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认同探究

2021-03-07周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群体核心

周鑫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分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领域都开始应用网络技术,促使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社会群体具备多样化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属于重要组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效应会严重冲击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认识。由于处于特殊发展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具备较强的互联网意识,思维模式较活跃,然而由于身心未成熟,极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和吸引,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消极,影响着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所以应做好指导与引领工作,使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具备科学价值观念。在教育教学期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认同感,将其转变为自身行为,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 文化认同的理论分析

文化认同主要是群体对某类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能坚信文化影响力,注重约束自身行为和思想。同时可对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给予政治层面、价值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认可。从上述分析可知,文化认同源于文化传播,主要得益于文化的影响效应。在互联网发展时代下,文化认同开始融入多元化要素和网络化要素,并且对文化认同的影响非常大,可体现出全球视野[1]。从本质看,文化体现出交错状态。由于网络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各领域发展都离不开网络技术支持。通过深度剖析可知网络化具备模糊界限,信息流通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然而发展期间也逐渐暴露出虚拟网络的安全威胁。由于受到发展现状影响,通过道德约束将会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且受到虚拟化网络的要求限制。在网络体系下,媒介传播、民主意识与公民权益转型发展,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影响非常大,通过人文因素可弥补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职业院校学生属于特殊青年群体,极易受到虚拟网络影响,因此对虚拟网络工具的依赖性较大。

由于网络认同涉及多个文化领域,同时包含政治生态、政治制度与政治意识等要素。为建立科学的政治认同体系,不断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念,则必须紧紧围绕文化认同所提供的体系保障,这主要是由于政治认同,源于信念支撑与政治制度所致,可表现出明显的群体认同感[2]。从上述分析可知,为实现政治认同,首先应当强化文化认同,同时通过政治认同体现出文化认同,在应用实践过程中,文化认同往往结合政治认同。立足于价值观角度出发,深入探索价值观源头,以此获得精神动力。

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体现出社会文化的内涵,文化认同属于社会先进文化的认可。当文化认同感薄弱时,将会影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培育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念时,应强化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文化认同感,这样才可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洗礼,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生活中。

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对当前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来说,既可展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属高度凝练和表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满足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提升群众的接受度,能高度认可传统文化[3]。但在长期发展期间,错误思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会导致社会主流意识薄弱,进一步消解带动作用与辐射力。由于文化表现出娱乐化状态,不断降低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度和认知度,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影响很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干扰与冲击如下。

2.1 舆论多样化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过程中,开始衍生出网络化舆论场,且舆论场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导致社会群体不信任舆论和正义的关联性。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信息创建主体可为任意个体,群众可对现有信息发表见解,同时可参与到舆论场中,传播不同意识形态的信息。对学生来说,网络技术的发展可提供实时信息,同时也可输入教育信息。网络中有大量负面信息,且呈现碎片化特征。由于形成网络文化虚拟空间,从而导致基于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化认同难度增加。信息具备大辐射效应,互联网发展存在利弊,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也会对学生的“三观”造成负面影响。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加上自身价值选择的理性不足,从而导致舆论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2.2 庸俗文化的干扰影响

从社会发展现状可知,多数学生对新型网络媒体的好奇心较强,且具备浓烈兴趣。然而由于学生群体的社会化意识薄弱,不再关注和尊重教师权威。立足于文化生态角度分析,低俗思维和媚俗文化对文化认同的影响非常大,从而表现出非主流和表面化倾向[4]。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不注重自我监督与管理,也不注重传达正确的思想理念,导致校园内非主流意识盛行。

随着微文化产生和流行,开始快速扩散到学生群体中。手机等移动媒体承载大量的微信与微波文化,衍生出士的文化形态。在此背景下,信息传播渠道多样且成本低廉,具备明显时效性。因此当不良信息传播后,极易产生群体效应,从而引发群体情绪激化。传播人员在信息传播期间,过度关注信息对情绪的影响,不注重信息的舆论影响。在多样信息化传播中,不断削弱传统文化的地位,降低文化自觉性,对传统价值理念冲击较大。

