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德育价值

2021-03-07王洪龙黎红梅周艳芬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医家医者医德

王洪龙,黎红梅,周艳芬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 412012)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香火不断的重要保障,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的精髓。弘扬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要深入把握其内涵特点,辨别与相关范畴的关联,深入挖掘其对当代医学生的德育价值,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

1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内涵特点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随着我国古代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对医者高尚道德品行的追求而产生,随着中医药医疗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当代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至今熠熠生辉,其形成的内在规律性是其稳定性的基本保证。考究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探知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1 历史沉淀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道德观念,是这一民族或国家文化传统的积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道德观念逐渐外化于行,转变成为行为习俗和人们的精神品质,并和民族情绪、社会心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不断磨练,经历从认可到否定再到认同的过程,这种道德观念或者行为习俗在社会心理上不断得到强化,并最终成为植根于人们内心的思想意识,具有长期稳定性特点。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从社会道德意识的产生,到医者行为习惯和品行的养成,再到社会意识的普遍认同并升华为人们崇敬的高尚精神品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检验和沉淀积累。中国医德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充实和提高,逐渐形成了一些中国古代普遍遵从的传统医德。[1]从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具体内容进行考量,这种历史沉淀性表现在每一种医德精神都经历了漫长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在不同时代得到了医家的共同认可与坚守。

1.2 实践性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具有实践性的品质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精神活动的主体是医生,客体对象为病人,主体和客体都是一个个生动的人类个体,具有客观性。精神活动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也是客观的,主要体现在医患关系这一特定社会关系中。二是这种精神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医德精神是医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作为实践主体的医者在自己的主观意识指导下的活动。三是医德精神来源于实践。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萌生了对良好医疗行为和医患关系的认识,不断践行而得以形成,这是一个客观的实践过程。传统医德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代医家防病治病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铺就了医家行医济世的道德轨迹。[2]四是实践是检验医德精神的标准。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能得到践行才可能成为人们敬仰的高尚精神品质,一种思想意识不能外化为行为习惯,就不能为人们所感知。同时,一种医德行为是否可以上升到精神的高度,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才可能形成医德精神。

1.3 自律性

自律是与他律相对而言的,指在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的克制,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按照相应要求完成工作、处理事务或规范言行的状态。而他律则是在外部力量的约束下规范言行举止的一种状态。自律与他律相比较,是一种更为积极健康的人格力量,它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觉悟,它能让人们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没有它,道德规范等将变得形同虚设。中国古代医家深受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特别强调自律自省,认为“仁心仁术、济世活人”是医家的本质和道德使命,强调个人品质的修为,追求“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人生价值追求,遵守医德规范和要求是医家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在力量所施加。中国传统医德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个体的道德自律和自觉。[3]中国古代的医家多为个人行医,少有医疗机构,难以通过他律下的医德规范和制度来要求医者。因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在自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与现代医学制度下的他律文明相比较,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更具有传承的品格意义。

1.4 多样性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领域的精神体系,从医者个人品行的修为、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个人与社会、与民族乃至国家关系的处理,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精神品质多样化的体系。医德规范着重于医者与患者之间关系的处理,而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还表现在个人品格、个人价值追求、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价值判断等多方面; 既有关于物质利益处理方面的“重义轻利”等精神表现,也有关于非物质的诸如同道关系、师承关系方面的精神表现。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家个人关注点的转变,传统医德精神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有所发展变化,其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展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我们认为,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病救人过程中,自觉践行中医药道德要求而形成的高尚精神品质,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瑰宝。

2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与相关范畴的关联

当前,在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德育传承问题上,国内有不少相关理论探讨,各研究成果之间在研究对象、范围、依据和外在表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弘扬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需要把握其规律特点,理解其内涵,理顺传统医德精神与中医药传统文化、传统医德思想的关系。

2.1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与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与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一对紧密联系的范畴,都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治病救人和养生保健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者深受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其中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实践路径,描绘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图景,对两者的影响最为深远。两者都以仁爱精神为基本原则,体现了“医乃仁术”“一心赴救”“大医精诚”等理念。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不能混同使用。一是从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一个蕴含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包含了传统医德精神在内。中医文化应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中所有的知识、理论、技能、制度以及中医医疗器物、行为、活动、精神等。[4]中医药文化是渗透于中医医疗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的总和,包含了中医的理念、实践、环境。[5]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有关中医药的行为、习俗、制度、思想、物质、方法、理念和优秀事迹表现等在内的博大精深的范畴体系,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是在医德践行方面的良好品质和外在表现,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两者在理念内容上存在差异性。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内容属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后者的内容更为宽广。有人认为执中致和是中医文化的核心理念。[5]郑晓红等对当前社会各界对中医文化核心内涵的看法做了总结,认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和平衡、燮理阴阳、身心共养、动静相宜、刚柔并济、以人为本、济世活人、大医精诚、淡泊名利、以仁存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为其基本内容。[6]显然,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和平衡”等理念是传统医德精神所不包含的内容。

