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民族音乐对儿童心智发展的影响

2021-03-07谢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影响

摘要: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可以帮助人们传达情感和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音乐特点的音乐形式,其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其还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提升儿童表达能力、促使儿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儿童民族音乐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人们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缺少专业教师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民族音乐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儿童音乐教育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儿童心智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还针对当前儿童民族音乐教育缺陷提出了解决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儿童心智;音乐教育;影响

引言

曾经有科学家对世界上的天才人物进行研究后发现,智商并不是他们能够成为天才的必要保证,形象思维才是他们和普通人的最大不同,此外还包括创造力,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形象思维,对于人类创造力的增强也具有积极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于音乐启发,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民族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对其和儿童心智发展的关系却很少有人关注,对其挖掘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也很少有人注意。

一、儿童音乐教育特点

(一)教师应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开展教育

儿童是一些年龄比较少的孩童,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并不适合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这是因为常规音乐教学方式比较无趣,不能有效引起儿童的学习热情,甚至可能让他们对音乐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得音乐教育效果比较差,还可能让儿童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二)尽量采用游戏方式开展音乐教育

玩乐是儿童天性,所以儿童对于游戏总是难以抗拒,而且在参加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注意力比较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应尽量采用游戏方式开展教学,也就是将游戏和教学进行结合,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演奏练习等,这种游戏式音乐教学既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使得儿童可以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还可以有效集中儿童专注力,从而使得音乐教育效率和质量都能得到增强。

(三)注意挖掘音乐教育潜在教育功能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一种,其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而是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对音乐情感进行理解,如果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时能够充分发掘其具有的这种潜在教育功能既可以为儿童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而且通过潜移默化影响还可以对儿童精神发展提供促进作用。音乐教育可以说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二、中国民族音乐对儿童心智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挖掘儿童智力天赋

曾经有科学家进行了这样的实验,他对一些没有接受民族音乐教育学生的智商进行了测试,又对一些接受过民族音乐教育学生的智商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后者智商比前者要高出许多,立体几何成绩也比前者要高。因此这个科学家认为对儿童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挖掘智力天赋。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让孩子长期学习乐器演奏有助于他们数学潜能发展。

(二)有助于增强儿童注意力

我国民族音乐有助悠久发展历史,在对这些民族音乐进行赏析时,儿童只有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准确理解这些音乐内涵。[1]而且我国民族音乐对于音准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以二胡为例,儿童在刚开始练习时并不能准确把握节奏,需要借助节拍器的帮助才能找准节奏,而且在刚开始使用节拍器的时候,大部分儿童都要盯着节拍器才能找准节拍,无法通过盲听确定节奏频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很多儿童就可以做到盲听节拍器,也可以做到准确把握音乐节奏。由此可见,通过让儿童进行音乐节奏练习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注意力。

(三)有助于提升儿童意志力

民族音乐教育更加重视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积极情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音乐学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而且还需要反复进行练习,例如,對于琵琶学习而言先要学习琵琶演奏正确坐姿以及左右手弹奏正确姿势,之后则需要学习弹琵琶各种技法,如,弹挑、轮指等,这个过程对于儿童而言无疑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对于练习者自控力的要求也非常高。通过对儿童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让他们进行反复练习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意志力。

(四)有助于提高儿童沟通能力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学校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成立相应乐团,如,喜欢琵琶的可以成立琵琶乐团,喜欢笛子的可以成立笛子乐团等,学校会经常组织这些乐团之间进行合作演出,在此过程中,各个乐团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合作,所以乐团成员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五)有助于儿童大脑发育

在我国民族乐器中有很多都需要演奏者进行双手弹奏,如,琵琶、古筝、笛子等,这种乐器演奏对于演奏者左右手配合有着严格要求。让儿童从小就进行这些乐器演奏练习,对于他们大脑开发是非常有利的。[2]另一方面在儿童刚开始接触民族乐器时可以先对他们进行听辨能力训练,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初步认识音高。由此可见,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可以为儿童大脑发育和记忆力增强提供助力。

三、当前儿童民族音乐教育缺憾

(一)音乐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想要让孩子学习一些能够增强自身气质的艺术学识,民族音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来学习古筝、琵琶等乐器的孩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一些大中城市还形成了民族乐器学习风潮。但人们真的认识到了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了吗?其实不然,他们当中的很多家长只是为了追赶潮流,还有一些家长是将民族音乐当做了以后孩子就业出路看待。另外还有很多儿童家长则是将民族音乐看做了一种娱乐形式,对于其具有的教育作用、具有的情感、智慧价值都没有意识到,对于儿童民族音乐教育也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二)缺少专业教师

对于儿童民族音乐教育当前很多学校都没有充足的专业教师,为此很多小学学校都会将音乐教学教给其他学科教师负责,但是这些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师根本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指导,更不用谈给予学生良好音乐教育,这种情况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表现的更加明显。很多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学校任职,他们更愿意自己开设兴趣班,这样不仅更加自由,获得的经济收益也更高。

(三)缺少音乐教学设施

民族音乐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学设施作为支撑,例如,教授学生琵琶乐曲,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琵琶乐曲演奏示范,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演奏练习器具。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学校都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音乐器具,还有一些学校配置的音乐教学设施存在走音、变调等问题,如果学校提供的练习器具发音不准,很可能就会导致学生以后的弹奏出来的音调都是不准的,如果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器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降低。

