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应用优势和实现路径*
2021-03-07应秋阳
应秋阳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解决教育贫困,教育扶贫需要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中寻找技术支持,借他山之石,解决现有教育扶贫出现的问题,实现教育扶贫在思维理念、制度建设、扶贫能力上的全面升级。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1]。区块链被誉为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第五次颠覆性创新,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区块链在精准扶贫领域也逐渐开展了一些研究。戚学祥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嵌入精准扶贫能促进精准扶贫的全流程管理,解决精准扶贫到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孟程等认为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解决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3]。冯果等发现区块链能够多维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并建立扶贫诚信体系,零误差精确投放扶贫资金,实现扶贫资金全流程管理[4]。谢治菊提出将区块链技术作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型研究,丰富了贫困治理的研究工具[5]。湛泳等探究了区块链技术在精准扶贫创新管理机制、问责机制、创新合作机制以及具体实践的全过程的应用,总结了从“精准度”提升、全局监管乃至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创新路径[6]。总而言之,学界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区块链在精准扶贫中的现实价值和未来前景,但细化的研究尚未展开,研究主要集中于精准扶贫的整体,较少涉及精准扶贫中的其他分支。事实上,当前区块链在教育领域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如瑞士ODEM的去中心化教育产品集市、英国的APPII 资格证书区块链等,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教育扶贫具备作为探索区块链应用于精准扶贫的新窗口的条件,是兼顾当前区块链现实发展情况和教育精准扶贫客观需要的两全之策。本文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扶贫领域,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阐释应用优势,并在微观上设计教育精准扶贫区块链平台的组织架构,在宏观上提出“区块链+”教育扶贫应用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以期推动区块链技术助力教育扶贫。
一、 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伴随着教育扶贫方略的适时调整与持续推进, 助力大量贫困人口实现了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教育贫困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成果斐然。但是,在教育精准扶贫执行过程中也面临扶贫资金不透明、扶贫对象不精准、教育成果难实现、扶贫教师难匹配、学生隐私性不足等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寻求技术助力。
(一)扶贫资金不透明
教育扶贫资金以投入、分配、拨付、使用等形式贯穿了教育扶贫项目的提出、审批、落地、监督、验收等全过程,是实现教育扶贫的关键所在。扶贫资金的透明度直接关乎教育扶贫的效果和公平,是教育扶贫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教育扶贫资金存在挪用的风险。随着扶贫攻坚战进入“深水区”,基层政府面临更大强度的考核压力。教育扶贫项目见效慢、投入大、周期长,往往得不到“青睐”。基层政府趋利避害、避重就轻,在资源分配上倾向于成效立竿见影的项目,以统筹分配的名义将教育扶贫资金挪用其他“短平快”的扶贫项目。另一方面,教育扶贫中的“暗箱操作”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助学金的评定中,村政府和镇政府不管家庭实际经济情况如何,轻而易举地开出了贫困证明,负责国家助学金评定的主体高校也就很难从中辨别真伪[7]。
(二)扶贫对象不精准
精准性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的首要目标是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在当前的教育扶贫攻坚中,精准依然是当前大敌。一方面,对象识别不精准。当前对象识别严重依靠人力,存在主观偏差,难以保证贫困对象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措施不精准。在制定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的过程中,忽视不同个体的贫困差异,采用统一的资助标准。这种资助政策致使一些贫困程度较低或者已经脱贫的学生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造成了稀缺性教育扶贫资源的浪费,而对于特级贫困学生的扶贫资源配置不足,致使其不能得到有效帮扶[8]。粗放的“一刀切”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的同时,贫困学生的满足程度也较低。
(三)教育成果难实现
高质量就业是教育扶贫最重要的成果,是教育扶贫有效性最充分的展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一技之长,进而成为家庭摆脱贫困的“造血”之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但教育成果在就业市场长期得不到有效实现的状况严重威胁教育扶贫的未来前景。一方面,求职学生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用脱节和信息障碍,企业无法有效得到学生客观、全面和精确的的相关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审核简历、核实资格。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信息认证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贫困学生主观的不重视,贫困学生的教育经历和技术能力的证明资料常常缺漏遗失,无从证明。教育扶贫的成果得不到实现,不仅辜负了学生的努力,浪费了投入的资源,而且推波助澜了整个社会特别是不发达地区“读书无用论”的不良风气,损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四)扶贫教师难匹配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教育贫困地区的需求和有限的教师扶贫队伍的匹配度不足,是造成教育扶贫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扶贫教师匹配问题可以分为绝对性和相对性。从绝对性角度看,贫困地区环境艰苦,任务重、压力大、工资低,扶贫教师积极性不够,造成贫困地区教师资源绝对数量上的不足。此外,扶贫教师的职业素质、专业背景以及工作经历等条件与扶贫地区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无力承担起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任务重担。
(五)学生隐私性不足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工作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扶贫的对象多是未成年人,处于成长的敏感时期,大都不愿意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而教育扶贫对扶贫对象一系列的审核、公示等环节,容易使扶贫对象的身份暴露,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如何既确保资助项目、申请条件、评审过程、资助结果的公开透明、有据可查,又保护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是教育扶贫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二、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
