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菌物翻译规范研究

2021-03-07鄢语王恩聚李圣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类书籍目的论蘑菇

鄢语,王恩聚,李圣爱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蘑菇是很常见的。但在人们的视野中,绝大部分人只知道一些基本类型的食用菌。蘑菇博士图力古尔多次考察东北亚地区后,在《多彩的蘑菇世界: 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这本书中介绍了近500 种蘑菇,并附有900 多张原生态照片。此书的英译版对东北亚地区菌类的科普以及菌物科学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对菌物类翻译的践行者毕竟是少数,大多书籍记载为拉丁文学名加汉语介绍。因此在此次研究中,目的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菌物类翻译方法的掌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目的论概述

1.1 目的论的发展历史及概念

早在20 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其经过4 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由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初步框架[1]。莱斯认为综合性交际的翻译才是理想的翻译,翻译研究过程中,不应该一味追求翻译对等,而是应先考虑译文的主要功能特征,将文章体裁、翻译策略、语言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考察。翻译方法取决于语篇类型。第二个阶段由莱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目的原则,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这也意味着译文中句与句之间要保持内部连贯,其次是要确保译文和原文也必须有连贯性,不可脱离原文。第三个阶段中贾斯塔·霍茨—曼塔里提出翻译行为理论,与目的论相似,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第四个阶段由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经过梳理整合功能派的各学说,最后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1.2 目的论三原则

(1)目的原则。

传统翻译研究理论都是以起于原文,终于译文。但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结果,由结果决定方法。目的原则(skopos rule)是3 个原则中最重要的。合理的译文是具有交际功能的,应将译文融入目的语社会文化语境中,让更多的目的语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原文。因此,译者们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从而完善单一地使用直译或意译的不足。

(2)连贯原则。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其基本要求是保证文章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翻译的理论以及技巧需要在不同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进行构建[2]。就像汉英翻译的过程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到每个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译者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要考虑词汇语法的运用是否合理,也要考虑译文是否目的语读者的“胃口”,同时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保证翻译的连贯性。

(3)忠实原则。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3]。虽然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对翻译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译文的基础是原文,没有原文就没有译文。因为在翻译时,要懂原文的两层含义。不仅要懂“字面”,更要懂“字里”。若想要实现真正的忠于原文,就要我们根据不同语境和背景弄清作者意图,找准切入点。

(4)目的论三原则的关系。

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法则是目的法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

2 菌物类英语翻译现状

随着我国菌物研究的发展,专家学者们根据研究成果撰写有诸多菌物科普类学习书籍,例如:图力古尔教授的《多彩的蘑菇世界: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 和由中国菌物学会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出版的期刊“菌物研究”等。但基本都为中文版,对外研讨教学和交流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阻碍。到目前为止,这些书籍大多是用拉丁文学名加汉语介绍的,并且菌物类书籍的英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选词不够准确,出现“一词多义”和信息传达有偏差的现象等。因此,将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应用于菌物类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菌物类书籍汉英互译过程中问题处理实证

3.1 问题概述

译者们在针对非文学类书籍或者文章进行翻译时,多为直译。因为人们在翻译时普遍认为,非文学类作品的用词造句比文学类作品的更直接,更简明扼要,每一个句子都可以单另拿出来进行说明,不是很需要联系上下文,也没有那些复杂的人物心理、社会背景,没有那么多隐含意义。故而译者们多为直接对应翻译,完全按照原文的措辞及句子顺序,不多加其余的改变。因此,直译的结果多为与原文的行文结构相对应,而意译多为与原文的内涵意义相呼应。虽然非文学类书籍或者文章多涉及农业,科技等方面,要求用词严谨,言简意赅,但是也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完全统一而不知变通。菌物类书籍恰属于非文学类书籍,为了能让其译文被更多人接受,我们应懂得对书籍内容多维度思考: 因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两种语言的词汇对应不一定是“一对一”,经常会出现“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局面,在这时,我们就应思考对应的英文翻译是否是这一领域的专有名词,这是对用词是否准确的反思;考虑到此类书籍的句子多为短小精悍,此时我们应该思考如果一味注重形式的统一,会不会违背译语文化的行文方式,若真是这样,那译语者就很难去很好地接受译文,因为每一个句子的用词顺序都与他们的不同,这是对行文造句是否合理的反思……当然,在现实翻译中还有许多其他方面有待考量。

3.2 常见问题的处理实例

在目前情况下,菌物类书籍汉英互译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翻译时,过分强调词与词的一一对应,只单纯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而忽略了译出的句子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目的语语法以及目的语读者的习惯。

例1:在《多彩的蘑菇世界: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一书中,图力古尔教授记录到大盖皮伞的简要特征为:“群生于阔叶林或针叶林地枯枝落叶中。菌盖黄土色,皮质,较薄。菌褶较密,直生,菌柄基部表面生白毛。”

有的译者翻译成:“Group in broadleaf forest and coniferous forest in the litter. Cap yellow, cortex, thin.The bacterial fold is dense and straight. White hairs on the basal surface of the stalk.”

