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新性发展下的黔北非遗特色村镇建设研究
2021-03-07崔帆牟孝梅张丽娜
崔帆,牟孝梅,张丽娜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包括:手工酿酒技艺、手工饮食技艺、手工制茶技艺、手工工艺技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品类繁多,广泛分布于黔北各地,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黔北社会生产生活精细化分工中日臻成熟。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源自黔北传统手艺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索,在生产劳作中形成的创造力,既满足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也承载了黔北民众的精神追求,是黔北质朴的山地文化的象征,也是黔北人民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黔北村镇为载体,活态化传承发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对于建设具有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色的村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黔北乡村文化,在非遗资源传承发展与村镇振兴发展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1 开发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价值,增强黔北村镇的竞争力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推动着地方特色产业发展,2015年湄潭翠芽茶制作技艺、“遵义红”茶制作技艺、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纳入了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中,2016年“湄潭翠芽”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位列茶叶类地理标志品牌榜单第9 位,品牌价值达102.17 亿元;2020年在此活动评估中,“湄潭翠芽”上升至品牌榜单第7位,品牌价值114.23 亿元。由此可见,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品仍然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及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散落在村镇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城镇工业产业化数量扩大,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村庄出现了只留下老人小孩的“空壳村”现象。民众对当地文化的漠视,导致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日渐式微,青壮年流失,也使得很多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困难,濒临灭绝。挖掘黔北村镇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价值,将手工技艺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充分运用手工技艺文化资源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
1.1 自然生态价值开发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其手工技艺原材料主要依靠黔北的自然生态资本,在手工业时期,手工技艺人运用自然生态资源服务社会,与黔北人民衣食住行紧密联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影响至今。
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产品仍然是推动黔北村镇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中国名茶志》中记载的“湄潭翠片”与“湄潭红碎茶” 均为湄潭茶场研发。时至今日,在贵州生产的380 多个茶叶品种中,湄潭就有300 余个,居全省之冠。黔北湄潭县永兴镇4.3 万亩连片茶园是世界最广的茶园,依托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永兴镇以可持续生态发展理念为引导,实现了茶旅融合、生态建镇,湄潭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的创造性。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属性,更解决了村镇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在自然生态开发利用中实现了自然生态价值的提升。
1.2 民族区域文化价值开发
民族区域文化是分散在黔北的少数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民族区域文化的开发,是振兴民族经济及民族品牌的重要渠道。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民族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非遗产品既是将各自区域内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又呈现出少数民族人民高超的技艺与智慧。这是少数民族人民根据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出的符合各自民族地域发展的特殊技艺。
迄今为止,居住黔北的仍有30 余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常年的迁徙,多生活在聚居村寨内,形成了极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截止到2020年,黔北地区共有国家民委命名挂牌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 个,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授牌的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2 个。黔北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的各民族文化与黔北地域文化相融合,构建了黔北地区独特的民族区域文化。绥阳枧坝镇尖山苗寨、太白镇太平苗寨所处地理位置山高坡陡,海拔都在1 000 多米。一方面,交通闭塞导致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获取收入;另一方面,苗寨历史长达千年,非遗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苗族织布”“苗族刺绣” 在2018年分别被纳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1.3 民俗文化价值开发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伴随着黔北乡土社会民俗生活产生与发展,与黔北人民的礼仪风俗、餐饮习俗、节庆活动等密不可分。开发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民俗文化价值,能使黔北村镇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乡愁文化得以强化,成为黔北村镇文化旅游中的重点资源,并能作为传播媒介,展示黔北村镇的文化魅力。
道真县的仡佬族傩面具雕刻工艺是省级第五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傩面具主要用于傩戏、傩舞及傩仪等民俗活动,道真傩文化鼎盛时期,全县有100 多傩坛及上千职业人员,至今仍有600 多职业人员分布在14 个乡镇。2020年止,道真县入选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7 个村寨,有5 个是仡佬族村寨,2个为仡佬族苗族村寨。仡佬族傩戏、傩舞及傩仪文化作为黔北地区的民间文艺是仡佬族本源性民俗文化的活跃体现,其活态化的延续为傩面具雕刻工艺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道真傩面具正戏面具多达70多种,面具特征为大多数口、眼能够活动,能够让角色更加灵活呈现[1]。道真县仡佬族面具雕刻工艺是仡佬族傩戏文化的符号性代表,在仡佬族村寨丰厚的文化资源滋养下传承着仡佬族手工艺人的智慧,深受外界人士的关注。2019年10月,道真仡佬族传统文化傩面具在第25 届法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亮相,参观者对道真县仡佬族面具雕刻工艺及剪纸技艺等非遗文化高度关注。
2 建设非遗特色村镇,促进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新性发展
2.1 重拾民众对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自信
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青壮年离土进城务工,城市崛起、乡村沉沦,2016年到2017年间,中国每天消失460 多个自然村。基于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农村青壮年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发展,城乡失衡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逐年上升,留守儿童增多,家庭解体,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发展。在政府政策的保障和支持下,建设非遗特色村镇,发掘、传承、创新本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将其与乡土文化、产业文化结合,融入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运用本地非遗资源积极建设家乡,已是振兴黔北村镇发展的必然之路。
