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P 波参数对起搏器植入患者房颤预测的价值分析

2021-03-07王玉珍张成黄美兰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联体表起搏器

王玉珍, 张成, 黄美兰

(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 1 心脑电图室, 2 内科, 广东 河源517300)

起搏器逐渐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心脏起搏是目前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方法。 但起搏器植入后会对心功能造成影响, 明显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 是临床常发的心脏疾病, 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心律失常, 心跳频率呈现快速且不规则变化, 心房失去其正常的收缩功能[1]。 因此, 采取科学高效的诊断措施来预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是否出现房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研究[2]表明, 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中P波离散度 (Pd)、P波最大时限 (Pmax) 能反映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波时限的变异程度, 在预测房颤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对起搏器植入患者房颤预测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 根据是否出现房颤分为A 组 (出现房颤, 25 例) 与B 组 (未出现房颤, 35 例)。 A 组男12 例, 女13 例; 年龄45 ~72 岁, 平均 (58.5 ± 5.3) 岁; 病程5 个月~12 年, 平均 (6.23 ± 1.50) 年。 B 组男18 例, 女17 例; 年龄43 ~76 岁, 平均 (59.5 ± 3.2) 岁; 病程4 个月~11 年, 平均(6.15 ± 1.40)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经临床诊断确诊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治疗。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患精神疾病; 免疫功能障碍; 传染性疾病; 有起搏器植入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植入起搏器3 ~ 10 d 内进行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测: 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保持平卧位姿势, 保持静息状态, 引导其消除紧张状态, 放松全身。 使用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 (NEC-3321 型, 日本生产) 进行扫描, 设置描记时纸速为25 mm/s, 增益为10 mm/mV, 描记过程中保证心电图基线处于稳定状态, 防止外部因素干扰图像, 保证图像清晰。 起点使用P波起始和等电位线交点处, 终点使用P波终末和等电位线交点处。 测量自起点外侧缘到终点内侧缘, 每导联连续测量5 个图形清晰的P波取平均值作为P波时限。 Pd =P波最大时限 (Pmax) -P波最短时限 (Pmin)。

1.4 观察指标将心电图P波参数Pd、 Pmax 作为状态变量,组中是否出现房颤为自变量, 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观察曲线下面积 (AUC), 检测Pd、 Pmax 在起搏器植入患者房颤的预测价值, AUC≤0.5 表明无预测价值, 0.5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Pd、 Pmax 比较 A 组的Pd、 Pmax 均高于B 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Pd、 Pmax 比较 (±s, ms)

表1 两组的Pd、 Pmax 比较 (±s, ms)

组别 n Pd Pmax A 组 25 48.65±2.28 128.35±6.65 B 组 35 25.70±2.20 96.65±6.20 t 39.241 18.945 P 0.000 0.000

2.2 Pd、 Pmax 预测房颤的价值分析ROC 曲线结果显示心电图Pd 预测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房颤的AUC 为0.865 (95%CI:0.756 ~ 0.973), 最佳截断值取3.565, 可获得理想的特异性与敏感度, 分别为0.960、 0.971。 Pmax 值预测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房颤的AUC 为0.842 (95%CI: 0.724 ~ 0.961), 最佳截断值取3.140, 可 获 得 理 想 的 特 异 性 与 敏 感 度, 分 别 为0.920、0.969。 见图1、 图2。

图1 Pd 预测起搏器植入后发生房颤的ROC 曲线图

图2 Pmax 预测起搏器植入后发生房颤的ROC 曲线图

3 讨论

房颤一般分为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长程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四类。 当前公认房颤产生的电生理基础是出现折返, 折返又是因为传导异常造成[3]。 当心房内或心房间有异常传导出现时, 激动或兴奋极易引发折返, 继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心律失常, 长期以往便导致房颤。

起搏器植入后会造成心房内或心房间有异常传导, 继而引发房颤等并发症, 当前针对起搏器植入后房颤的诊断方案以心动图为主, 判断病灶区域及类别的特异度、 灵敏性、 准确度较高, 临床诊断价值较好[4]。 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诊疗手段, 其操作方便快捷、 价格优惠、 重复利用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能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心律失常病情监测, 直观地呈现出患者疾病发作频次、 发作时间, 并与其日常生活表现进行对比, 结合其病情变化与日常活动关系进行同步分析, 能够准确地反映心功能病理性改变, 检测出患者心肌缺血的现状与严重程度, 显著提升检测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 受检者处于安静或活动状态下都可对其进行心律变化监护, 提高房颤发现的及时性与准确性[5-6]。 Pmax 能够反映兴奋于心房内及心房间的传导时间, Pmax 增加预示心房传导延缓或房内传导失衡[7]。 研究[8]表明, 正常情况下Pd≤40 ms, 若>40 ms 则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 可能引发房性心律失常和房颤, 是体表心电图预测房颤的一个新指标。 本研究中, A 组的Pd、 Pmax 均高于B 组, 表明起搏器植入后房颤患者的Pd、 Pmax 明显升高。 ROC 曲线显示, 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Pd、 Pmax 预测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房颤的AUC 分别为0.865、 0.842, 表明对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Pd、 Pmax 监测, 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是否有房颤风险。

综上所述, 在起搏器植入患者中进行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Pd、 Pmax 监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房颤, 预测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导联体表起搏器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