根据句法来分析,从这个译文我们不难看出,单纯直译,死译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的。接下来,我们来逐步分析。第一句如果“group”作动词,那么句子缺主语,“group”也应该用分词形式。但是这个句子的说法在英语里接受程度不高。根据目的论的连贯原则,译者需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词性加以灵活变化来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改为:“It grows in the litter of broadleaved or coniferous forests in group.”第二句的原文是多词的并列,所以译文看似是遵循了忠实原则,保留了原文的行文风格,但是此句缺谓语动词,并且根据英语语法习惯,多个单词并列时需要用连词来接续,这也是遵循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的体现。再者,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原文的“皮质”也并非是名词,而是描写大盖皮伞质感的形容词:“皮质的”,所以此处应该用“cortical”。第二句可更改为:“Cap is yellow, cortical and thin.”接下来,最后一句的错误在于“漏译”。因为没有忠实原文中的“生”,一字之差而出现了缺谓语动词的语法错误。应改为:“There is white hair on the basal surface of the stalk.”当然,除了按照原文挨个单句翻译以外,为了使整段话中每一句更连贯,我们也可以将两个短句捏合在一起,例如:“The bacterial fold is dense and straight with the white hair on the basal surface of the stalk.”在确保译文可读性的同时,句式结构可以灵活变化。

例2: 书中记载到血红小菇的简要特征如下:“菌盖边缘有锯齿状,用小刀划破菌盖就“出血”。

译文为:“The edge of the bacterial cap has a serrated shape. It will ‘bleed’ if you cut it with a knife.”

单独从句法上分析,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对于没有见过这种蘑菇或者对于菌类并不熟悉的读者来说,他(她)也许对于’bleed’一词有些困惑。这个时候,出于对目的原则的考虑,我们可以在这个单词后面附加上进一步的解释:“它会流出血红色的乳汁”。这样简单地处理一下会更便于读者理解原文,使得他们对血红小菇的特征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因此这句话的译文可以改为:“ The edge of the bacterial cap has a serrated shape. It will ‘bleed’ (it will shed blood-red milk) if you cut it with a knife.”

例3: 此书中对舟湿伞的简要特征描述如下:“菌盖、菌柄朱红色,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菌盖表面有细小的毛状鳞片。”[4]译文为:“The cap and stalk are vermilion, an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fine hairy sca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p.”虽然我们常说“汉语多主动,英语多被动”,这句话符合这个惯例,但是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译文并不能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在使用被动语态的同时,忽略了原文的“仔细”一词。这个句子很“努力地”遵循了目的原则,尽可能地接近英语语言习惯,但是却没有遵循“忠实原则”,而导致了语义不全。汉英翻译并不是汉字与字母间刻板地转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因此这句话的译文可以改为:“The cap and stalk are vermilion. And after careful observation,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small hairy sca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hyphae.”虽然这个句子用的是主动语态,但是它在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同时,原文的语义也都得到了正确、完整地表达。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在翻译时不可以偏概全,目的论的三原则是不可或缺的。

语言不仅是简单的字的堆积,而是不同的文化在经历过时间的沉淀,与人们生活习惯相结合后的智慧结晶。所以从事汉英互译的译者们其实是架起两种文化的沟通桥梁。语言诞生于文化,而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5]。因此这就要求译者们准确把握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习惯的不同,从而使译文更加精准,更加地道。综上所述,精准的汉英翻译过程中不仅考验的是两种语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考验的是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与吸收[6]。

4 结语

诸如《多彩的蘑菇世界: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 的菌物类科普书籍的行文特点就是简洁而精确。书中语言多为简短的句子和短语的并排使用。对此类书籍的翻译,逐字逐句地死译是万不可取的,译者们需要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在翻译时,应当注意避免因中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译。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要依据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谨慎考虑词的词性和含义的变化,以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全面考虑并遵守目的论的三原则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此次尝试对《多彩的蘑菇世界: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的翻译和分析,对以后的菌物类书籍翻译学习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类书籍目的论蘑菇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我的小书房
读一本心灵鸡汤类书籍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浅谈中职图书馆丰富茶类书籍的必要性
爆图团
蘑菇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
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