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1-03-07董浩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经济法多媒体教学应用型

董浩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在《经济法》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法律知识,让课本上的知识可以服务于社会,真正实现价值。在实际情况中,部分高校教师关于《经济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有想法,有热情,但缺乏执行力,缺乏创新精神。探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就是为了从“策略”上,给广大高校教师一些合理化建议,进一步突显《经济法》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经济法》教学可以与社会发展协同进步。

1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1.1 提高教学成效

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经济法》 教学模式创新,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成效。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过《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可以接触更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重新激发学生对经济法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以兴趣为引导,学生的主动性会更强,有利于建立法律思维,帮助学生进步。学生的进步,就是对教师教学的认可,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过《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可以呈现“数量多、质量高”的教学内容。从文字到视频,从理论到生活,学生的感受更直观,体验更真实,有利于增进学生理解,提高教师教学成效[1]。

1.2 保持教学先进性

《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可以更好地保持教学先进性[2]。第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过《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师有了更强大的动力,会主动学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学不断进步的过程;第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过《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工具。比如说,多媒体教学、直播教学、微课教学等,无论教师是否熟悉新兴教学工具,都要通过“自主学习”“培训学习”等,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让教学与科技相结合,体现教学先进性。

1.3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经济法》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过《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致力于通过合理化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有更好的表现;另一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过《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除了以“成绩”为标准评估学生,还会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说,在学习经济法相关知识时,会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学生的创新贡献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估学生的依据。这样的评估体系,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督促学生全方面发展,实现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和目标。

2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法》教学模式介绍

2.1 讲授式教学

在《经济法》教学中,“讲授式教学”是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讲授式教学中,有些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差。《经济法》教学涉及诸多理论知识,如果学生融入不进去,就只能从表面意思上去理解,无法从实践应用层面去消化。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凸显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性[4];另一方面,在讲授式教学中,有些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自我讲解”上,很少观察学生的反映,也很少倾听学生的建议。学生是《经济法》课堂的主体,他们思维活跃、视角敏锐,如果教师忽略学生反馈,就不利于改进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

2.2 任务式教学

“任务式教学”也是大部分教师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经济法》教学中,有些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主权,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感。比如说,关于“经济法案例分析”,凭借学生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完成。有些教师没有从“小组学习”“讨论学习”等角度,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思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越学越没自信;第二,在《经济法》教学中,有些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认为所有的环节都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没有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说,在企业实习中,教师会布置一些实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虽然可以接触企业资源、企业人脉,但学生缺乏职场经验,很难通过一己之力快速融入职场氛围。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5]。

2.3 多媒体教学

当前,“多媒体教学” 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深受高校教师追捧。多媒体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适合多媒体,如果教师只进行线上的多媒体教学,而不注意线下的教学补充,学生可能会“一学就忘”,没有留下足够深刻的记忆点。如何将“线上多媒体”与“线下课堂”结合起来,是新时期高校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6];另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有些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之后,沉迷于学生的热情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比如说,学生理解了多少内容? 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吗? 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创新想法……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之后,教师需要跟进,却又很容易忽略的方面。

3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笔者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国际商学院必修课经济法课程的任课教师,现针对教学模式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如下。

3.1 在讲述式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一方面,在讲授式教学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不仅要调动自己的教学热情,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比如说,在讲解《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谈谈你身边的劳动纠纷有哪些”,让学生立足自己的生活经历,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契合教学内容,便于教师循循善诱地进入主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从生活切入,从学生视角切入,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7];另一方面,在讲授式教学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要观察学生反映,倾听学生建议。比如说,学习《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开通“经济法课程评分小程序”,邀请学生打分、留言,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一步优化教学细节。

3.2 在任务型教学中加强讨论氛围

第一,在《经济法》教学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也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学习。比如说,关于“经济法案例分析”,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看法,教师可以建立“案例分析微信群A”“案例分析微信群B”“案例分析微信群C”……以此类推,让学生在不同的微信群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讨论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受到启发,还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第二,在《经济法》教学中[8],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之后,要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学生积极搭建实践应用平台。比如说,进行“经济法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将教学放在企业内部,让学生对企业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校企交流会”“校企精英培训”,加强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职场氛围。

3.3 在多媒体教学中融入混合式理念

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就是因为目标感不强,陷入形式主义误区。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线上多媒体”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比如说,讲解《证券法》相关知识时,涉及诸多理论层面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线上多媒体教学后,还可以通过线下课堂进行补充,从“你知道哪些证券企业”“你如何看待证券企业运作模式”“你想从事证券行业吗” 这些视角,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应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之后,要以目标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比如说,学习《证券法》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证券法思维导图绘制”任务,从“理解程度”“兴趣等级”“创新等级”“优化建议”等角度,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4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的要素

4.1 抓住学生兴趣

创新《经济法》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兴趣。具体来说,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无论教师设计怎样的教学模式,都要符合学生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就难以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关于教学模式创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如果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兴趣,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的参与感不强,难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4.2 强化实践能力

在《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第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如果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这样的创新就会失去意义;第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要关注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结果。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模式创新的正确方向。

4.3 培养创新意识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并非教师一方要创新,学生也要创新。具体来说,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主动构建高效课堂,取得知识、能力等各方面进步。只有学生被带动起来,教学模式创新才有意义;另一方面,在《经济法》教学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应用中,充分发散法律思维,用创新性方法解决法律问题。当学生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后,即使步入社会工作,也能灵活处理复杂的经济法问题。这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

5 结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经济法》 教学模式的创新,并非只是形式上的变革,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和目标。一方面,《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市场需求,让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不是为了追求趣味性、新颖性,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提升。无论从“意义”上去分析,还是从“目标”上去理解,高校《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都是“学生”,教师要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强化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经济法多媒体教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法功能的挑战与应对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浅谈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