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吃这一套”英译研究与启示
2021-03-07王寅
王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
0 序言
在2021年3月19日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对美国代表团不遵守外交礼仪、傲慢自大的态度进行了反击,他说:“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如果你们要好好与我们打交道,我们就互相尊重好好打交道……很多人对美国的民主没有信心。外交部部长王毅说得更到位,你们(一贯干涉别国内政)的老毛病要改一改了!”这一席话让国人为之振奋,大加喝彩,特别是杨洁篪委员所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吃这一套”,彰显了中国人的硬气、豪气、大气,中国人为之而深受鼓舞!
每个中国人都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句简单俗语,凭借我们的语感,在“这一套”中蕴含着很多涵义:开始不太客气了,有点愤怒了,立场显得较为强硬,让对话导向了“不友好”。在过去的外交场合中未曾见过这类表达。而且这两位外交家在阐明中方这一立场时,态度诚恳,语调平和,但言辞犀利,这就是外交技巧中的“绵里藏针、柔中寓刚”。
如何翻译这句中国人都能理解的俗语,确实有点难度,就像前几年我们在讨论“别折腾”如何英译一样,颇费周章,真的应了翻译界常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在谈判现场,我国年轻译员张京将其译为:
(1) This is not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Chinese people.
这仅译出了汉句的部分意义,但与“不吃这一套”的丰富内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倘若将这句英语句子回译为汉语,可表达为:
这不是对待中国人民的方法。
尚不能表达出杨洁篪委员那十分坚毅的反诘语气。因此,很多网民认为这一英译有点“软”。当然从外交礼仪的角度来说,它还是适宜的,体现了我国在外交中一贯坚持的“互相尊重,以和为贵”的立场。网民的热议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故在网上尽可能齐全地收集了这句话的英语翻译,竟有40种之多,现摘录如下,略加分析,且提出我们自己的译法供大家参考。
1 英译语料及其分析
我们通过网络和有关英语文字资料,尽量齐全地收集到了杨洁篪委员这一句名言的译法,以能探索这些英语译法的优缺点及翻译的规律。
(2) This is not the right way to deal with us.
(3) It is the wrong way to deal with us.
(4) It is not suitable way to deal with us.
(5) This way should not be used to deal with us.
(6) This old way you have dealt with us is not suitable.
沿着用way思路的英译还有:
(7) You have no right to do this way.
(8) You shall not treat us the way you want.
(9) This way does not work on us.
(10) This way doesn’t work on Chinese people.
用work来英译这一汉句的还有:
(11) This old trick doesn’t work any more.
(12) This way of doing things will never work for us.
(13) Threats and intimidation will never work on China.
还有人主张用suit来取代work,译为:
(14) That does not suit the Chinese people.
与work和suit相当的是use,“不发生作用”和“不适合”的近义表达为of no use,据此这一汉句可英译为:
(15) This way of American’s is of no use to the Chinese.
(16) It is of no use to us.
(17) This old trick of yours is of no use at all.
不少网民主张套用英语的buy习语,译为:
(18) We won’t buy it.
(19) We Chinese don’t buy it.
(20) The Chinese people don’t buy it.
(21) The Chinese people simply won’t buy it.
(22) We, never buy it.
还有人建议用pay来翻译这一汉句:
(23) We don’t pay for this trick.
(24) The Chinese don’t pay for this old trick.
(25) We the Chinese people won’t pay for it.
英语中的习语fall for意为:上某某的当,据此这一汉句可译为:
(26) We are not falling for it.
这一中文句子还含有“不怕”的意思,据此有网民将其英译为:
(27) We are not afraid of this treat.
(28) We Chinese are not afraid of this old trick.
(29) The Chinese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any threats.
有些网民主张直接用将汉语的“吃”译为英语的eat,可表达为:
(30) We won’t eat it.
(31) We Chinese will not eat this set.
(32) We Chinese don’t eat the bullshit. (这一说法不登大雅之堂,且还有不尊重自己的含义。)
汉语这一说法中的“吃”有“接受”的意义,因此不少网民主张用accept来对译这一汉句:
(33) We Chinese don’t accept it.
(34) We will never accept such a way to deal with us.
(35) We will not accept this way of doing things!
(36) We will never accept your old way of doing things.
(37) This is not acceptable by Chinese.
不少网民译得更加直白,直接用祈使句道出了这一汉句的涵义(implicature),译为:
(38) Stop interrupting in China’s internal affairs.
(39) No interrupting!
(40) No interrupting any more!
