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质管理研究

2021-03-07陈轩宁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大学生

摘要:随着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类疾病已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因此,在校阶段如何有效地跟踪管理学生体质,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让学生以更好的身体状态投身于未来的职场,已成为国内高校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各项因素,结合五大评估原则,进行大学生体质管理研究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体质;管理体系

近十年来,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有了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娱乐方式的变化,在网络不发达的过去,国内大学生更倾向于户外运动,而现在由于网络及电子设备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宅在寝室不出门,同时由于大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年轻就不會生病,导致慢性病年轻化,在最近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1]指出我国大学生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的50 m 跑等方面,大学生的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2],大学生爆发力、耐力、肺活量等指标均有下降,整体近视率、超重、肥胖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大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减弱[3]。而我国现阶段也未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拥有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学生毕业,他们将面临的是更高强度的工作,没有强健的身体,以及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不了解,都将为未来各类疾病埋下祸根。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大学生体质管理研究探讨。

影响因素分析

体质健康不单单指没有疾病,更应该是指一个人身体机能正常,心理和社会状态良好。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富朝气和国家后背力量的群体,其体质健康更是影响其今后发展的关键。

形态发育主要集中在体型、体格、姿势、身体成分、营养状况5个方面,国内大部分大学生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均能保持正常形态,但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都会造成体型姿势的畸形,运用定量化测量来确定该学生形态发育情况,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改进计划。

学生的生理状况主要反映其内在身体水平,主要指新陈代谢、器官能力、系统水平,该项目的管理依赖于学生体检中肺活量、脉搏、血压等一系列检查来测定,对于低于正常值的学生实施进行治疗。

运动能力是学生体力和体质的综合表现。而学生体力和体质的下降是近年来最直观的体现,高校采取50米、立定跳远、力量测试、引体向上(男生)、1500米(男生)、800米(女生)体育测试项目对学生运动能力进行测量,对于结果不达标的学生应采用针对性加强措施。

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高校健康管理薄弱的地方,随着社会影响因素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其包括精神面貌、价值认同等。高校对于心理状况的管理更多是被动管理,主要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护理。

五大评估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选择评价的健康指标需要能客观反映大学生健康状况水平,而不能选择没有价值的指标从而影响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再者就是指标设计名称、单位、定义等方面要明确不能有歧义。

可信性原则则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评价标准要做好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确保各类指标有具体、准确的规定性,不能是主观臆想的东西,保持指标体系的高水准。

可比性原则是评价指标的可比性,一个是要在同一层次指标尽可能可与横向纵向可比,另一个是要在时间和空间内存在可比性,很多没有意义或者差别特别小的指标可不选入评价指标体系。

可操作性原则只要指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数据是否方便获取,其次是在评价过程中各项指标是否易于给出明确评价结果。

定量定性结合原则在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中,不仅有具体数值的考核指标,也存在心理健康这一类定性指标,对于很多定性指标,也可监理评分量化表,确定取值范围进行评价。

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对于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有一套专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同时拥有一套切实、合理、科学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评价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针对当下大学生健康进行评价,同时也能发现管理系统中的问题。高校在大学生体质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完善体育教学课程,加强管理者和老师对体育课程训练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思想。2.推进学校体育训练硬件设施的提升,由学校基建相关部门严格依照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例与技术要求》进行建设。3.优化教育教学课程设计,针对学生形态发育、生理状况、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等做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4.提高师资水平,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班,规范考核制度,加大对体育教学师资的投入,调动教师积极性。

学校作为最直接的管理者,其承担着大学生体质改善的督促和促进作用,其管理的方向和政策指导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良好的体制管理体系可以倒逼学校对自身制度进行改革,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各项健康管理活动,真正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另一方面,体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建立专项的管理档案,开展评价工作,能实时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了解,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干预措施,真正意义上为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过程资料,并最终完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Z].)2015.

[2]郭建军,杨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张持晨,段志光.大学生动态健康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6-217.

作者简介:陈轩宁(1995.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工程师,从事公共管理、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大学生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创新与风险定位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