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探析

2021-03-07赵中秋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儒家道德

赵中秋

历史哲学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性质、规律和演变过程的见解与反思,兼具哲学和历史学两大学科的特点[1]。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一直有着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强调对历史发展经验的剖析与总结,并对中国古代史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辨。作为儒家传统经典的《大学》,其中蕴含大量与历史哲学相关的论述,着重探讨了伦理道德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是研究儒家历史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一、历史的基本意义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内容共分为十章,原为《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二篇,据考证完成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之间。北宋时期的司马光编撰《大学广义》,是为《大学》独立成书之始。南宋时期的朱熹编撰《大学章句》,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并将其列为《四书》之首。此前,《大学》一直被认为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所作,朱熹进一步推论其为孔子弟子曾参(曾子)所编撰。《大学》文辞简约、内蕴深邃、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学者由此以窥儒家之门。

一般认为,儒家历史哲学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虽谦虚地称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但其一生都在积极地创作、整理和研究各类有关历史的文献,并致力于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大学》继承了孔子历史哲学思想的精髓,同时独立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突破,丰富了作为整体的儒家历史哲学思想。通常来说,历史事件包含时间、内容、背景和意义四大要素。其中,历史哲学首要关注的对象便是历史的意义,《大学》自然不例外。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3]4该书认为,古代那些欲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君主)必须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邦国)。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道德概念,即“明明德”。这一概念后来成为儒家“三纲八目”中的“三纲”(三大纲领)之首。除此之外,“三纲”还包括“亲(新)民”和“止于至善”两大概念。儒家著作的旨趣基本都以“好古”而闻名,尤其是崇尚与尧、舜等人密切相关的“三代”或“三皇五帝”之世,隆古、崇古也是绝大多数儒家流派的思想共识。因此,“三代”或“三皇五帝”之世,以及尧、舜(及后来的商汤王、周文王)等古代圣王明君的事迹就成为《大学》一书的重点研究对象。换言之,在《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系中,几大基本要素围绕着这些古代圣王明君的事迹来展开。当然,该书对于历史的研究并不停留在某些具体人物或事迹的时间、内容等的肤浅层级,而是继续深入探寻历史背后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在《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系中,历史的基本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关于伦理道德的意义。除了“三纲”外,《大学》中伦理道德的具体原则还包含“八目”(八大条目):“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5由此,“八目”可总结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大学》尤为重视“修身”的价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3]5该书认为,上至君主下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应视自身道德修养为其生命价值的基本意义之所在。若这一基本意义被扰乱,治理好家庭、家族和国家事务就是不可能的。“三纲八目”强调自身修养是治人的前提,说明了家庭、家族和国家事务也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毋庸置疑,历史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自身道德水平获得提高,在实现个人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在促进家庭、家族和国家事务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历史的不断进步,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4。换句话讲,个人、家庭、家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其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意义是相通的。

二、历史的评价标准

历史的评价标准问题,也是《大学》历史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伦理道德在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三纲”中的首条纲领便是“明明德”。一般认为,儒家的历史哲学也是其道德哲学在历史观中的体现。

《大学》突出赞扬古代圣王,特别是尧、舜等人的崇高品德,同时多次引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原文来展示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3]13以尧、舜等人为代表的古代圣王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关键在于他们的言行符合儒家一贯提倡的道德标准。继尧、舜之后,商汤王、周文王等历史上的明君也成了《大学》重点褒奖的对象,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9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3]11。这些圣王明君就如同《诗经》中所述的“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一般,真正具备君子的高尚品德。而他们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真正团结带领民众,并得到民众的真诚拥戴,即:“《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3]11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同样继承了儒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也肯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毕竟,人才是道德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大学》曾言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5进一步来看,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在道德的标准面前,所有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平等的;第二层,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历史的进步,都与每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道德不仅是《大学》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更是该书蕴含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的思想精髓。与此同时,道德不是孤立存在的,道德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道德的践行离不开历史中每个人的努力。

在第九章中,《大学》还用夏桀、商纣等末代君主与尧、舜进行了对比论证:“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3]26道德的历史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古代圣王明君的对立面就会随即出现。夏桀、商纣等欺压民众、败坏道德的末代君主自然成了《大学》历史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反面典型。

三、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第一章中,《大学》就提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中,“道”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这句话中的“道”可以理解为“规律”的意思。关于历史规律的问题,在中国古代长期有两种非常流行的观点:第一种被称为“历史循环论”,第二种被称为“历史退步论”。前者的理论基础大致可以追溯到阴阳家学派的“五德终始”学说。“五德”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或力量,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王朝的兴衰荣辱皆与“五德”有关。后者则是一些儒家学者(如朱熹等)坚持的基本历史观,他们不但“隆古”,而且“薄今”,基本看法是远古社会远比当代要美好。

在《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系中,该书的关于历史规律问题的认识与“历史循环论”及“历史退步论”均有较大不同。《大学》所言“历史之道”中的“道”,与“新”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第二章中,《大学》连续五次提到“新”字:“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反复强调“新”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新”的出现让未来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这就与“历史循环论”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新”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象征着进步与提高,这就与“历史退步论”所鼓吹的“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具体来讲,这个“新”字背后所代表的历史规律大致可分为三大内容:

第一,历史规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总会产生新的变化,中间有波折反复在所难免:“《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3]33第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无论方向如何,皆受人具体行动的影响:“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3]26第三,人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变社会面貌的,人类社会完全可以朝着更加富足美满的新方向发展,即“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3]35与“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3]35。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文本的最后篇章,“利”(以及“财”)的概念也被凸显出来。这就证明,在《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系中,“利”与道德并不矛盾,体现出对民生的无限关怀。

四、结语

《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宝贵财富之一,值得当代人认真学习与研究。《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它继承了儒家学派重视道德的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大量的创新性突破,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中国古人的历史观、政治观和伦理道德观。特别是其中关于道德的提升可以促进历史的进步、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利”与道德并不矛盾等诸多思想,对于今日的世界而言,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儒家道德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