2.3 日常微传播现象

微传播和学生融合度很高,在融合发展期间,多数学生都出现价值理念失控现象,自我意识模糊,辨别能力下降。由于网络化影响,部分学生不注重独立思考,文化底蕴浅薄,缺乏责任感和公允心理,从而导致辨别力和辩证思维下降[5]。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由于学生群体身心尚未成熟,较倾向片面化和浅显化的意识形态。在此种发展形势下,碎片化信息对学生群体的影响非常大,逐渐削弱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泛娱乐化和粉丝经济开始接触到校园中,导致学生群体的寻根意识模糊,表现出身份意识缺失和大众文化缺失现象。在争夺网络话语权时,感性膨胀、沟通错位对学生群体的影响非常大,无法及时获得榜样和模范的感染。

意识形态形成期间易受到排他性影响,网络价值理念较开放,部分学生出现边缘化价值认知,不注重集体感和凝聚力,在虚拟网络中出现迷茫感,不能感受到集体凝聚力和感召力。

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

由于网络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影响非常大,部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薄弱,表现出明显的现实困境。所以在未来发展中,注重建立主流理念和主流意识,职业院校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能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引导中。对网络世界所产生的多元文化,职业院校不能仅打压,而是采用不同渠道开展沟通和疏导[6]。在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应体现多元化,以强化学生群体的心灵归属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情感依托。所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文化认同感。

3.1 合理应用自媒体手段

通过现状发展可知,职业院校需建立网络化平台,充分应用自媒体环境。由于自媒体环境具备多元特征,涉及多样选择问题,所以会对主流价值产生屏蔽影响。为改进发展现状,职业院校应关注网络阵地的价值作用,积极宣传网络价值平台,培育校园学生组织。在建立网络化平台时,为师生提供沟通的渠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耐心答疑,以挖掘潜在能量。此外,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将舆论沟通作为重点教育内容,通过多样化措施收集网络信息。在加强舆论监管前提下,优化完善舆论机制,确保舆情监管的层次化与多样化。

第一,注重引导和宣传。职业院校应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注重整体性引导和宣传。从当前发展现状可知,职业院校可采用微信公众号方式扩大宣传范围,确保主流意识的主导性地位,应用实效性方式拓展宣传渠道。此外,针对实时性热点事件和社会事件,须做好正确引导,确保学生能认识到世界内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可正确辨别是非信息。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应紧跟社会热点,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解疑答惑,以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二,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优化完善社交模式。职业院校还应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规范,通过“因势利导”原则,全面提升网络化宣传与教育力度,以此开阔学生的网络视野。优化完善管理体制,采用互联网媒介载体,大力宣传主旋律和正能量,同时引导学生将社会核心价值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职业院校可立足学生认知角度,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资源,建立共享机制,确保学生能自由下载学科信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会贯通。职业院校还应联合师生,建立兴趣小组,提升交流互动的力度,通过不同社交媒体分享学习软件和教学视频。使学生积累碎片化信息,加强学习能力与知识分享能力,强化文化认同感,全面落实社会核心价值观。

第三,激发潜能和学习兴趣。与传统方式相比,基于网络平台建立信息传播渠道,有助于提升学生群体的关注。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弱。过度关注功利思想,政治意识淡薄,所以必须合理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特点,做好价值引导,确保学生群体能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确保学生能独立思考,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内化能力,同时提升理论素养水平。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做好关注、服务与提升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教师还应探索发展源头,通过科学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并且采用网络平台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在开展学科课堂教学时,师生应做好配合,分享教学信息和趣味信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可适时引入微文化生态,全面指引学生的思想理念。教师可定期引导学生举办主题班会,融入情境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情感指引,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3.2 注重校园文化创建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多数时间都处于校园生活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非常大。当学校具备良好文化氛围时,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能长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通过发展现状可知,建立优秀的校园文化,合理选择文化载体。一般来说,职业院校应通过大众化载体,全面表现校园文化的传播新形态,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以提升文化自觉的层次水平,建立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主流文化应满足学生群体兴趣点,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理念约束和规范行为举止。

现阶段,多数职业院校都注重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指导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积累,逐渐成为社会群众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传统文化中也包含大量学生群体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内容。职业院校应注重引导学生做好关注工作。从本质上看,在建立校园文化时,应落实班级、政治、学习文化等要素。此外,职业院校也应注重实践作用,用锻炼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从当前发展可知,职业院校必须联合经验教育、过程管理、模范教育的方式,促使学生可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全面激发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在多样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体会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可自觉摒除网络化对自身发展等负面影响,以此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核心价值观念采用准确的语言总结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由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强化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同时认识到文化认同的核心支撑作用。职业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大文化认同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规范和约束自身思想和行为。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群体核心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