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03-07乔萍萍
乔萍萍
摘要:音乐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从情感、心灵等方面进行渗透,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围绕审美教育、音乐兴趣等内容展开,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认知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将音乐与歌曲学习画上等号,这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限制,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注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阐述,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从而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音乐学科属于艺术素养的范畴,它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音乐作品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并且带有一定的历史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在课堂基调的设计以及学生的培养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刻板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教学要点,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再是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方式,而是从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入手,帮助学生实现审美方面的教育,认识到音乐学科的多面性,教师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
1、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
1.1情感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音乐在教学内容大多以声音技巧、音调学习为主,包括在歌曲的演唱上,也更侧重于是否存在跑调等问题,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多维认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加强在情感教育上的渗透,对于好的音乐作品来说,它所传递的是音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它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可以使得音乐作品流传的更加广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情感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包括热烈、含蓄、羞涩等多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借助于音乐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不同情感,例如可以在抗战、黄河等歌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2审美教育培养
审美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关键要点,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它的核心素养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音乐作品以及音乐的表演形式上,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美化心灵的目的,还可以从行为、语言等角度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的重要标准,教师需要将音乐与审美结合到一起,对音乐作品的感人事迹进行学习,也可以对音乐歌曲进行欣赏,从而获取审美的不同体验,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3鉴赏能力培养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针对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大纲要求,它需要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从不同的角度上对其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态度,从音乐的鉴赏中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认知。通过对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来看,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的音乐类型较多,学生可以从它的曲调、表演形式以及背后故事等不同的角度上进行鉴赏,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的问题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构建过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与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观不符,教师没有实现对于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仍然以技巧训练为主,没有将音乐与不同的要素结合到一起,而部分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设施和教学环境,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有着不同的阻碍,不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规划的节奏上有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音乐课堂的大量时间用于对教材内容的复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没有为核心素养提供相应的保障。
3、加强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3.1加强音乐知识的课程导入
音乐虽然是一门艺术学科,但是同样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素,也是支撑其艺术思维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立足于这一目标进行教学革新重点考虑,对课程导入环节进行优化。将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譬如词曲作者的简介,亦或是音乐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歌曲所要诠释的文化内涵等,通过资源之间的系统衔接与整合,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导入环节便能够对课程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明晰,从而支撑其按照特定的方向,以及有效的思路引导,去学习课程知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古诗新唱《梅花》”时,可以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素材,例如分别介绍作者王安石,以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诗词内涵加深理解,增强情感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古诗新唱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能。
3.2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了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模式等应用到音乐课堂中,从而构建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改编成不同的小故事,对它背后的文化以及年代进行了解,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音乐歌曲巧妙的融入到其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其次,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不同的视频和音乐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融合,将情感投入到音乐鉴赏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课堂设计。
3.3增强教学实践
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并且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学科素养。首先,可以通过合唱表演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团体协作能力,而且合唱可以表达出更热烈的情感,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歌曲的选择,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特点,并且对学生进行声音等方面的训练,通过表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为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渠道。另外,教師也可以在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情感教育,比如组织学生为敬老院老人进行文艺表演,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孝敬老人方面的品德认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将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围绕审美教育、音乐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所展开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将更多的音乐知识融入到其中,增强实践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建相应的教学环境,符合新课改下教学的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邓淑贤.音乐核心素养下如何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2020.
[2]王婷.关于如何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中华少年,2020(13).
[3]肖晓利.丰富音乐赏析,培养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程中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探究[J].信息周刊,2019(11):1.
[4]汤泓.浅谈小学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人文之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