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与探讨
——具体实施路径分析

2021-03-07游晴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水平粤港澳大湾

游晴英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50)

近年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2018年,教育部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本质上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与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两大工程的接续,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孕育发展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的实施,更是需要一大批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超、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海城市港口建设重地、国际重要机场枢纽、中国制造业强大的生产基地等。连续多年GDP 居于全国第一,多种经济指标在全国位列前茅,如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第一,占我国总量的1/3;进出口总额值占全国第一,占我国总额的1/4; 跨境电商交易量名列全国第一,双十一交易量也在全国遥遥领先。广东省的高职院校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专业型的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多优秀人才,广东高职院校必须开展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

1 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实现路径

1.1 办学理念有特色——“当地离不开”是基础

广东高职院校进行特色高水平建设时,办学有特色是核心[1-6],应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设立;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时代特色需求以达到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目标等方面的设置。要能够结合广东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优势特征,同时又能够和国际接轨,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治理体制。

1.2 “业内广泛认同”是要求

实现业内广泛认同,这是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的要求。关键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第一,人才培养高水平。高职院校能否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输送高水平的经济建设人才,决定了业内是否认同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第二,技术研发高水平。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发挥本校的技术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加大国民经济中“新常态”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和传统制造业中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动能和新兴产业提供先进技术支撑。

1.3 “国际可交流”是目标

尝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办学,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资源优势外资,缩短广东省高职院校硬件设备和软件建设与国际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距离,尝试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合作办学,或者国际中外合办专业,学分认可,互换学生,建立海外实践基地,实行跨国学生交流。

积极参加国际技能大赛,以国家及世界大赛技术标准为指引,将学校具有竞赛优势的专业师资培养、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要求与国际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相融合,以赛促建,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广东高职院校的特色高水平建设应不只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流高水平特色办学,更应着眼于全球,达到世界水平,建立在国际高职院校上具有知名度,具有品牌优势,能与其他国际知名技术学习相竞争的高水平特色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实现质的提升,创造国际合作办学特色,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成就。

广东在国际世界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广东共有22 位选手代表国家参加了20 个项目的比赛,金牌数量占中国队一半,实现了金牌数、获奖数的又一次大突破。这些项目大多数属于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化产教融合的结果。广东省重点打造了133 个省级重点专业和30 个特色专业,带动优化专业布局,全省高职技工院校80%的专业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产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2 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策略

2.1 全力推进专业群建设

2.1.1 全力推进专业群建设

推进专业群建设是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学校与社会对接的重要桥梁, 也是广东高职院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发展的重大突破口。第一,通过专业群建设,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将一个及以上的特色专业作为核心,再加上其他学科基础相近或技术领域相近的专业,形成集合,以对接广东市场的,形成受到社会认同的,与广东区域经济相适应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专业群。第二,通过专业群建设,对接广东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建立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直接对接广东省优势行业企业,与华为、中兴、腾讯合力打造软件信息产业学院,与恒大、万科、碧桂园合力打造营销产业学院,与美的、格力、TCL 合力打造制造产业学院,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充分发挥校企双环境与资源优势,合力打造专业群建设。第三,完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将专业与企业精准对接,为学生提供全真实训环境,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或工业中心,降低实训建设成本, 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院知名度。

2.1.2 专业建设有特色

广东特色高职院校的建设要在现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打造适合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的特色专业,符合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依据该区域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开发建设特色优势专业、高端品牌专业和新兴前沿专业。重点发展广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如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群,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群,物流货运人才产业群,医药健康产业群、人工智能产业群,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等,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形成区域经济的人才智库。

2.2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近些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GDP 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拉动经济发展,其中一项就是通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来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双引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应将粤港澳大湾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抓重点项目培育,形成“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研发”的培养模式,利用粤港澳教师的优质科研资源和高质量科研平台,打造师生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有利于形成由点连线、连线成面、以点带面的“双创”体系新格局。

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调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力量,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

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商贸企业集聚区、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现有条件。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市场特点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探索组建“粤港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师资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导师团”两支队伍,集聚学校和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训促创;同时鼓励建设和开发粤港澳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三地高校现有实训场地,开发建设成为集实训、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有利于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又可帮助学生业余创业。

“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客梦工场荣获广东省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广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获悉,4月23日科技部公布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名单,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创始者俱乐部”众创空间入选。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众创空间”被认定为东莞市级众创空间,并纳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管理服务体系,该校也成为东莞市首家获得认定市级众创空间的高校。截至2020年,在孵团队总营收690 余万元,总利润达100 余万元。

广东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由广东100 多所高校结成战略合作成立,各联盟单位将加强创新创业研究、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合作、共享资源。广东“攀登计划”助推高校学子成为创新创业主力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宗旨,是我国影响最大、规模最广、参与度最高的创新创业比赛。广东“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在延续专设台湾赛区的基础上,科技海归领航赛和大学生启航赛均专设港澳赛区,把广东制造能力、市场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科技创新优势相结合,打通粤港澳三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海内外青年来粤就业创业提供优良环境。

2.3 推进强师工程建设

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是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保障。名师出高徒,一支高水准、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是推进广东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发展的保障,也是推进广东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发展的内容。通过推进强师工程建设,保证高水平特色发展的师资力量。第一,建立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内部培训,增强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通过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实操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造技能大师; 通过聘请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企业中具有丰富工作技术经验的人才,作为学校特色专业的外聘教师,专门负责对校内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实际技能培训,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第二,注重培养一批精干的骨干教师。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形成专业骨干教师力量,形成以其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引领特色专业建设,进行高水平人才培养。第三,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本专业高年资高学历,粤港澳三地及海归硕士、博士及国际知名教授等。具有科研水平领先,教学水平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作为特色专业发展的学科带头人,打造教练型教学名师,引领专业教学改革,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第四,构建教师创新团队,结合经济“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计划,招集一些具有创新意念和想法的粤港澳三地创业年轻人,共同研发创新,发生科研引领效应,以科研带动创新,推动教学改革,实现创新及课堂教学的融合,以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3 结语

广东省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广东省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库,广东高职院校必须进行特色高水平建设,要在办学理念、院校治理、专业建设方面突出特色,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使广东高职院校在整体上达到高水平。广东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构建要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满足“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时代背景需求。遵循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原则,通过全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来实现。

猜你喜欢

高水平粤港澳大湾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