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运冠军精神的文学书写与内涵阐释

2021-03-07刘叶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奥运冠军报告文学竞技

刘叶郁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体育文学是以体育题材为基础,以人物刻画为养料,以精神烘托为主旨,经过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类型。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体育活动的描写数不胜数,从《诗经》《荷马史诗》到顾拜旦的《体育颂》,从理由的《扬眉剑出鞘》到朱利亚·索莱特的《洛奇》,都不乏对体育竞技场面和体育人物的描写,尤其是对激烈的竞技情境下体育英雄人物的书写与赞扬。文学对体育的记录与表达让人们在生动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英雄人物的表现中享受精神层面的愉悦与快感。体育文学从远古时期对体育活动的简单记录,到如今的体育报告文学、体育传记文学、体育诗歌、体育小说、体育网络文学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涌现大量的体育文学名篇,如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杰克伦敦的《墨西哥人》。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我国的体育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尤其是对运动健儿、奥运冠军的记述。将体育的魅力从肉体延伸至精神领域,从身体的快乐到身心的愉悦,从对生活的基本享乐到对精神至上的满足,体育升华为一种艺术形态,体育文学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文化状态。

1 体育“冠军文学”的时代价值

时代是精神的试金石,精神是时代的传感器,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奥运冠军精神集中展现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顽强坚定的拼搏精神,表达奥运健儿对国家与民族复兴大业的积极贡献,为实现个人梦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刻苦训练的执着坚持精神。作为中国运动员的杰出代表,他们对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奥运赛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业绩。奥运冠军的魅力除了金牌和荣誉,更在于其精神,他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体育精英,历史和人民一直铭记着奥运冠军的伟大贡献。

文学是人学,生动形象的记录和表达每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和大事件,体育报告文学中的“冠军文学” 在20 世纪80年代集中记录了优秀的冠军人才事迹,无数的历史实践证明:奥运冠军精神凝聚着国家的精神力量,总结“冠军文学”的实践规律与文化内涵不仅有助于奥运冠军精神的传承表达,同时在新时代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奋斗目标上,我们比任何时刻都需要奥运冠军精神的反哺与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涌现出大量的奥运冠军,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拥有奥运冠军241 个,世界冠军3 319 个,创超世界纪录1 125次,造就了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 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勇攀高峰的中国登山队、永不言败的中国跳水队等,我们对奥运冠军的形象记忆与精神共识来源于语言文字的艺术书写,这形成了当下人们的集体记忆,并服务于现存社会秩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重要的历史节点,体育强国建设成为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手段,总结奥运冠军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强国建设。人无精神不力,国无精神不强,奥运冠军精神能为中国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 体育“冠军文学”繁荣发展的历史背景

20 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对内改革、对外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各行各业都开始改革发展以增强实力,体育发展也不例外。同时,出于寻求快速发展的途径以实现“强国”目标,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重塑中国的大国形象的目的,体育成了振奋民族精神的捷径,金牌成为证明国家实力的方式。这一时期国家确立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奥运战略,将金牌设定为体育发展的唯一目标,国家集中发挥体育文学的宣传效应。

国家体育发展战略源于不同时期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目标的设定,体育发展战略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竞技体育扮演了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先锋队”的重要角色,承担起了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历史使命[1],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和国际形象塑造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4年中国应国际奥委会之邀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并获15 枚金牌,居金牌榜第四,国家对这一时期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从制度到资源的分配,竞技体育发展获得了极大的优势和政策倾斜,国家高度注重体育的精神鼓舞和社会示范效应。竞技体育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极大地鼓舞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感自豪,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优势竞技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登上了竞技运动的高峰,体育报告文学的主题内容也基本围绕这些项目书写。“20 世纪80年代,体育是十亿人民的奔腾年代,那时候,普通民众都拼命写信给中国女排,要求练排球,要拿奥运冠军,多拿金牌[2]”。