四、借助民族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策略

(一)选择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

儿童民族音乐教育要想发挥出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作用,应尽量选择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民族音乐作品,具体挑选需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挑选趣味性民族音乐作品。因为大部分儿童都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所以需要挑选趣味性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这样既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热情,还可以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赶海人》讲述了一群赶海小孩抓鱼、捕鱼的过程,将这首音乐作为教学素材,让儿童边欣赏音乐边做出相应作用,这样既可以让儿童感受到音乐学习快乐,还可以加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第二、挑选具有当地乡情的民族音乐作品。我国民族音乐多是对乡间生活的描述,非常贴近当地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还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如,《潮州锣鼓》《快乐的火把节》等都具有强烈地方性。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选取具有当地乡情、体现当地风俗文化的民族音乐作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乡音乡情,还可以增强他们热爱家乡之情。第三、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加工处理。我国很多民族音乐作品都比较复杂,而且具有成人化特征,儿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加工处理,如,通过剪辑改变其结构、对其歌词进行改编等。

(二)构建良好民族音乐教育环境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助力,还可以有效增强人们的音乐学习动力。对于儿童民族音乐教育而言,也需要构建良好民族音乐教育环境,让儿童可以更好感受音乐魅力,这也是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例如,组织儿童进行《春节序曲》赏析时,为了让儿童能够更深刻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感受到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描述的情境,从而可以更充分体会民俗文化,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适当布置,如,在教室墙上挂上一些彩带,在窗户上贴上红色喜庆剪纸,在门框上挂上红灯笼等,这样就可以在教室营造一种春节来临氛围,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欣赏《春节序曲》可以帮助儿童更充分的感受乐曲中包含的喜悦情绪,还可以更直接、深刻的体会乐曲描述的环境美。

(三)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儿童民族音乐教学

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儿童民族音乐教学。[4]儿童的社会经历有限,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也不多,而且儿童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要想让儿童充分理解民族音乐具有的美感,帮助他们感受和表示美,音乐教师就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将民族音乐作品描述的场景进行具体化,还要配上合适的背景乐,这样儿童才能通过直观欣赏音乐作品场景而更充分感受作品具有的音乐美。其次,可以利用图谱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图谱可以将音乐旋律变为具体图像,让儿童对其进行观察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感受音乐作品曲调结构,还可以更充分认识音乐旋律变化,从而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并对作品形成整体印象,儿童的感知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对于民族音乐作品也会更加喜爱。例如,教导儿童学习《戏说脸谱》时,教师就可以将作品中提到的各种脸谱转化为图谱让儿童观看,这样既可以展示歌词内容,还可以降低脸谱顺序和歌词记忆难度,儿童对于歌词的记忆也会变得更加深刻,从而可以更好的发挥开发儿童心智的作用。第三,可以开展游戏教学。[3]基于儿童对游戏的喜爱,可以将民族音乐教学和游戏进行结合,例如,学习《化蝶》时,因为乐句理解具有难度,教师就可以组织儿童玩蝴蝶和花表演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需要跟随音乐做出相应表演。这种游戏音乐教学既可以帮助儿童更充分的体会作品特点,还可以降低乐句理解难度。第四、可以开展节律教学。音乐节律教学既可以满足儿童好奇心,还可以满足他们的趣味性追求,而且他们身体行为也会因此得到规范,这和美育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将音乐律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如,借助琵琶让儿童感受音乐律动,而且还要将其和儿童日常生活进行结合。等到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儿童的节奏感、表现欲都会得到提升,民族音乐教育也能起到开发儿童智力的效果。

(四)引导儿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民族音乐美

我们倾听民族音乐时经常会随着音乐做出各种动作,如,摆手、摇头等,这些肢体动作其实就是我们身体表现出的聆听音乐感受,也是音乐美感的一种体现。所以,对于儿童民族音乐教育需要引导儿童用多种语言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美感的感受,这样既可以加深儿童对音乐美的理解和表达,还可以为开发儿童心智提供助力。第一、引导儿童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民族音乐美。在音乐赏析课上,教师会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儿童对音乐进行全面感悟,之后儿童则需要运用各种词汇将自己的感悟结果进行描述。例如,民族音乐作品《竹竿舞》是一首节奏分明、旋律流畅的乐曲,其中还包括一些强有力敲击声,欣赏这首乐曲时会想象到竹竿舞热闹场景。等到聆听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用语言表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這样可以加深儿童对乐曲节奏、旋律等的理解和感悟。第二、引导儿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民族音乐美。儿童都比较活泼好动,基于这种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聆听《划龙舟》这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跟随乐曲节奏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如,乐曲节奏比较快时可以快速滑动手臂,乐曲节奏比较慢时可以缓慢滑动手臂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儿童更好的感悟乐曲节奏美,儿童对乐曲结构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刻,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儿童思维得到拓展,这对于儿童心智发展显然是有好处的。第三、引导儿童通过表征语言表达民族音乐美。儿童对于绘画都比较感兴趣,基于这种情况,音乐教师还可以让儿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感受。而且在此过程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进行绘画,创造性表达自身感受,还可以和同学进行沟通合作。例如,赏析音乐作品《七月火把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转换为图像,通过进行绘画儿童对乐曲中描述的各种情节的理解将会变得更加明了,对于乐曲情感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增强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的心智也会因此得到发展。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能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对儿童心智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基于当前儿童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困境,需要采取选择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还应构建良好民族音乐教育环境,同时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儿童民族音乐教学、引导儿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民族音乐美的策略,这样才能促使民族音乐在儿童心智发展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才能为儿童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武晶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20(21):113-115.

[2]马贺.试论音乐教学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J].家庭生活指南,2019(02):43.

[3]钱春蕾.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24.

[4]张琦.浅析音乐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6(02):288.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项目“中国民族音乐对儿童心智发展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GH1392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谢艳,生于1977年8月4日,女,汉族,籍贯:四川省德阳市,艺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