建设非遗特色村镇,以非遗手工技艺产品为展示,以节庆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将自然生态资源与特色村镇非遗文化活动及文化市场经营结合,让非遗文化带动旅游市场,促进文旅结合,做强旅游业。通过旅游市场的人气,在非遗特色村镇进行场景消费,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让非遗文化有效益,让旅行活动更有趣。
2.2 保持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原生性与活态化
建设非遗特色村镇,在非遗文化成长的原生土壤中留住非遗文脉,可以让民众重视本土文化、重视非遗特色村镇的资源保护,记得住乡愁。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伴随着传统工艺市场的消失而濒危。务川县丰乐镇丰乐村的草纸塘的非遗皮纸制作技艺,因民国二三十年当地家家造纸,造纸业兴盛,而形成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草纸塘生态环境良好,丰乐村的丰乐河两岸有200 多个土窑,沿河长达6 公里。1955年以前,寨中有造纸小作坊40 多家,1955年后成立新场造纸生产合作社,成为务川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来由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皮纸、草纸的用途逐渐减少,销量锐减,当地年轻人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传统造纸技艺的工序有72 道,造纸工期最少也得1 个月,很难跟进工业化大生产的步伐,而在一定时期的经济繁荣中,丰乐村的草纸塘花灯、傩戏等民俗文化的积累成为其地缘文化资源优势。
建设非遗特色村镇,整合丰乐村非遗民俗项目,结合“非遗+旅游”,将游客请进来,既能感受风光优美的村落生态景观,又在造纸的原生环境中情境体验中华文化瑰宝古法造纸。“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扎根乡村的非遗特色村镇经济繁荣了,村镇居民依靠建设家乡路径就能过上富裕生活,当地群众也会自发的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创新性发展。在双赢模式下,当地青壮年村民才会积极投入到非遗文化传承中,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原生性与活态化传承创新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2.3 培育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品牌
在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历史机遇下,应培育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品牌振兴传统手工技艺,促使其通过品牌化建设形成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生产力,在个性化、持续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建立品牌长远发展战略,进而提升黔北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传播力,做强黔北非遗特色村镇文化品牌。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地域性特征,体现了不同地区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杨昌芹认为,乡村的产业未必高大上,但必须符合当地文化传统,适合当地发展。立足于传统文化产业,才能有别于城市也有别于其他乡村,产生独特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2]。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黔北人民在自然经济环境中,尊重自然、运用乡土材料逐步形成的“仁民爱物”的手工技艺,也是黔北人民的思想、文化、美学、技术的承载,将有助于非遗特色村镇的品质塑造,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形成影响力。
3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新性发展助力建设非遗特色村镇
3.1 创新性发展拓展非遗特色村镇的文化宜居空间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设计思想的再认识》文章中,作者指出:传统手工艺的产品设计不仅是对某一具体物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行为和认识的设计,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是受到传统价值观和时代主流价值观衍生的一系列文化和传统规范的,受到占支配地位的价值取向、文化思想的影响,由个体对“美好生活” 的认识上升为通过修正和约束个体,使社会达到“美好生活”的高度。
黔北非遗传统技艺以传统技艺为核心,应把握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内涵,寻求与时代接轨的结合点进行创新性发展,制作具有时代认知、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承载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在非遗特色村镇建设中,推出系列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旅游产品。既能个性化的展现黔北非遗传统技艺在地文化,又在传承创新中,通过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产品为载体,传播社会价值取向、时代美学文化,并渗入到非遗特色村镇文化中,形成良好的村镇风貌。
3.2 创新性发展振兴非遗特色村镇的文化经济
第一,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传播方式创新。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不再重视乡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失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传统手工技艺无法带来经济效益,又受师承制学习周期缓慢的限制,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传播受到很大的影响,后继乏人。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一般是口传心授,创新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传播方式,吸引年轻一代加入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行业,珍惜其文化价值,非遗特色村镇建设才有手艺储备人才。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传播方式创新途径为:一是村镇进行相关基地建设。规划黔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增强非遗传承示范引领力。桐梓县马鬃苗乡刺绣和蜡染手艺传承人马建容成立的红苗艺纺服饰有限公司在2019年获得桐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其推广的苗绣、蜡染加工技艺,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二是村镇进行相关教学场所建设。建立传习场所、传承场所、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创作教学场所,进行传艺、交流,扩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普识度,广泛培养热爱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人群,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知名度,增加村镇文化软实力。
第二,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业融合创新。《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导意见: 要“加强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创新,挖掘技术与文化双重价值。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运用现代设计改进传统工艺,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3]。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要进入黔北现代生活,就要迈开产业化大发展的脚步,以产业为依托,引进企业、核心人才、高校等资源,开展文化结对帮扶,研发“非遗+文化创意”项目、“非遗+科技”等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开拓融资市场,在产业化发展中促进非遗特色村镇振兴。
第三,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品销售渠道创新。利用与大数据平台,适应国家产业销售转型发展,让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品销售渠道融网。2019年正安县安场镇瑞濠村依靠“电商+吉他”成为遵义市第一个“淘宝村”,2019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26 亿元,带动779 人就业。2020年,遵义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白酒、茶叶等产品将进入跨境贸易时代。走“互联网+非遗”的路线,运用“手艺+电商+直播”“手艺+旅游”模式,开拓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引导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产业成为非遗特色村镇的支柱性产业,非遗特色村镇振兴发展将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