这一时期,金牌带动了全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刺激了各行各业对“金牌”的歌颂。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成绩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大放异彩,原国家体委宣传司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以每一个冠军为题材,以歌颂祖国,表达爱国主义的情感,由此,使得“冠军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冠军文学”是体育英雄的文学再现,将对金牌的讴歌和赞扬延伸到文学领域,和着体育催生的政治热情,塑造了诸多优秀的体育健儿及兢兢业业的教练员,弘扬了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操以及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展示了教练员们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

3 体育“冠军文学”创作实践的文化内涵阐释

1978年,第29 届马德里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栾菊杰获得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女子击剑世界冠军,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以此为题材,成为新时期体育报告文学的先驱之作。20 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侧重歌颂女排姑娘、 栾菊杰等为国争光的体育英雄。尹卫星的《中国体育界》,肖复兴的《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李富荣和别尔切克》,刘心武的《“五一九”长镜头》、李玲修的《体育之子荣高棠》、鲁光的《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等一大批体育报告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影响巨大,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文坛,而且也使大批的读者受益匪浅,开启了“冠军文学”的繁荣发展时代。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在国际体育舞台大放异彩,体育文学作品也集中涌现、 喷涌而出,大量讴歌体育冠军的报告文学作品应运而生,体育报告文学“蔚为大观”被称为“冠军文学”。

体育报告文学一直以来都有积极的宣传功效,新中国成立之初“冠军文学”便初见雏形,书写奥运冠军的英雄事迹,讴歌奥运冠军的拼搏、奉献、牺牲精神。如由吴传玉、黄河、伏·巴新宁、任善恒、阿·耶果乐夫、张桢祥等创作的《我为祖国赢得了一颗金质奖章》《兄弟之间》《亚赫罗姆工厂的运动员》《春雷》《他走上了国防岗位》《工厂的体育团体——莫斯科特约稿》《这只是起点——访最轻挺举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等作品涌现,在社会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奥运健儿在国际上舞台频频亮相,屡夺金牌,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中国大国形象的树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冠军文学”成果突出,作品繁多,成为体育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类型。1978—1988年,这一时期的“冠军文学”作品数量和质量均达到了顶峰,如1984年5月,李玲修的体育报告文学集《足球教练的婚姻》;8月,人民体育出版社的《体育报告文学选》收录20 篇体育报告作品;鲁光的《强将手下》《敬你一杯酒》《东方的爱》;肖复兴《李富荣和别尔切克》《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何慧娴《你招来一个世界冠军》等优秀作品陆续面世。1984年10月,傅溪鹏的体育报告文学辑《斯韦思林杯上闪光的名字》出版;1987年9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成功者的脚步》中何慧娴的《成功者的脚步——袁伟民小传》《郎平成名记》影响力较大。同时还有诸多作品传播较为广泛,如《他的名字刻在斯韦思林杯上》《在高高的横杆前》《冲击——给举重运动员吴数德》《她站在十米跳台上》《11 号在微笑》《关不住的春光》《“民牌”体育教师》《他在别人眼里》《那洁白的小花》《太极之花》《万里壮游》《第一特级大师》《真正的男子汉》《勇气》《悠悠报国心》《风雨同舟》《年方二十二》《搏击王——杜振高》《奋斗者的泪》《飞向新的高度》《诺日朗的歌声——记一次体育记者、 作家联欢会》《有这样一位母亲》《红牌与金牌————记古广明》《一个“九连冠”教练的足迹》《绿珠故乡人》《路,还很长,很长》《营养师的忧乐》《冠军决战岂止在赛场》《容志行和他的少年足球队》《摇响金铃的人》《祖国——您心中的座标》《续〈扬眉剑出鞘>》《胸中彩虹》《心,在跑道上跳跃》《金州铁拳在平壤》《在蔷薇花铺成的道路上——呵,郎平》《一个真实的故事》《武坛上一颗星》《中国体育界》《国际桥牌大师之路》《千里情牵》《她站在十米跳台上》《难圆足球梦——只差一步到罗马》《冠军之剑》《“二传手” 的故事》《铜牌之歌》《他这样超越自我》《他有双神奇的手》《假如,假如……——忆海曼》《军中三教头》《走向世界的脚印》《命运交响曲》《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追求并非仅仅在靶场上》《春天,她去远行》等。这些书写与歌颂奥运冠军的“冠军文学”作品广泛传播,奠定了“冠军文学”发展的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的20 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热潮奠定了文化繁荣的基础,数量庞大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随着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不断提升,运动员的社会地位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对运动员的书写和表达的图书不断增多。1986年,长江漂流开始报道亚运会盛况,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均作有长篇通讯,专题为“新星谱”:《向厄运挑战的李宝莲》(冯贵家)、《“高高的矮个子” 陈尊荣》(张健)、《越变越好看的姑娘张玉萍》(段炼)、《歪把机枪张勇军》(李家盈)、《犟小妞夏福杰》(田玉豹)、《罚球小专家麦超》(李夫)、《从悬架边上起飞的蔡炎书》(黄伟康)、《答案,在布拉格揭晓——从张蓉芳上任到第五次夺魁》(何慧娴)。

