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散记

2021-03-07柳斌

未来教育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引路人家国爱国主义

柳斌/文

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由“以考试为本”的“应试教育”或称“考试教育”回归到“以育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素质教育中来。当务之急是要破除“教育即考试”“分数即目标”“金钱地位即理想追求”的陈腐观念。教育,不仅应当是知识,还应当是爱,是真,是善,是情,是美,是生命活力,是人生智慧,是崇高理想。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涵养、家教养成。让我们的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广大教师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是凭借什么来传承德行、知识、技能和智慧,是凭借什么来传承文化的呢?靠教育。从原始的经验式的教育,到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我们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概括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校长、老师,以及教育的管理部门,都应当经常思考:“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如果这些都属于哲学范畴,那我们都有必要对教育进行哲学的思考。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知识习得的一个因素,如今却异化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应该说是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体制、劳动就业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按一种不尽完善的模式运行,导致了“社会以功利为本,教育以考试为本,评价以分数为本”这样一种误区。

现在又出现了“思考力”“学习力”等新名词,追求时髦是可以的,但应当形成一种正能量。思考什么?学习什么?怎样思考?应当有正确的方向。在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切需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时,有些人却在大声呼喊要培养“世界公民”、培养“贵族”“君子”“淑女”,以淡化学生的国家公民意识;在全国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时,有些人却在拒绝减负,要求恢复题海战术、满堂灌、考试排名;在国家要求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时,有些人却在呼吁为“应试教育”恢复“政治生命”……如此等等。如果也形成一种什么“力”的话,那不是一种负能量吗?

家国情怀的养成应当是居于基础教育首要位置的重要使命。“人”是家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组成了“家”,再由无数个“家”组成“国”。人是家的基因,家是社会的细胞。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国存则家存,家存则国立。家国情怀不只是感人至深的诗词歌赋,更是你我内心的精神归属,是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而这一切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民魂”,是一个国家的“国魂”。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爱国主义正寓于家国情怀之中。

家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家乡和社会。所以爱国情感培养的路径是: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人、爱学校、爱师友、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爱同胞、爱大自然。这种情感的源头是爱父母,爱家人,爱家庭。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根基。父母爱、师友情是奠定爱国主义情感初始价值观的根基。

其实,“核心素养”无非是强调最重要的素养,或者最基本的素养、最必需的素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致力于阅读工程的人,包括作家、作者、文艺工作者,也包括出版界、教育界、文化界,总体上要考虑培养青少年的三种能力:立身的能力、处世的能力、乐生的能力。立身能力最基本的是“学”和“思”;处世能力最基本的是“善”与“爱”;乐生能力最基本的是“健”和“美”。如果这些能力都具备了,估计“核心素养”也就可以说得上了。

猜你喜欢

引路人家国爱国主义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母亲是孩子的引路人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