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政策在教育领域的落实,同时涉及精准扶贫和教育两大方面,既有精准扶贫的共性,又有教育领域的特性。区块链技术特征与日益发展的教育改革诉求是相耦合的[9]。教育精准扶贫区块链平台系统的技术模型主要由三大模块五大层级组成:应用层的交互模块,合约层、共识层及网络层的核心模块,数据层的基础模块。最底层是数据层,为应用层提供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是由各方面采集、上传、整理得到;核心模块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建模、数据管理等任务;应用层是系统的最顶层,按照教育精准扶贫实际业务的需求和系统的功能开展工作。区块链为引入学习者、教师、学校、企业、政府等教育治理结构中的利益攸关方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组织架构,成为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承载工具[10]。特别在资源相对匮乏的贫困地区,区块链的特性和优势更有“用武之地”,对于克服教育扶贫的现实问题具有极大的优势和益处。
(一)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保证扶贫资金的透明
区块链系统使用开源的程序、开放的规则和高参与度,数据记录、运行规则及更新操作都向全网节点透明,供全网节点审查追溯。每一个区块生成时都进行验证并加盖时间戳,根据写入时间排序,组成不可篡改的链条式的数据结构,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教育扶贫资金数量大,涉及单位多,面向对象广。教育扶贫资金透明不仅是遏制腐败的客观要求,也有有据可查的现实要求。通过区块链技术,每一笔教育扶贫资金的使用都会打上时间戳,在技术层面上避免冒领、挪用、截留,实时记录教育扶贫资金的流向和用处。同时,通过智能合约程序,可以自定义帮扶项目的拨款条件、用款范围等规则,防止贪污舞弊行为,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的同时降低审批成本,保证教育扶贫资金能够产生最大效能。
(二)共识机制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度
区块链基于数学原理解决了交易过程的所有权确认问题,将信任变成非第三方担保的代码程序的信任,确保了系统对价值交换活动的记录、传输、储存结果都是可信的。在区块链形成的网络中,每个节点之间相互独立且具有竞争性,都根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自发且诚实地遵从协议规则,判断每笔交易的真实性。
教育扶贫的精准识别不仅要考量经济困境,还要对贫困学生相关的行为数据展开动态采集、综合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采用多维动态标准识别贫困学生,全面记载和共享相关信息,各方综合比较考虑和评判选择,建立更为有效的评价和确认机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点对点地根据个体需要投放相关资源,如对缺乏经济条件的给予更多金钱补助,对教育资源不足的给予学业帮扶等措施,各取所需,物尽其能。同时,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实时共享也能帮助实现扶贫发展情况的实时追踪,有效克服后继乏力、退出模糊等问题。
(三)分布式账本推动产学对接
区块链技术建立平面网络的交易模式,分布式存储与记录数据。招聘单位和求职学生的有效对接是实现就业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为产学双方建设权威背书的信息渠道。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系统,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成长记录等内容均可采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存储记录方式存储在教育系统中。分布式账本向招聘单位共享数据内容,为求职者的学业成绩与专业技能“背书”,作为学生求职面试的重要依据,搭建了学生与企业的信用桥梁。求职学生也无需另外花费费用和精力寻找第三方认证成绩和技能,为贫困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从更长远来看,校园区块链的建设将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线上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11]。
(四)去中心化实现教师匹配
由于使用分布式存储和算力,区块链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不再依赖于中央处理节点。无需中心化代理,而是以点对点的直接交互实现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更新,使整个交易自主化、简单化,规避中心化代理所带来的弊端风险。
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区块链在扶贫主体间建立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系统,各方通过数据访问将各项扶贫资料录入系统确认交易。依靠分布式账本功能,首先将所有教学点的情况、特点、人才需求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其次将所有待选的扶贫教师以及他们的相关信息,如职业资格、个人条件、对口专业、工作经历等,根据教学点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匹配;最后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算法,为资源贫困地区的教学点挑选出合适的扶贫教师。区块链的使用,填平了扶贫教师与贫困教学点之间存在的信息沟壑,最大限度满足当地实际需求的合格的扶贫教师,最大程度发挥扶贫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扶贫教师培育和教育脱贫攻坚的齐头并进。
(五)非对称性加密保护学生隐私
虽然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但是其中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区块链技术利用密码学技术将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在加密过程中,实际上并不是给多媒体数据的整体加密,而是仅仅通过加密获取的数据指纹来标识一个数据集[12]。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完全可以做到匿名交易,对数据透明开发且不损害数据隐私的保护。区块链在保证日常事务高效率完成的同时,对广大学生的隐私信息保护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区块链对受资助者的个人私密信息及使用活动进行加密,未经授权无法窥探其隐私数据,无需顾虑隐私泄露问题。在此设定下,受资助学生可采用匿名方式参与各种奖助学金的评定、公示、领取等各种教育扶贫活动,让该共享的信息更加自由充分地流动,让不该共享的信息受到有效保护,真正保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尊严,让其真正放下心理负担接受国家资助。
三、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架构嵌入精准扶贫的完整程序,在精准扶贫创新模式、机制、路径中有显著优势[13]。但区块链的应用也带来挑战,既包括法律法规、人才、新技术困境等基础性问题,也包括新旧体系整合难度大等现实性问题[14]。这些问题不能只在单单技术层面的数据编程中得到解决,更需要在社会宏观层面的路径建构中得到克服,实现与现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制度路径
制度建设是教育精准扶贫顶层设计的关键。在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教育精准扶贫信息块通过公钥、私钥进行权限验证封装了各类案例、项目、资金,保证区块链各微观应用个体与区块链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交互式访问。教育扶贫区块链共识网络可以针对区块数据的有效性达成共识,决定谁可以将新的区块添加到主链中。当教育精准扶贫的应用场景达到触发条件,无需第三方参与触发,区块链系统将自动执行合约,执行数据稽核、预警等操作,找到项目相关细节和线索,自动生成相关工作记录。通过合理规划,贫困学生、普通教师乃至教育管理结构和扶贫干部的各个个体都能轻而易举地使用“区块链+”教育精准扶贫。最终形成教育扶贫整体区块链社群治理机制。
