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与笑话理解

2021-03-07徐玉青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拉丁语笑话意图

徐玉青

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他们的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正式提出。关联理论是一种建立在认知原则基础上的交际理论,他们的基本前提是人的认知是关联导向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认知环境与相互显化、明示-推理交际、语境与语境效应、认知原则与交际原则等,最后探讨它在笑话解释中的应用。

一、关联理论

(一)认知环境与相互显化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流就是改变我们的认知环境。因此,关联理论引入了认知环境和相互显化的概念。根据Sperber和Wilson 的观点,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他所能看到的一组事实,一个人的整体认知环境是他所能感知或推断的所有事实的集合,即所有对他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1-2]。个体的整体认知环境不仅由所有事实组成,还由他在他的物理环境中能够意识到的所有事实组成。个体对事实的实际认识,即他所获得的知识,有助于他进一步了解事实。

Sperber和Wilson以两种方式阐述了什么是显化的概念:一种是从事实到所有假设的扩展,另一种是显化的程度。任何假设,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可能在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中显现出来。但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时刻,哪些假设对个人来说更明显?Sperber和Wilson认为不同的人由于其所处的物理环境和认知能力,如感知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等的不同而构建了不同的表征。他们甚至认为,即使不同的人共享同一狭窄的物理环境,他们也不会共享他们的整体认知环境,因为物理环境从来不是严格相同的,认知能力会受到不同的感知能力、推理能力、记忆信息等影响,而相互认知环境是指人们所共有的、表现出来的任何共同认知环境。在一个相互认知的环境中,对于每一个明显的假设,对于共享这个环境的人来说,事实是显而易见的。

(二)明示交际

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的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沟通模型:明示-推理模型。他们认为,推理交际与明示是同一过程。他们用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来描述模式。信息意图是指通过一系列假设向受众传达使之显化或更显化的意图,交际意图是将自己的信息意图告知受众的意图。交际成功的前提是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能够相互显现、可推断或可感知,它可以在没有信息意图的情况下取得成功。比如,假设玛丽和彼得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当彼得故意向后靠时,玛丽可能认为彼得的动作是一种交流方式,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想向她展示什么。如果玛丽注意到了彼得的冒犯行为,她可能会认为彼得只是想坐得更舒服些,或者他只是让她跟着他坐。当然,玛丽可以提出更多相关假设。然而,对于彼得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玛丽作了什么假设,而是他的动作引起了玛丽的注意,如果是这样,那么彼得的明示行为就成功了。

明示推理交际强调明示和推理的双重意义,并不意味着它彻底抛弃了经典的编码模式。相反,它认为编码和解码是推理的基础。编码模型认为交际双方仅仅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而推理模式强调的是接收者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推理[3]。总的来说,Sperber和Wilson认为无论是言语交际还是非言语交际,交际都是一种认知活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协调关系,而不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中所说的一种合作关系。

(三)语境与语境效应

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用推理是一种非指示性推理,是从一个假设到另一个假设直至找到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4]。语用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逻辑信息、百科全书知识和词汇信息。为了获得最佳的话语关联性,语境是第一个因素。这里的语境是指在交际解释过程中被激活的一系列假设,相比传统观点的上下文,即客观给出事实,关联理论的上下文是动态的、主观的,前者的目标是实现关联,后者是得到解释,而相关性是理解的基本因素。“这里的‘语境’,指的不仅仅是前面的语言文本,或者话语发生的环境,而是为了达到预期的解释而进行的一系列假设。”[5]这里的上下文可能来自前面的文本,也可能来自文化、科学知识、常识性的假设,以及更一般的、共享的任何或特殊信息。

语境效应是在新信息与旧信息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绎。正如Wilson所指出的,当新呈现的信息与已有假设的语境相互作用时,认知效应就会达到加强旧假设、反驳和消除现有假设、与旧假设结合以产生语境含义的效果,也就是说,逻辑含义既不是单独从新信息推导出来的,也不是单独从语境推导出来的,而是从新信息和语境组合出来的。他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明天巴黎将下雨”,根据Wilson这个句子可作出如下解释:第一,加强旧假设。假设你明天要去巴黎,并且已经怀疑要下雨了,然后将通过加强或确认你现有的假设来实现相关性。第二,反驳和消除现有假设。假设你明天要去巴黎,并且期待天气晴朗。然后,如果你相信天气预报,你将通过反驳和消除你现有的假设来实现相关性。第三,与旧假设结合以产生语境含义。假设你明天要去巴黎,如果天气预报说有雨,你已经决定带上雨衣,那么这是通过结合这个已有的假设来获得关联,从而产生你将打包你的雨衣的上下文暗示。而这个背景效果越大,相关性就越强,Sperber和Wilson将这种语境效应视为认知效应[6]。

此外,同时一个话语的语言结构越长越复杂,处理起来就越吃力。例如“It's raining in Xia Men”(厦门下雨了)和“It's raining in Xia Men and fish swim in the sea”(厦门下雨,鱼在海里游泳)两句相比,前者需要更少的信息加工,而后者的额外语言复杂性将降低整体相关性。相反,语言上比较简单的话语,心理上也可能比较复杂。

总之,Sperber和Wilson采用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个原则来描述关联理论,前者侧重于人类认知往往是为了最大化的相关性,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关注似乎与我们相关的信息;而后者在每一个话语或其他行为的推理沟通中形成自己的最佳关联的假设。简单地说,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说话者通过对说话的行为创造了最佳关联的期望,而听者在理解中期望找到最佳关联期望的解释。

此外,相关性还依赖于语境效果,在相同的条件下,认知能力越强,关联性则越强。

二、笑话的理解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寻找相关性是理解语篇上下文的关键。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根据关联理论的概念来解释一些笑话。

例(1):

Latin(拉丁语)

When we entered our second-year Latin class as sophomores at a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we inherited the books used by the previous class. Penned inside the back cover of my book was this poem: Latin is a language, as dead as it can be. It kills ancient Romans, and now it’s killing me.

