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机收花生品种台花306选育以及种植技术要点

2021-03-07谢志强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荚果机收花生

谢志强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铁岭 112616)

1 花生机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重要作用

我国在花生产业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花生新品种的研究与试验,为花生机械化收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新品种的花生除了适宜机收以外,与普通花生相比较,具备存储时间长以及减轻在加工和销售环节等方面影响的特质,极大地促进了花生加工业的发展,选择适宜机收的花生品种对我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2 机收花生品种选择分析

2.1 远杂9102

该品种为早熟型花生品种,百果重165 g左右;籽仁粉红色,桃形,有光泽,百仁重66 g左右,出米率73.8%左右,荚果茧形,果嘴钝,网纹细深,蛋白质含量24.15%左右,含油量57.4%左右。该品种高抗花生青枯病、抗叶斑病、锈病、网斑病和病毒病,具有抗旱性、抗倒性、种子休眠性强等特点,是很多花生种植户的选择,非常适合机械化收获,适合在沙壤土田块种植。

2.2 白沙1016

该品种属于早熟中粒珍珠豆型品种,百果重190 g,百仁重80 g左右,其生育期春播在125天左右,淮北地区夏播3个月左右,具有出苗快、整齐,开花早而集中,不易落果等特点。白沙1016在出仁率方面高达70%,含油率52.7%,有着较强的抗逆性并且耐涝、抗旱抗病,但耐瘠性和丰产性较差。

2.3 培育方式

为了选择更为适宜机收的品种,相关人员以白沙1016作为母本,远杂9102作为父本,选用系谱法技术进行培育试验,2008年参加株系比较试验、2009—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长时间的培育与研究,历经多次种植试验,最终研制出早熟、产量高以及抗病性与抗倒性强的新花生品种。

2.4 品种特征

新型花生品种属于连续开花、株型直立的普通型荚果品种,叶片长椭圆形,其叶片呈绿色,花色呈黄色,平均生育期为125天;表面质地为中,其表面网纹路较浅,主茎高33.6 cm,侧枝长37.5 cm,单株荚果数22.2个,单株生产力为23.1 g左右,有着较强的抗病抗旱、耐涝耐病毒性,对种植环境适应强,荚果集中,开花时间集中,荚果干燥后易从植株上脱落,在机械化收获方面有着非常突显的成效,于2017—2018年间参加国家东北区域生产试验,最后被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命名为台花306(花生品种对比分析参考表1,台花306与阜花12产量表现对比参考表2)。

表1 花生品种对比分析

表2 台花306与阜花12产量表现对比

依照田间表现及以上数据,台花306荚果产量高,幼苗生长整齐、连续开花、株型直立,籽仁表面呈粉红色,籽仁整齐且饱满,外观品质优良,符合出口标准,植株密度适宜保苗18 000~22 000株/667m2,有着较强的抗倒性,结果集中不易落果的特点,特别适宜机械化收获。可以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部分花生产区种植。

3 种植技术要点

3.1 合理种植

对新型花生进行播种前,需要对所要种植的区域进行勘察,尽可能选择肥力中上的平地或沙壤地,因花生对肥水要求比较高,种植区域选择土层深厚、土壤条件良好以及保水保肥和透气性好的土地尤为重要。花生种子应在播种前一个月在进行剥壳工作,距离种植期越近越好,籽粒饱满、规格一致的果仁适宜播种;对花生进行浸种工作,有利于缩短花生播种与出苗时间,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入事先备好的箩筐中,温度控制在20~30℃左右,带花生露出白牙即可开始播种;春播时间适宜在5月10—22日之间进行播种,若该种植区域土壤酸性过大,可适当的施撒一些石灰,以此来中和土壤酸性。为了更好地适宜机械化收获,需要注意花生种植密度,行距50~60 cm、株距15~17 cm、每穴双株,种植密度尽量维持保苗18 000~22 000株/667m2。