从这40种不尽相同的英语译文可见,翻译人员围绕“我们不吃这一套”展开了积极思考和英译探索,这为我们从事译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语料。下文略述笔者对这句名言的诸多英译之管见,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2 讨论
汉语原句中有两个语言点,一个是“吃”,另一个是“这一套”。汉语中的“吃”有八个基本意义(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它有很强的搭配能力,该词典还列出了74种与“吃”的搭配用法。王寅(2011:318)基于2004年人民日报光盘版的3162万字,发现共有1453个带“吃”的用例。有学者认为,它大致相当于英语的pro-verb(代动词)do,如:吃刀(切入被加工的金属件)、吃水(船沉入水中的程度)、吃亏(遭受)、吃素(不杀人)、吃香(受欢迎)、吃豆腐(调戏妇女)、吃官司(被人指控)、吃回头草(重做以前的事),等等,不一而足。
“这一套”的含义也很丰富,有“一贯做法”“不良行为”“不屑一顾”“不客气”等义。能将这两个语言点在一个英语句子中都传递出来,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张京能在那极短时间内将其基本意义以外交口气译出来,就实属不易了。不少网民沿着她的思路,基于way、deal with而有所变通,但基本意思大致相同,在张京的英译加上了right、wrong一类的词语,使得汉语未明言的涵义直接译了出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众多网民当下所做出的种种讨论、分析和试译,是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推敲而出的。作为翻译工作者,理当关注这些社会现象,探讨一下各种英译的长短。译例中用We、the Chinese、the Chinese people、We Chinese、We the Chinese People等翻译“我们”,其命题意义相当,只是语用涵义不完全一样而已。
在译例中用doesn’t work、doesn’t suit和of no use,从正面指出了“行不通”,与原文以“我们”为主语而说的“不吃这一套”的主要意义虽然吻合,但未能将汉语的“俗语”“不客气”“轻蔑”等口气反映出来,也未能突显主语“我们”。
有些网民所选用的诸如trick、threat、intimidation等英语单词,似乎已超出了汉语“这一套”的含义,口气有点过重,直截了当地指责美方在“玩弄诡计”,“实施威胁”,似乎在这一轮谈判中好像用得早了一点。
有些人用“害怕”来英译这一汉句,虽然它有此含义,但未能译出“吃”的委婉义和俗用法,而且从杨洁篪委员和王毅外长的其他言语中可知,中国人不仅是不害怕,大有“要反击”之意向,因此这一译法不很妥帖。
至于用buy和pay等动词来套用英语的习语,倒也不失一个较好的选择。(18)至(25)例都是这一思路。这虽然可行,但若将其回译为汉语,人们似乎不会想到“吃这一套”。当然在口译现场,译员不能马上用上这类英语习语或俗语,实属正常,上述这些译法是网民经过深入思考,苦思冥想才得来的。英语中虽有fall for这一习语,但其主要意思是“受……的骗,上……的当”,与汉句原意不很相符,因为这里不存在什么受骗上当的问题,其本质含义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
将汉语的“吃”译为英语的eat,明显带有汉语思维的痕迹。正如上文所言,能与汉语动词“吃”相搭配的词太多,有不少不能用“动宾结构”做出合理解释,如“吃食堂、吃大碗、吃工资、吃父母”等。因此王寅(2011)主张用“动后语”来统称动词后面的多种成分,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既符合逻辑和语义的分析方法,也能摆脱汉语语法研究总是沿着西方语法“主谓宾”的“词法本位”(简称词本位(1)外语界很多学人对汉语界的“词本位”这一术语有误解,认为汉语中也有“词”,完全可将其视为基本单位。我们认为将其说成“词法本位”就不会有误解了(黎锦煕,1995)。该术语指西方的语法研究必须遵循“从词法”到“句法”的对应思路,如名词只用作主语和宾语等,动词只用作谓语。若不对应,名词和动词必须通过“屈折变化”以能满足这一对应需要。)方法。
有人直接用stop或no + V-ing祈使构式来翻译这一汉句,语气显然重了一点,因为祈使句有“命令、要求”等义,语气很重,这与两位外长采用“语重心长、绵里藏针、柔中寓刚”的大国外交风格不符。
“我们不吃这一套”是一个隐喻表达,句中的“吃”在此意为“接受”,用accept来翻就译出了它的本义;用old way来翻译“这一套”还是较为贴切的。若用这两个词语来翻译这一汉句,基本能传递出这一汉句的主要含义及其隐含语气,我们认为,例(36)可视为优选方案之一,供读者参考。
3 几点启示
3.1 难以传递的“三原”
在进行跨语言翻译时,难以百分之百地传递原作者、原文的原义(可称之为“三原”),所谓的“信达雅”和“等值论”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其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永远难以企及。这就是当下翻译界所论述的“翻译的隐转喻观”(Tymoczko,1999;王寅,2019)。我们只能译出“三原”中的部分信息,这就是当下认知语言学和体认语言学所论述的“隐转喻观”。在实施跨语言翻译时,用一国的语言来表达另一国的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隐喻(Evans, 1998:149),因为它常被定义为:to think and say one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翻译活动与此定义吻合。
