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怀德育理论融入“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论

2021-03-07

文化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关心关怀德育

张 瑜 孟 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怀伦理学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伦理学的主要流派。内尔·诺丁斯提出的以关心为核心的关怀德育模式对伦理学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同时该德育模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一、关怀德育理论三维度

(一)培养关心型学生和关怀型老师

1.尊重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生在数学逻辑、艺术、语言、运动等各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和接受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学习或以某一方面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太过于片面。那些主要兴趣在音乐或者机械或者运动方面的孩子不应该被局限于一个狭隘的课程框架之中[2]73。

2.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诺丁斯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竞争型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关心型学生,使他们有能力关心同学、关心教师、关心父母、关心社会[3]。培养关心型学生最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感受。

3.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

诺丁斯认为,学生们会为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做事[2]33。而学生们信任教师的前提,是教师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只有在关心中学生们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馨的关爱,只有在关心中才能建立师生间信任的基石。在教师建立的关怀环境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关心方式,这不仅影响学生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也能让学生未来的成长之路熠熠生辉。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复杂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每位学生都需要因材施教”[4]。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特殊才能,应该给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教师应该以平等、关心、尊重的心态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和引导学生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者与被关心者

1.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关系性

诺丁斯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2]33。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强调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学业成绩,忽略了学生需要被关心的需求,“很多学生反映教师和学校对自己漠不关心”[5],这样就无法形成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关联性。

2.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可以互换

通常情况下,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扮演关心者的角色,学生是被关心者,但并非一贯如此。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成熟的师生关系在彼此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双方交换位置和角色,关心者变为被关心者,同时被关心者变为关心者。

(三)关怀德育理论的四种方法

1.榜样(Modeling)

诺丁斯认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要以身作则,用一定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关心氛围,在日常交流和沟通中,给学生示范如何关心,并将这种关心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们心里,使学生们处于被关心关怀的体验之中,从而获得如何做一个关心者的启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关心的姿态待人接物。

2.对话(Dialogue)

对话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构建了一种充满关心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对话双方彼此关注,同时对话是无固定答案的,两人通过交流中的思维碰撞得出一个结果。“对话是双方共同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对话可以是轻松的,也可以是严肃的;可以富于逻辑性,也可以充满想象力;可以偏重结果,也可以着重过程”[2]42。

3.实践(Practice)

实践的目的在于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积累关心的经验和技巧。学校给学生提供多种关心的机会,例如学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不同的社会服务中去,诺丁斯认为,“我们并不是只想通过社区服务来培养孩子们简单的服务技巧,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关心人的态度”[2]44。

4.认可(Confirmation)

在师生关系中,认可并不意味着不加判断地对学生任何事情表扬、吹捧,此行为只会导致学生盲目自信甚至自负,正确的认可是对学生正能量的、值得鼓励的行为加以褒奖,而面对负面的、违背社会规律的行为,教师要发挥灯塔作用,引领其走向正确的道路。

内尔·诺丁斯的关怀德育理论是美国重要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对美国德育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作用,同时她的理论实现了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对当今世界人类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二、“00后”大学生关心缺失原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充当“风向标”的作用。当前“00后”大学生关心观念普遍缺失,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分析影响“00后”大学生关心观念形成的因素,对今后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社会层面

社会竞争的加剧也在加剧着首批“00后”的焦虑、迷茫、无所适从,“00后”的压力随之增大,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压抑着大学生们的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其他。互联网普及,“00后”成为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力量[6],不少“00后”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与现实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

(二)学校层面

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不乏“00后”,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校和教师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关心教育。

有些高校只关注课堂教学忽略了社会实践,没有给学生提供被关心的机会,因而导致学生理论丰富、实践经验极为匮乏。教师授课方面也存在亟需改进之处。许多教师与“00后”大学生年龄差距大,代沟问题严重,教师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教师与学生间课上零互动、课下零交流。

(三)家庭层面

家庭成员间关心的缺失也是影响着“00后”的关心观念,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中关心因素缺失以及家长过于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被关心需求。

家庭环境的因素也影响着“00后”关心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对于孩子关心习惯和关心观念的养成同样至关重要。“00后”步入大学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本就不多,加上有些父母工作繁忙,早出晚归,与孩子交流、表达关心的时间少之又少。

三、关怀德育理论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00后”大学生关心观念的形成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因素相关,关怀德育理论无论从基础理论还是方法上都给我们一定的借鉴和启发,“00后”大学生关心观念的形成对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推动作用。

(一)社会角度

重点在于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互联网时代,网络正快速、全面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特别是“00后”大学生这一资深网络用户有着深远影响。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共享资源、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有了便利的渠道,学习变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追求,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二)学校角度

学校重点在于明确教育目的,提升教学理念。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学校课程的设置除专业领域之外,还应尽可能地设置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项课程。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根据诺丁斯的关怀模式理论,将关心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促使“00后”大学生真正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家庭角度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亲疏、家庭的文化水平等都影响着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刚进入大学的“0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过分宠溺和娇惯忽略了他们成长发展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基于此,创设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注重子女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的家庭环境,对于“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

(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之上,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途径教育特点和方式不同,但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互相配合、紧密结合,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猜你喜欢

关心关怀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开心与关心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