3.2 注重田间管理

花生出苗阶段管理,因刚出土的花生幼苗极易发生折断问题,在管理期间尽可能避免用手触碰幼苗,并注意期间是否有多余杂草生长,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土壤水分充足,为了避免出苗阶段出现干旱等问题,种植人员需要根据花生生长情况,适当进行灌溉,但要注意在灌溉时要做好相应的苗坑堆土措施,以免冲毁其它幼苗,影响其生长;花生成苗阶段管理,因这一阶段的花生长势非常快,需要保证有充足的营养与水分供给,以此来确保花生后期阶段更好的生长,种植人员应加强对花生田间管理工作,当花生田出现生长过旺情况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花生田适当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而更好的控制花生生长,施药期通常在花生荚果初期阶段,这样才能更好达到控制花生生长效果[2]。为了防止花生出现早衰现象,种植人员关注花生饱果期绿叶面积情况,维护花生叶片生理功能是保障花生增加结果量与生产量的关键,一旦花生在饱果期出现问题,通常会导致因花生绿叶面积锐减,降低结果量,花生后期生长阶段应注意田间灌溉问题,不要过早停水,从而加剧花生早衰问题。

3.3 病虫害防治

3.3.1 病害防治

青枯病、茎腐病以及叶斑病是花生生长阶段最为常见的病害,具体防治方法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青枯病,花生植株的细根颜色会发生变化,呈褐色状,然后开始逐渐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该部位存在白色混浊的污汁,其病菌会与花生病株一同进入土壤,潜伏期长,极易破坏土壤中的养分,发病1~2天后,其花生病株的叶子会快速枯萎,后期叶子转变为枯焦,针对青枯病,种植人员需要在花生开花前期或发病初期对花生喷施禾甲安与水勾兑成的药剂,每间隔7天左右施用一次,进而起到有效防治的效果;第二,叶斑病是花生生产区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害,也是严重影响花生中后期健康生长的主要病害,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会加剧叶斑病的发生,该病害分为2种症状,分别是褐斑病与黑斑病,对花生叶片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使得花生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针对叶斑病,根据花生病害程度,选择多菌灵或者百菌清等混合的药剂,对花生病害区域进行喷洒,每间隔15天一次,要均匀喷洒,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治叶斑病。

3.3.2 虫害防治

蚜虫与蛴螬是花生生长阶段较为普遍会发生的虫害,该虫害对花生全生育期都有着影响,同时还会在花生田间传染,影响花生正常生长的同时,也会造成花生减产。在虫害发生时,种植人员可以选择乐果乳剂与甲胺磷调制的药剂,对花生进行喷洒,这一类药剂对蚜虫与蛴螬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蛴螬会隐藏在花生田地地下的土块中,针对此情况,种植人员可以在雨前,选用500~700倍的辛硫磷液灌溉花生根茎,从而确保施药成效。与此同时,也要做好田间杂草清除工作,花生播种后可以选用乙草胺来防止花生田地间杂草肆意生长,花生生长中后期是极易滋生杂草的时期,增强杂草对花生生长危害的意识,保证花生全生育期有充足的营养与水分供给,避免杂草过多而影响花生荚果饱满。

3.4 机收作业要求

花生收获机主要作用于收获花生自动化的农业设备,收净率大于99%,破皮率小于1%。花生收获机性能好,适应性广,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提升花生收获作业效率,极大地节省了农作时间。花生植株呈衰老状态,并且植株已经停止生长,大量的叶片开始脱落,这就表明花生的荚果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获工作,花生机收作业应符合相关指标要求(表3),根据花生田地大小、土质条件来选择相应的收获机器,在进行收获前,要确认机具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或漏油现象,进而确保花生机收作业顺利的进行[3]。在进行作业时,挖掘铲会将花生连土壤一同铲起,并在抛土轮和拨送轮抛击的作用下,可以把土块进行打碎并漏走一部分,通过3个分土轮的指杆连续抛掷,在将细土块与碎土粒,从圆弧形条杆筛中排出,花生荚果以及少量细根与细土则会被抛至到摆动式清选筛,细土等物质则通过筛孔排出,花生果由筛面滑入两侧的果箱内,但要注意花生收获机比较适用于含水量为10%~18%的砂壤土花生地,这样才能保障花生收获率。

表3 机收花生收获指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选择高产、优质以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花生品种,对推动我国实现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推广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花生生产急需高产油用型小果品种问题,花生全生育阶段要做好相应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确保花生健康正常的生长,为积极促进我国花生整体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荚果机收花生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机收包谷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