(译:当我们进入加州一所大学的二年级拉丁语班时,我们使用前一个班使用的书籍。在我的书的封底里写着这样一首诗:拉丁语是一种语言,它已经死了。它杀了古罗马人,现在它杀了我。)

要理解这个笑话,首先需要了解拉丁语相关信息,例如,什么是拉丁语以及如何与罗马有关。拉丁语曾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官方语言,也是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作正式会议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但如今可能仅有少数神职人员及学者能流利使用拉丁语,因而通常来说拉丁语被认为是一种死的语言。此外,拉丁语属于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例如,和英语不同,拉丁语的名词形容词有数、性、格的语法范畴,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除了有数、人称、式、语态、时态的普通语法范畴,还有更具体的变位法、语式、两种语、两个数等。此外,拉丁语通常有五个不同的格,无冠词等特点。总之,这是一门高度曲折的语言,但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一些学生有必修或选修有关拉丁语课程的情况。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就不难理解文本中“It kills ancient Romans, and now it’s killing me.”的意思,它既说明了拉丁语和罗马的关系,又幽默地表达了该语言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

例(2):

Spelling-Check Function(拼写检查功能)

The new computer my sister, Jewell, and her husband bought had a program with a spelling-check function, which they decided to try. My sister typed in her name, and the computer suggested the correction Jewel. "You don't know how to spell your own name," my brother-in-law said, laughing, as he typed in his name, Myron. No such word,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It suggested Moron.

(译:我姐姐Jewell(朱厄尔)和她丈夫买的新电脑有一个带拼写检查功能的程序,他们决定试试。姐姐打了名字,电脑建议更正Jewel。“你不知道怎么拼写你自己的名字”,我姐夫笑着说,一边输入他的名字,Myron(迈伦)。电脑显示没有这个词。它建议Moron(白痴))。

要想理解这个笑话并引起哄堂大笑,读者必须知道最后一个单词“Moron”的意思。正如前文提到的关联理论,要达到认知效果需要逻辑信息、百科全书信息和词汇信息。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来说,在这个笑话中,掌握“Moron”的词汇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难理解这个笑话。在这里,“Moron”的意思是傻瓜,通过了解单词的意思,读者就不难找到这个笑话的最佳关联。

例(3):

The Thrill Is Gone(兴奋消失了)

About two weeks before our fifth anniversary, my husband asked me what I would like for a gift. I told him I wanted something impractical and romantic.

On our anniversary night, he presented me with a lovely gold bracelet.

"A little four-letter word made me get this for you,"he said softly.

"Oh,how sweet,"I whispered."L-O-V-E?"

"NO",he replied."S-A-L-E."

(译:大约在我们结婚五周年的前两周,我丈夫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告诉他我想要一些不切实际又浪漫的东西。在我们结婚纪念日的晚上,他送给我一个可爱的金手镯。“一个四个字母的小单词让我给你买了这个,”他温柔地说。“哦,多甜蜜啊,”我小声说。“L-O-V-E(爱)?”“不,”他回答道。“S-A-L-E(特价)”)

这个笑话的后四个字母让读者感到惊讶。读者读到这句话“A little four-letter word made me get this for you”,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假设,“L-O-V-E?”通常是最突出的一个,因为它与不切实际和浪漫联系在一起。然而,让读者感到惊讶的是四个字母组成的单词“S-A-L-E”。这里的新信息可能与读者已有的信息相矛盾,但它会让读者感到惊讶,并与这个笑话的标题“the Thrill is Gone”相关。事实上,这个标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假设,如果他们仔细的话。“激动”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激情、情感,从这一段我们知道激情已经没有了,那么当我们读到这个笑话时,我们可以排除与激情有关的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笑话。

例(4):

The Cartoon(漫画)

There is a cartoon showing two people fighting over a cow. One is pulling the cow by the tail; the other was pulling on the horns. Underneath is a lawyer milking the cow.

(译:有一幅漫画展示了两个人为了一头牛而打架。一个是牵着牛的尾巴;另一个在拉牛角。下面是一个正在挤牛奶的律师。)

这个笑话的意义不仅在于文本本身,还在于文本之外的知识。我们只有像百科全书似的了解有关律师工作的资料,才能理解这个笑话。众所周知,笑话的结尾通常出人意料,这个笑话也不例外。那么如何理解“律师在下面挤牛奶”呢?从笑话本身我们知道两个人在打架,最后是第三个人,律师从中获利。除了逻辑信息,如果我们对律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这幅漫画,有些人可能会想到它讽喻地描绘了律师的工作,其他人可能会认为它幽默地描述了律师的工作。

三、结语

本文提到了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重点讨论了该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认知环境和相互显化、明示-推理交际、语境和语境效应、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等。我们知道关联理论是建立在对关联的定义和两个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的。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用学理论,为词义分析、话语解释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拉丁语笑话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幽默笑话
燕山秋意图
幽默小笑话
笑话两则
笑话六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