2.2 传统医德精神和传统医德思想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不仅传承并践行着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而且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医德思想,比如在对医学认识上形成的“医乃仁术”的思想,对医生职业追求上的“大医精诚”思想,在对待病人上“生命至上、无分贵贱”的思想等。医德思想和医德精神具有共性的一面。首先,两者建立在“医德”这一共同基础之上,是对为医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表述和展示。其次,两者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具有相通性。医德思想往往为人们所付诸实践,以医德精神表现出来;而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事迹和行为表现又会为人们所总结提炼,并升华为医德思想。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存在的,不能混为一谈。一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医德精神以人们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习俗和事迹等表现出来,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品质; 而医德思想是人们关于医德方面的认识,包括良好的医德应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践行等方面,并且上升到意识层面的观点理念。二是承担的主体不一样。医德思想虽具有共性,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医家们总结的医德思想也是存在个性和差异性的,而且医家本人不一定表现出医德思想中的行为品质。医德精神一般是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优秀医德品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多数医家和医务职业人员所共同遵守和践行。前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后者属于精神品质的范畴,是医者从业时在处理与患者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存在于医者的行为表现中。

3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对医学生的德育价值

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和人格魅力,为新时代医学生的品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历史依据。根据当前医学生的思想实际,可着重从以下方面挖掘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德育价值,加强对医学生的品德培育。

3.1 医心仁爱、普同一等的为民情怀

“医心仁爱、普同一等”是中医药传统医德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认为,“医者,圣人仁民者也”。名医喻嘉言道,“医,仁术也。仁人君子,比笃于情。”龚廷贤强调:“一存仁心,博济于众,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杨泉曾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无数医家表现出了医心仁爱、济世救人的仁爱精神。医者要实现“仁心”与“医术”的统一,不仅要掌握治病救人的技术,还要怀有一颗关爱病人的仁爱之心。[7]在对待患者方面,应“不分贵贱,普同一等”。孙思邈指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

在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中,“仁爱精神”是医者修身立命行医之根本,是医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为医者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才能在实践中关爱病人生命,以仁心仁术治病救人。“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高尚的医德,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词是尊重生命、关爱病人。[8]新时代的医学职业教育,处于各种思潮涌动、各种利益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加强“医心仁爱、普同一等”的仁爱教育,才能把优秀传统医德精神转变为当代的德育实践,提升医学生职业修养,培养其为民服务的爱心与情怀。

3.2 大医精诚、精益求精的执着品质

作为医者,医术精湛和品德高尚缺一不可,即今人所讲的要做到“德艺双馨”。古代医家把“大医精诚、精益求精”的理念作为从医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这种精神品质。医术之道博大精深,关乎人的生命健康,“故凡施治之要,必须精一不杂”。古代医家认为看病论治是精微之术,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医家坚持博采众方、精益求精的精神,使每一次诊疗都成为医学经典,彰显了医家治病救人的专注执着和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张仲景指出: 医者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认为治病应做到:“省病诊治,至意深心,详察信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李时珍在从事医药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历代本草谬误颇多,忧心如焚,倾尽毕生精力、遍访四方,终于编撰出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其精诚品格也因此得以流芳后世。高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要借鉴中医药“大医精诚、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加强德育传承,培育医学生至精至微的理念,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执着品格,为将来成为国之大医打好基础。

3.3 扶危济困、重义轻利的奉献精神

在治病救人中,医者保持一种“淡泊名利、重义轻利”的作风是我国传统医德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历代医家所毕生追求的品格。这种不求名利而重道义的精神品格对于扶危济困、医治苍生是最大的善举和仁心,也是当代医学生应当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的奉献精神。传统医德认为,医者要“不炫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9]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医学家徐春甫在《古今医统》中提出“医本仁术”,认为医生不应计较个人功利。明代医家陈实功医治患者无数,对贫困患者倍加关怀,免费送药,甚至还资助生活费用。重义轻利也是古代医家择徒时的重要因素。李杲曾问其弟子罗天益,来学医是为“觅钱”还是“传道”? 答曰为“传道”,则收其为弟子。“杏林春暖”“橘井流香”的故事广为流传,充分展示了古代医家扶危济困、淡泊名利的高尚精神品质。当代医德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义利观,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医德中“淡泊名利、重义轻利”的素材和事迹,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培养学生从病人角度着想,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奉献意识和职业精神。

猜你喜欢

医家医者医德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