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动机视角下大学生课程思政的推进机制探究

2021-03-07李贵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效能

李贵金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同向而行”“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也提出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体系,以“课程思政”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可见,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学生在课程思政的学习中出现内在动力不足,教师找不到课程思政的内推点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的推进方式方法不适用或者不恰当的现象,因此需要探讨一种恰当的模式。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遵从教学规律,探索出适合课程思政发展的模式,因此该文以学生学习动机为视角,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的角度,来探索如何推动课程思政更科学有效的推进与发展。

1 课程思政推进的出发点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课程思政的推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学生学习规律,尊重学生。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需要巧妙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把课程思政中学生的角色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激发学生在各类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在动力。

1.1 “00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在课程思政的推进中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首先要做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00 后”,“00 后”学生与“90 后”学生相比,有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00 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但是抗压能力弱,理想信念淡薄;在学习上接受新生事物快,但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生活上独立意识强,但人际关系弱;心理总体健康向上,但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善于利用新媒体,但是容易受不良思想冲击。这是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只有彻底的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把握住大学生需要,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1.2 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要求。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做好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家对于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提出很明确的要求。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其中首要提到的就是课程育人体系,重点强调了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系统化梳理各门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元素以及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课程思政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同时也强调了在课程改革中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修订各类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2]

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同时,国家对于课程思政的要求,为我们在各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对于在日常各类教学工作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提供了思路。

1.3 课程思政推进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学生发现,会出现学生思政学习觉悟不够、动力不足、意识不强等现象,导致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开展过程中抓不到学生的内需,找不到抓手等现象,从而致使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融入课堂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无法真正实现。以学习动机为抓手,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探索出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针对此现象一种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1.4 把课程思政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学习的动机来自学生的需要,需要的激发需要一定的诱因。通过诱因刺激学生形成一定的定向行为,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课程思政推出的最根本的点在于要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主动去参与并且思考,然后去感悟的。这就需要各科教师洞察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渴求的点在哪,找出引发学生需要的“诱因”,从而来带动课程思政的正向科学有效的发展。如何把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的学习带动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感、价值感,从而产生内在的需要是我们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思考的点。

2 课程思政开展的动力

现代的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学习动机是如何引起的。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强化的作用,研究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认为完全是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其中由于对某件事先前美好的体验所形成的情绪经验就是其中一种联系。教育者通过表扬、肯定等对学生好的行为进行强化,引起学生正能量的情绪。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抓住先前学生建立的情绪情感经验,唤起这种情绪经验,激发思政学习的动力,这相当于顺利开通了课程思政的通道,对于课程思政的推动是很重要的一笔动力激发财富。

具体来讲,我们需要通过强化、联想等唤起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中好的个体体验来促进课程思政的推进。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紧密结合辅导员、班主任、党务工作者等等,抓住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情感点、学生的情绪点,以此作为推动课程思政的动机激发的资源。比如,以爱国主义融入课程思政为例。爱国主义的教育在高校的各种活动当中屡见不鲜,比如,五四青年节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庆节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推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联想、强化等方式,激发起曾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的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在专业课堂里,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一方面学生的情绪点被唤起,就相当于有了同理心,在此基础上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不会那么刻意,通过情绪唤起把学习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持久力,持久力的根本在于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活动价值感,能够获得自我满足,从而持续坚持好的学习行为。班杜拉曾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理念,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并且强化期望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如果学生在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唤起学生各类专业课程中学习思政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期望来提高学生课程思政中学习的持续性,将是一个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性的有效方法[3]。

2.1 课程思政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唤起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人们除了对结果有期望之外,对于效能也有期望。这里的自我效能不但指个体的自我效能,同时也包括集体效能。自我效能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自身因为成败经验、模仿或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情境等。这对于我们开展课程思政从自我效能感角度激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思路。

首先,唤起教学情境。在各类课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教学情境和专业课程的情境是一样的,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有自我效能感的情境、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在相同情境下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从而更容易获得课程思政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唤起替代性经验。自我效能感受替代性经验和模仿的影响,那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获得的成功的经验会在同一情境中通过模仿或者替代经验的作用迁移到同一时空思政的学习当中;最后,充分发挥集体效能的作用。自我效能感除了有自我效能之外,还有集体效能。教育者要通过言语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效能的作用。集体效能不能同于个体自我效能之和,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各科课程学习中所建立起来的集体效能感,通过教师在语言上的教育机制,把这种自我效能感在课程思政的教育中唤起,从而自然的服务于我们的课程思政。

2.2 课程思政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强化

自我效能感需要在不断强化中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效力,这里的“强化”不同于平常的强化,我们更加强调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之后对此种行为的“期望”,即对成功行为的不间断持续性。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此种尝试获得了自我效能,带来了理想的效果和自我满足,那么会感知其在此种模式下所学是对其有利的有价值的。学生在此种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这种行为能够获得某种收获,那么在此种情况下,推动学生继续学下去的就不是对其行为的强化,而是其本身对于结果的期待,也就是变成了一种主动寻求结果的强化。此时的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课程思政推进成效的决定因素。作为课程思政的教育者,就要学会抓住此种“结果强化”的机会,找到学生的“期待”,使课程思政在自我效能感的推动下持续发力[4]。

3 课程思政实施中过程的控制机制

动机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事情的成功,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会干预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适当的动机,从而推动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样的,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巧妙把握课程思政推进的“度”,从而使学生在恰当的动机中获得最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3.1 把握课程思政的融合规律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推进需要遵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科学掌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与其他各类课程的关系。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要把思政问题全覆盖,同时也要把握一定的“度”来融入其他各类课程当中,与教育的各要素要巧妙融合,而不是刻意为之。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与各类课程之间的逻辑整合,需要在逻辑上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使两者的融合在结构上、程度上以及学科上实现巧妙对接。这里的“融合”不是强硬联系也不是“硬推”,而是建立一个让受教育者可以接受的逻辑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动机进行知识的获得。那么,归根结底,需要把这种规律落实到受教育者身上,如何在此融合过程中“适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的持续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3.2 学习动机倒“U”形曲线规律

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经实验研究归纳出一种法则:“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 形曲线,人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5]并且总结出,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一规律对于我们推动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动机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性。

3.3 以学习动机规律把握课程思政的“度”

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作为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教育者,如何巧妙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是每一个参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推出的一门必修课,本身具有很大的强制力[6]。在日常思政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虽然会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点,但是难免会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对于思政教育产生一种强制性的“刻板印象”。那么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育任务的难易,把握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度”,遵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倒“U”规律,从而使课程思政的推进达到“刚刚好”,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4 结语

面对课程思政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动力不足,教师“难下手”、找不到切入点、方式方法不到位等现象,以学习动机视角,探索出的课程思政模式解决了课程思政的实际问题。所以,以学习动机为视角,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唤起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情绪经验,用自我效能感提高课程思政的期待效应,用规律巧妙把握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度”,能够达到课程思政推进效果的“刚刚好”。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效能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动机不纯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