格标准,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历进行限制,或与相关课程水平相适应的能力进行评估,英国要求有英语和数学两科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或同等学历)[1],美国的准入标准为具有高中学历[2],日本的要求亦是高中学历[3],澳大利亚学员则需要有与相关课程水平相适应的读写能力与计算能力[4];师资有严谨的考核标准,澳大利亚对培训教师的要求是具有培训评估证书(TAE40110)四级[5];培训机构有严格的准入资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培养养老护理员机构必须进行注册,而日本更是有专门的护士培训学校[6]。

在培训制度方面,建立了健全法律法规和规范化的培训标准,澳大利亚颁布《注册培训机构标准》规定注册培训机构(RTO)运行必须保证质量并具有有效的管理政策[7],英国护理质量监督会颁布实施护理证书(The Care Certificate)以期通过培训标准加强养老护理助手的护理质量,而美国、荷兰和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用于规范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行为与职业道德;建立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制度,澳大利亚的质量监督局 (ASQA) 和英国的护理协会(UKHCA)对注册培训机构进行监管,以改进培训的质量与管理[8],日本、美国和丹麦通过进行理论和技能认证考试来规范养老护理员的质量。

在培训内容方面,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对职业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整合,拓展了课程设置;美国则采用参加与老龄化相关的辩论以及提供临床学习机会等方法培养养老服务和护理人才[9]。

1.2 国外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国外有关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国内来说更加成熟。从1960年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逐渐产生了如道德丧失、政府腐败等一系列问题,职业道德随之受到重视,开始制定一系列道德准则及规范[10]。此外,管理科学、教育科学、伦理学研究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发展[11]。

在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面,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西方可查最早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文件《律师道德标准守则》是1887年由阿拉巴马州律师协会所制定[12],第一部系统总结各行各业职业道德要求的《伦理学概论》是由伦理学家赖特于1929年发表[13],第一部从总体上探讨职业道德伦理的专著《职业伦理学》是由米切尔·贝里于1978年发表[14]。在美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民主与公民教育,采用隐性课程教学,内容集中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拥有较多的校企合作与社区实践。而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各国的研究机构及学者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基本上是在美国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扩展与延伸[15]。

日本政府及相关教育机构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文化,建立具有高尚理想、富有个人特色和创造性,以及符合社会各种行业特点并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16],教育方式是以市场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日本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对职业道德的深刻理解,对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上和课程内容上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 国内相关研究

2.1 国内关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国内关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中,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问题主要集中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以及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

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方面,我国学者指出的主要问题有养老护理机构与专业护理人员严重缺乏,传统观念制约产业发展,政府多头管理政出多门[17],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队伍质量与力量薄弱,缺少政策扶持和发展经费,公办与民营机构发展失衡,农村养老基本设施匮乏等[18]。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学者提出,可以通过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出台养老护理保险险种,出台统一的改革试点方案,完善政策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合作的运作方式,健全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推动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业健康发展。

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方面,我国学者指出的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工学结合培养方式缺乏实效性,招生困难现象严重,行业标准缺失,师资队伍建设落后[19],人才培养没有与时俱进且养老机构的用人定位有偏离[20]。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现状产生的问题相关学者认为,应加强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养老护理服务事业[21],完善养老护理人才体系,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规范在职培训模式,规范师资队伍,保证培训经费等[22]。

综上所述,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得到妥善的措施去促动养老服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使得养老服务事业可以逐渐去适应社会需要。

2.2 国内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亲民官自省六戒”,中国古代医生则流传着这样的医德格言“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到了近代,我国职业教育开创者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归纳为“敬业乐群”。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的研究问题主要集中于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等方面。

在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方面,我国学者指出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对职业道德主动培养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功利主义倾向冒头、在行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爱岗敬业精神缺位、在具体择业时抱有根深蒂固的功利色彩等问题;教师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学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需要、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23];而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社会原因有,普遍认为“学而优则仕”,缺乏“公德”意识,市场“唯经济主义”倾向,政府对职教的低投入和对普教的政策倾斜等[24]。

在职业道德教育对策方面,郭延慧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中提出要营造职业氛围,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25]。寇佳佳对家政服务员职业道德进行研究后表明通过制度与社会的宏观调节,企业与学校的中间管理,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微观磨合可以有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26]。温志红从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研究提出,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意识、挖掘自身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优化企业道德培育模式等措施[27]。这些文章从多种背景、多种角度和多种原因中提出多种途径和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渠道包括职业文化、宏观调控、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实践服务、特色活动以及岗位意识等。

3 对已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比较充分和全面。因此,国外对养老服务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也更加细致,培训和学习体系也更完备,政府支持力度也较大。而国内虽然因为逐渐的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强了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相关支持力度,但目前为止,关于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学习和探索的阶段,数量仍不多。

第二,养老服务人才问题现已成为养老服务市场发展最需要的促动因素,人才问题是战略问题,是决定老龄服务业命运的问题,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未来时期中,养老服务人才的发展也将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方面现在还存在体系不健全、规划不完善,行业无标准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的措施去促动养老服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使养老服务事业可以逐渐适应社会需要。

第三,当前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不够重视、观念滞后、方法简单、内容陈旧、考评不够科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得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不够全面,使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以及职业行为上达不到社会与行业的需求。在职业道德提升渠道方面,包括职业文化、宏观调控、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实践服务、特色活动以及岗位意识等,则为研究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构建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

4 结语

关爱长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义务与责任。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总结剖析以往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可以充实和丰富养老服务学科的内容,拓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研究的视野,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通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来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提供忠实可靠的智力支持与服务支持,以达到最终可以提升养老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满足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养老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养生不是养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养老之要在于“安”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