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引领下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培育

2021-03-07孙启鸣万长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特色

孙启鸣,万长松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21 世纪的今日,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世界不仅在政治经济上越发走向合作与共赢,各国文明也在全球舞台上不断交融、渗透。中国在“全球村”的大家庭中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技术、 资源等巨大福利的同时,也遭受着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化对我们进行的无孔不入的文化渗透。大学生群体因其较强的猎奇心理与学习接受能力成了文化渗透的重点对象。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培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自信的背景中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文化观的发展现状

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除了理论分析,通过科学的调查统计对大学生文化观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也是必要的。我们对江南大学以及周边部分高校的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 份,回收有效问卷299 份,有效率超过85%。在对有效问卷统计到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后,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观的认知具有“一强两弱”的突出特点。

1.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强

在调查中,就“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态度”问题一项,持“赞同并积极践行”态度的学生比例高达62.21%,而选择“划清界限,不予理睬”的学生比率仅为1.00%。同时,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中,99.30%的学生都认为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与赞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强的认同感,这是第一大特点。

这首先得益于我们国家长期所坚持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2]除此以外,这种认同感还得益于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考”中的出色表现,无论是国家应对疫情的快速反应还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的实践,都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体现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凝聚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3]这使得大学生们在亲身的体验中受到了强大的精神鼓舞,引起了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共鸣,增强了认同感。

1.2 对文化渗透的辨识力弱

尽管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乐观赞同的态度,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36.79%的学生在面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态度”一项问题时选择了“保持中立,尽量跟随。”在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后,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抵触或是反对的情绪,而是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日,纷杂的文明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使得大学生们的文化观念面临着多元的选择,因而不得不保持着谨慎中立的态度。调查表明,超过80.00%的学生表示能够区别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并且他们也认为对于中西方文化不能完全割裂,应当对优秀的部分予以合理地吸收运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具体要求。尽管如此,这样一种中立的态度却也还是折射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对于西方文化渗透的辨识力较弱,这也是当前大学生文化观发展的第二大特点。

虽然对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内容有整体的认知,但难以区分具体的“精华”与“糟粕”因而导致文化选择的飘忽不定,趋于中立。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就文化渗透自身而言,和平年代下的文化渗透,伴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已不再使用传统粗暴的殖民、战争等形式,也不再具有直接、强硬的特点,而是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或是文艺作品等媒介进行具有柔性的、隐蔽的思想渗透。无论是充斥着高新科技,场面恢宏磅礴的好莱坞电影,还是视角独特、见解非凡的西方文学作品,都给予着大学生们视觉、听觉与思想上的碰撞与享受。但同时它们也在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悄然地以诸如“个人英雄主义、新资本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文化相悖的思想冲击、腐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改变着他们的文化认知。调查中高达84.62%的大学生都认为“西方文化对其影响与改变最大的地方是思维模式”的结果也佐证了这一问题。同时,就大学生自身特点而言,成长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他们乐于且善于使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强烈的好奇心以及较强的接受能力也使他们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展现出了对于新事物巨大的包容与接受能力。更有甚者,在长期的影响与冲击下,产生了对于西方文化莫名的崇拜和向往,国内大学生“出国热、留学热”的浪潮也是突出的体现。这无疑也给予了西方文化渗透更有利的条件与更便捷的途径。马克思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4]而大学生这样一种在文化观上摇摆不定的态度也反映了他们自身薄弱的文化辨识力与意志力,突出了大学生文化观培育在文化渗透的背景下面临的严峻考验。

1.3 对文化自信内涵的认知力弱

薄弱的文化辨识力与意志力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文化观认知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渗透的冲击和腐蚀,但却不是唯一的问题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同样也发现,有85.28%的学生在面对“当前文化自信内涵的提问时”选择了“有了解,但无法具体阐述”。这也表明了很多大学生虽然对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但却缺乏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深入的了解。理论要深入人心才有力量,缺乏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也便无法形成属于自己文明的自信,同样也难以形成坚定的文化立场,加之薄弱的辨识力与意志力,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也成了“天方夜谭”。这便是另一个问题,即对文化自信内涵的认知力不足,这也是当前大学生文化观发展的第三大特点。