基于繁荣发展的“冠军文学”实践创作,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深刻。林玮认为20 世纪80年代的体育报告文学是体育国家化和国民体育情节的延伸,闪耀着时代的光辉[4];李娜认为体育报告文学是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孕育的新的文学形式[5];程慧美认为体育报告文学是针对体育中的佼佼者[6];洪珉认为“体育报告文学是对体育战线上金牌捷报频传做出的敏锐反应[7];刘伯雄认为“体育题材报告文学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内容主要讴歌运动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展现体育竞争的残酷性、揭示体育中的矛盾[8]”;冯立三说“报告文学主要不是作为文学,而是作为社会良知的表现才备受推崇的[9]”。

4 “冠军文学”对奥运冠军精神的传承与表达

“冠军文学”成为体育领域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怀的集中表达,在宣扬体育精神,承担政治宣传的社会功能,唤起全民竞技体育热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生动的语言、细致的形象刻画、深入的描写等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总结“冠军文学”的特色,其主角多为“清一色”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人物形象多是在大赛中获得金牌的冠军,情节设计为“努力训练—遭遇挫折—坚持不懈—努力克服—为国争光”,究其文化内涵是对体育精神的极力宣传,是体育国家话语的完整表述,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敢拼敢赢、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中表现。奥运冠军精神的传播与弘扬伴随着“冠军文学”作品的生动、丰富、多彩等特色而深入广泛的传播开来,将奥运冠军的英雄形象深入千家万户和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同时体育“冠军文学”在信息尚不通达的中国,成为老百姓获取体育信息和了解运动员训练、竞赛生活的唯一渠道,也成为青少年竭力崇拜的“偶像”。

改革开放以来,以奥运战略为主的竞技体育在满足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发挥着“先锋”作用,文学创作者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体意识坚持“国家宏观视角”,在创作理想上追求“有承担的报告文学”,彰显报告文学家的文化理想。“冠军文学”的创作者秉承极大的政治热情,将自身定位为关注社会进程、 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行动家、知识分子,关注着中国体育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通畅,奥运冠军事迹和精神被广为传播。中国的电视剧改编与创作将其作为重点题材予以重点关注,在此期间国外拍摄了大量的有关奥运赛事的重大活动的专题片,国内以中央电视台为主拍摄了《中国奥运冠军特辑》系列片,记录了自1984年以来为中国摘取夏季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的故事,展示了奥运冠军的人生画卷,描述了奥运冠军的独特性格,弘扬了奥运冠军为国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

猜你喜欢

奥运冠军报告文学竞技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越努力越幸运——奥运冠军全红婵作文素材解读与运用
中国第一个中级别举重奥运冠军
———占旭刚4
竞技精神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花与竞技少女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