我们早就指出,语言交际的核心原则为转喻,因为人们说出来的只能是想说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转喻常以部分代整体),这就为“语用学”的出场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要基于交际场景和人际关系来填补相关信息,才能较好地理解话语的涵义。翻译也是如此,只能传递出“三原”的部分意义,这从上文对“我们不吃这一套”的40种英译分析可见一斑。它们都从某一角度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我们不吃这一套”的意思,但都没有也不可能传递出这句汉语俗语的全部意义。这完全可用“翻译的隐转喻观”做出合理解释。
3.2 “读者反应论”
翻译界有一个重要观点叫“读者反应论(Reader's Response Theory”(2)德国文学批评家和美学家姚斯(Jauss)和伊泽尔(Iser)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接受美学”,美国学者费什(Fish,1970/1980)接受了这一理论,建构了“读者反应批判”,学界常称其为“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反应比提供的信息更重要,强调“有识读者”的主观感受才是文学审美的重要内容。奈达和塔布(Nida et al.,1969:22-25)将其引入到翻译界,可通过对比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来判断翻译质量,若不同国籍读者的反应能一致或相当,就说明译文质量好或较好。这一观点已成为奈达翻译理论(特别是动态对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译文对外国人所产生的反应,应等同于或接近于本国人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是可以想象的,但在实践中往往是行不通的。中国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听到“我们不吃这一套”时,会浮想联翩,感到很解气,而这句话不管怎么译成英语,外国人不可能有中国人如此强烈的反应。再从这次中美外交谈判的现场来看,美方代表听到这一汉句后,好像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或许外交官都有一定的“气度”,会克制自己,行为规范会受到“外交规则”的束缚,即使听到一些不舒服的言论,也不会显露在脸上。这就使我们想到“读者反应论”在实际操作层面是否能成立的问题,是否适合于解释外交场景中的翻译。
学界普遍认为,我们已进入新时代,西方学者称当下为“后现代哲学”,其主要特点是反思形而上学,摧毁基础论和中心主义,大力倡导多元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翻译界所论述的“读者反应论”与这一时代主流不相容。
3.3 外交人员的语言素质
中国国民的文化素质亦已普遍提高。在外交谈判桌上,我国的外交家几乎都能听懂美国人的美国话,即使美方的译员没能完全翻译出来,我们也可当面纠正其漏译或不妥之处。这与很多美方外交人员听不懂中国话(只有少数人可能听得懂)相比,我国外交家的语言素质要高。当中国人看到这次中美外交谈判后,许多人都能对译员的翻译质量进行评论,发现这次美方译员表现欠佳。很多网民发布了对这个汉句的英语译文,而广大美国人不能参与这种讨论,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一个较大的反差。这也充分说明英语教育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比起美国人懂汉语的程度高得太多,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
这使我们想起了伽达默尔(2010:637)的一句名言:“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我们认为,这里的语言包括“外语”,外语能力也是外交人员和国民素质的一个基本要素。当然我们学习外语不是为了去真的“拥有世界”,而是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4 结语
杨洁篪委员一句简单的“我们不吃这一套”,竟然成了当下我国网民争相热议的话题,很多人提供了不同的英语译法。这对于翻译界来说是一件好事,让更多人参与翻译活动,不仅可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语料,也可给予我们更多的理论思考。
这一汉句包含两大语言点:“吃”是何意?“这一套”有何深层涵义?它们在汉语中都有特殊的用法,很难用一句英语将其表达出来。我们还分类浅析了所收集到的40种不同英译,且提出了我们的看法,认为较好的译法为:We will never accept this old way of doing things. 从这一“全民参译”的现象中,我们还得出了三点启示,供大家参考:
第一,一切跨语言的翻译必定遵循“隐转喻观”,只可转述部分意义。
第二,“读者反应论”没有操作性,不同民族对同一话语反应必然不同。
第三,我国的英语教育较为普及,也初见成效,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