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发展的思考

2021-03-07周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语种体育赛事外语

周琳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势头,我国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体育翻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以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为例,专业化的体育赛事翻译人员近10000人,体育翻译人才已在国际体育赛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状况与体育翻译人才的供需状况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本文主要研究目前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策略,以便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对体育翻译人才概念的说明

体育翻译人才是指有较高的体育专业素养、过硬的外语语言能力和扎实的体育专业词汇和体育术语能力,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和地区的语言交流,具有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具有较强的信息运用和语言处理能力的外语人才。相对于体育翻译人才来说,扎实的外语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除外语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术语和和体育素养,了解各类体育赛事的专项翻译特点,掌握和了解一定的体育赛事文化。

2、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体育专业知识与外语语种之间的学习存在冲突

目前,我国对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体育院校开设体育外语专业;二是在外语院校开展翻译专业。前者在进行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时,能够将体育知识和体育术语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掌握好专业性很强的体育术语,但不足之处是开设的语种课程过于单一,大部分以英语翻译为主。我国目前有11所体育院校开设了外语相关专业,其方向均为英语语种,由此可看,语种课程单一性的光环在体育院校被无限放大;在语种课程的开设方面,体育院校的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过于单一;后者在外语翻译方面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开设的语种课程类型丰富,能够满足不同语言的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但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相关的体育专业类课程的设置,在体育知识的教学上显得“力不从心”。对体育专业知识和外语语种的教学方面,二者“不可兼得”,是现阶段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的一大问题所在。

2.2、实践运用能力较差,教学模式的“困境”

实践运用能力已成为了我国体育人才翻译发展的一大短板,这是由培养模式所直接决定的。在我国培养体育翻译人才的高校中,大部分学校在进行授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为传统式教学方法,即“师讲生听”,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学习者系统掌握体育翻译的技巧和体育专业知识,但被动灌输知识总会有弊端的,最直接显现出来的就是实际运用能力差,体育翻译人才在翻译学习方面要从两方面进行学习,即笔译(Translate)和口译(Interpret),而对于大部分人才来说,在口译方面的能力要弱于笔译方面的能力,即实践弱于理论。这就造成一种“哑巴英语”的“困局”,在体育赛事中,体育翻译人才要做的大部分是口译工作,而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直接导致体育翻译人才在能力上理论强于实践,并不利于体育翻译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也是体育翻译人才在发展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影响所在。

2.3、师资力量发展的“瓶颈”

在教师方面,对体育翻译人才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精通语言翻译和体育相关知识两大方面的内容。而在现实中的教学中发现,对体育翻译人才进行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外语院校,对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不是特别专业,且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体育与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师资质量方面,也直接决定了体育翻译人才的发展质量,如何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也是影响体育翻译人才发展的重要问题。

2.4、体育翻译人才从业过程中劳务关系的动荡性

体育翻译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能从事体育赛事相关行业,但由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所以体育翻译人才的工作也是临时的,导致劳务部门只有在赛前才临时招聘相关的体育翻译人员,体育翻译人才的这种工作不稳定性使他们缺乏一定的职业归属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以及工作的自豪感,进而影响了体育翻译人员的进一步发展。

2.5、在专业培养上投入的不足

为了培养体育翻译人才而开设的相关专业过于小众化,以开设的体育英语专业为例,在十几所体育院校中招收的学生每年少则几十人,多则也只有一百多人,加之体育翻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需要掌握大量的体育知识和翻译技能,导致在教学方面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投入过少,因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始终处于一种“不愠不火”的状态,因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3、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发展的策略

3.1、提高语种的丰富性,强化体育与翻译的结合性

在进行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唯英语语种 “论英雄”。扩大语种的开设范围,促进体育翻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在真正的体育赛事活动中,不可能只用英语这一个语种,根据不同的体育赛事翻译要求,运用不同的体育翻译人才,这样才能促进体育翻译人才的发展,真正提高体育翻译人才的水平,更好地为体育赛事服务,提高我国的体育发展水平;此外,要对体育翻译人才加强体育专业知识的教育,在实际的体育赛事翻译,会碰到各种体育方面的专有名词和体育术语,只有使体育翻译人才同时具备体育专业知识和外语翻译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体育翻译人才的发展水平。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体育术语教材编写的管理,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加强对体育专业术语的检索和记忆,做到随口说出、牢记于心。

3.2、改变和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能力

决定体育翻译人才质量高低的是教学培养模式。只有好的教学培养模式才能优化体育翻译人才的结构和质量。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不仅禁锢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体育翻译重在实践,学习者不仅要做到会看、会读,更重要的是能说的出。改变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在培养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改变原有的“师讲生听”局面,在培养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得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赛事模拟情景,使学习者能够在模拟的赛事环境下提高自己的体育翻译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时间的过程中,积极巩固体育专业知识,提高和熟练翻译技巧,使自身的体育翻译能力变“机械化”为“人性化”,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和提高体育翻译人才地进一步发展。

3.3、提高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熟练语言更要熟练体育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来说也是如此。关注教师的翻译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要完善和加强教师的体育专业知识结构,一名专业、合格的翻译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与之相关的学科性知识,对培养体育翻译人才的教师来说,具备扎实的翻译基本功和体育性知识是同等重要的,不能“顾此失彼”。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适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导校内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相关的体育学科知识及体育方面的翻译技巧;引进优秀的教师前来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给校内的教师传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此来充实翻译教学经验、弥补教学上的不足,真正做到师资队伍素质和质量上的提高。

3.4、树立正确择业导向,拓展就业多元化渠道

由于体育赛事的临时性特点,决定了体育翻译人才工作的不稳定性。应帮助体育翻译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导向,可以结合当下的人才翻译市场,拓展体育翻译人才的就业渠道;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及上岗制度,使体育翻译人才的就业有所保障,提高体育翻译人才的职业归属感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3.5、加大对专业培养的投入,重视专业的建设

首先,高校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扩大人才的培养途径,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来提高体育翻译相关专业的地位和水平;其次,体育翻译人才在体育赛事的开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赛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间接的影响,所以,政府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重视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体育赛事的开展,促进地方体育经济的发展;最后,体育翻译人才本身要重视自身的体育专业素养和翻译能力的建设和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体育翻译行业服务,促进体育翻译人才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政府、人才三者有机地统一结合,才能为体育翻译人才的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4、结语

体育翻译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这决定了体育翻译人才必须掌握多方面的学习技能,才能更好地塑造自我,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坎坷,唯有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和提高我国体育翻译人才的水平和质量;唯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种体育赛事外语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浅谈小语种的学习方法和就业方向
大山教你学外语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畅聊体育赛事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