同时必须注意到,当前区块链技术尚不够成熟,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监管和法治规章,合理规避区块链存在的缺陷,营造良好的应用和发展空间。第一,完善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性,在给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给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部分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措施和技术保障能力不健全,对互联网信息安全提出新的挑战。对于区块链技术给包括教育精准扶贫在内的社会发展与治理带来的新可能,必须保持审慎务实的态度,不可“唯技术论”,放弃对区块链的引导和监控。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当从运营机制、技术应用、体制管理等多个层面制定细则,落实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制度,对开发上线的区块链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划分和评估运作范围和安全系数,加强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引导和规范,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合适的监管框架之内,防范系统性风险,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服务协议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第二,加强制度融合工作。由于缺乏政策保护与引导,去中心化属性对传统教育管理机构将造成强烈冲击,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15]。应当加强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架构,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机制、制度融合创新,对数据的边缘与多样性朝着扁平化方向延伸,对数据的要素信息精度向深度化方向延伸,形成制度与数据融合的范式体系,营造开放、信任和公平环境,强化区块链与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的多主体之间与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块链与制度的融合与衔接,整合多系统信息数据,突破数据信息孤岛,增强制度设计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领域的社会协同合作的计算范式模型,拓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区块链的应用空间,切实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人才路径
人才是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关键,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优秀的区块链人才,才能在根本上为区块链在包括教育精准扶贫在内的诸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根据国研智库报告,2017年以来,随着区块链技术从概念到物联网、金融、供应链等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区块链领域人才需求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真正具备区块链开发和相关技能的人才缺口较大,只占总需求量的约7%[16]。对于教育精准扶贫而言,培育一支可用的区块链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对此,一方面要重视区块链技术型人才培养。我国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已经开始开设部分区块链相关课程,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但更多的停留在知识普及介绍层面。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开设区块链、计算机、密码学等区块链深度学习的专业课程,健全区块链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创建高素质的区块链技术型高端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管理部门、一线教师队伍、普通学生是教育扶贫中的实际参与主体,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直接决定着区块链技术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进度和效果。师范类院校应当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师职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增添未来技术应用课程,培育一批有理想、懂技术、能干事、愿意投身扶贫事业的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队伍。教育扶贫部门应当自觉承担责任,为奋战在精准扶贫一线的各主体组织开设多种形式的关于区块链的学习课程、专题讲座和知识培训等,形成不断学习新领域新技术的良好氛围,使基层主体能够有效快速“上手”区块链技术。
(三)技术路径
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是推动区块链在包括精准扶贫的各领域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技术还在发展早期,在专利申请、学术研究等方面保持活跃,但为了应用尽快落地,行业不再片面追求新技术创新,而是进入务实发展阶段。根据《区块链白皮书(2020年)》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9月,全球区块链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5万件,授权量达到2165件。申请量方面中国以2.1万件高于其他国家,且授权量方面中国也以998件处于领先水平。技术提供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态构建当中,降低开发部署门槛,提升用户粘性,吸纳更多的开发者、使用者,以此构建自己的生态壁垒。
区块链技术保持不断挖掘应用潜力,拓展应用情境,创造更多现实应用机会。发展区块链教育精准扶贫的技术路径,首先在于加强区块链元技术的发展。当前区块链技术的众多技术特性特别是网络容量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作效率和扩展性方面比较受限。必须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大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协同攻关,凝聚强大的信息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方位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开发研究。其次是做好区块链与教育扶贫的对接项目。应积极整合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学校、教师、社会大众、学生个体等教育扶贫链上的各个主体的信息资源,打通横向和纵向的共享渠道,开展垂直应用特点相关的区块链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集成测试,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信息加密等核心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搭建教育扶贫区块链基础应用工具平台,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挖掘区块链在教育扶贫上的多方面应用空间,打造产业协同生态。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在理念、技术层面都将带来深刻变革,能够显著提升新时代条件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实际成效,做到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帮助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未来还需要加大对区块链技术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研究投入,扩大区块链在精准扶贫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在实际扶贫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为我国精准扶贫注入新兴技术的先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