在当前文化自信理念的引领下,大学生群体在整体上保持着对社会主义文化较强的认同感,但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内涵,文化自信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却缺乏必要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无法形成坚定的文化立场与文化价值取向,这包含着三重因素。第一,对长期的较为固定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出现了疲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宣传与教育是我国长期所坚持的策略,这对于形成民族精神合力与共同的文化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面对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较为固定的宣传模式和内容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多元的文化需求产生了矛盾,使得宣传教育的效果在他们身上出现了疲态,思维认知上也从主动学习转变为被动接受,这也使得他们不愿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学习而只是简单地被动吸收,难以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形成很好的认知,文化自信自然难以建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在校内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与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虽然在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中国近代史纲要为基础的框架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汲取了新的养料,但在课时上却仍显不足,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这门公共课程的力度仍然不够;同时,传统的超大课堂以及讲授模式也使得理论的教授缺乏亲和力与创造力,容易使大学生学习产生疲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态度;第三,西方文化创新所带来刺激与诱惑的阻碍。当下,西方牢牢占据着科学技术的顶峰,层出不穷的科技创新正以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方式给予着大学生们视觉、 听觉以及思想上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诱惑,这也使得他们会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产生怀疑,加剧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不自信,自然也就不愿针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深刻的学习,从而使大学生文化观的价值取向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对文化自信内涵的认知力薄弱与对文化渗透的辨识力较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样也是我们在大学生文化观培育问题中需要注意与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优秀文化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由调查分析可见,当前大学生文化观的认识与发展正经历着观念上的震荡与碰撞,承受认知上的撕裂与困惑,同时也领悟着文化上的交融与整合。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作为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优秀的文化观不仅是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文化自信理念的引领下,探索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化观培育的有效途径是现实且必要的。

2.1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领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合理吸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与人民切实需求而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在无数的战争、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中传承与发展的。它不仅反映着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需求,还展现着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而西方文化则是在资本逻辑的指引下,根据西方国家各自不同的实际国情与人民的精神需求而构筑的。二者虽然在产生与地位上并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相互的借鉴与吸收;但在文化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逻辑与资本主义为导向的资本逻辑却是本质相悖的,西方的文化渗透在价值观本质上是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切实需求。一方面,它是破解大学生文化观取向摇摆不定的思想法宝。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认清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差异,还能够增强文化渗透的辨识力,有效区别文化的借鉴吸收与思想渗透,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它也是构筑大学生坚固思想堡垒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与时俱进地反映着人民不同时期的精神需求,体现着其历史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立场以及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就是对以西方资本逻辑的文化渗透腐蚀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的有力回击,也是培育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根本途径。

2.2 着力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宣传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培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一关键的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虽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大部分思政课存在模式单一、 缺乏创造力和活力以及学生接受力差等问题,因而要想培育大学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文化观,就必须着力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一重要的平台与阵地。这也需要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方面。用好思政课,就不能重生而轻师,从教学角度调整当前思政课单一的模式和方法,丰富教学的手段与内容,不断改善课堂的教学状况,防止表面化与形式化才是治本之策。这也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如“田园思政课、网络微思政”,也可以形成品牌效应,如“思政脱口秀”,将思政课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现,突破传统教授模式的束缚,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亲和力与创造力,使理论更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与喜爱。同时,也要注重学理性的发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坚持理论性和创新性的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人心,促进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培育与发展。

2.3 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应当联系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展示其强大的力量。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的渗透和腐蚀,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外,就在于西方对于自己的文化有着坚定的信仰,再借助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将二者结合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文化作品,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号召力,不断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因而新时代要想培育大学生优秀的文化观,还必须在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努力进行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造出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特色以及社会主义号召力的文化作品,切实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形成文化自信,从而培育起优秀的文化观念。虽然我们仍与西方文明有着现实上的差距,但这并不是幻想。就文化自信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实践,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与时俱进的发展实践,形成了属于中华儿女独一无二的文化积淀与底蕴。中国上千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传承与近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领使得我们比其他各国都更有自信的理由与基础;就文化创新而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缺失了文化创新的文明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而文化创新就是要使本民族的文化产品能够反映当前时代人民切实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的变化不断改变与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要求也是一致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兼收并蓄、继承发展,呈现出了极大的包容力与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倡导文化的相互借鉴,也抵制文化的不当渗透;我们允许思想的深刻碰撞,也反对思想的不良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这样一种兼容并包中朝着未来不断发展着,这也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底气。正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6]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引领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在继承与转化中不断创造更多具有民族特色与精神号召力的优秀作品,形成全民族的精神合力不仅是培育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化观的切实途径,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发展需求[7]。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观认知的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厘清其“一强两弱”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优秀文化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