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应用探讨
2021-03-07江建文
江建文
摘要:市场经济飞速提升的同时,农业栽培技术不断创新、更替。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指利用旱地完成育秧操作,再开展种植工作。该方法能够在提升经济效益时提高植被质量。本文结合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应用经验,分析其使用优势,刨析栽培步骤,明确技术要点,为农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高产;技术要点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都是维持群众生活的必要保障,水稻具有稳定高产的特点,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历史悠久,不断传承、创新,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培育更加茁壮的秧苗上,如果秧床在育秧期间遭到水淹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稻苗腐烂,影响粮食产量。水稻旱育秧栽培法能够提升秧苗根系质量,具有成活率高、抗旱能力强等特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优势
该技术需要采用土质肥沃的苗床,依靠土壤底墒,严格控制育苗水量问题,在培育秧苗过程中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适当提供水分,但在整个秧苗生长期,秧苗根系发育较为强壮,整体呈现出矮壮问题,有利于提升秧苗可逆性,培育期间,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以水控苗、控水促根”的培育原则和基本技术路线,以其他大田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作为辅助手段,使其达到增产增效增质的目的。
与传统水稻栽培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如下几点优势:(1)由于该方法播种栽培时间较早,能够有效缩短秧苗移植周期,进而缩短成熟周期,除此之外,其有助于根部生长,提升移栽后水稻根部养分吸收和生长能力;(2)为了防止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缺水枯萎状况,农业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水量,根据气候变化,给予必要的水分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浇水次数,把控水质,方便人员统一管理,降低秧苗培育成本;(3)从经验上来看,旱育秧栽培技术能够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病虫害的威胁,极大提高了秧苗成活率,也有效增强了水稻抗病、抗虫能力,明显提升水稻产量。
二、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
(一)旱地育秧
1. 秧床选择
为保证秧苗质量,确保苗根生长质量,尽可能选用具备优质生态环境、污染源少、背风朝阳、供水便捷、运输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秧床,另外,要保证该秧床PH值适合选中秧苗品种生长的旱地或菜园地。如果想要提高土地肥力,农业人员可以适当选用农家肥在增强土地肥力,值得注意的是,确保农家肥已经充分腐熟,可以在苗床上均匀施加适量的氮磷钾类肥料或尿素,也可以合理选用复合肥或增壮剂来代替化肥。
2. 晒种
为了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可以通过晒种的方式来促进种子的活力,晒种时间一般选择在光照充足、阳光明媚的晴朗天气,晒种时需要农业人员定时完成翻滚动作,如果空间允许,可以将种子铺薄,确保每粒种子都能获取充足光照,晒种时间一般可以设置为3天,晒种完毕后1~2天在完成播种。
3. 选种
该方法应用到了比重法,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可以将10kg的盐或15~20kg黄泥放入50kg清水当中,并不断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合,形成盐水或黄泥水,再利用波美氏比重计完成种子挑选工作,除了此方法,还可以选用清水选、风选、筛选等方法完成。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农业人员需要在种子选择完毕后,细致完成种子清晰工作,尽量选择出优良、无杂质、无病虫害、充实的种子。
4. 浸种消毒
采用浸种消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种子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提升其呼吸作用,在酶物质作用下,能将种子胚囊内部存储的物质充分转化成可溶物质,通过种子自身作用将这类可溶物质运输到幼根、幼芽等位置,当种子吸水量达到25%的种子重量左右时,可以使得种子进入发芽初期,如果要确保种子能够充分发芽,需要确保种子吸水量达到40%的种子重量。如果种胚已经开始膨大,稻谷呈现出半透明状态,且稻壳颜色逐渐变为深色,足以说明种子浸泡好了。浸种消毒是具有高效、节约成本、节约工时等特点。通过消毒能够降低稻苗患有稻瘟病、白叶枯、恶苗病等病害问题。种子消毒的过程需要先用清水对种子进行预浸吸水,对于常规种子来说需要浸泡24小时,而杂交种浸泡12小时即可,将仲子捞出将水分滴干,再将种子浸泡到85%的强氯精300~500倍液种完成24小时消毒工作,完成此项工作后,再利用清水洗净,之后就可以开展催芽工作,如果用25%的使百克乳油2000~3000倍药液浸泡24~48小时,就可以不用清晰,直接完成催芽工作。
(二)肥、水管理
施肥原则:在培育前期要稳定用肥量,后期需要根据实际秧苗生长情况减少用肥量,施肥的工程中要尽量保证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流程,同时尽量降低周围环境污染的可能,可以采用“单元素肥料+多元复合肥”、“追肥+基肥”、“化学肥料+有机肥”多种模式。
适时晒田:农业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实际生长需求合理调控晒田时间,其中重点关注气候、肥力以及土质情况和苗情等影响因素。排水晒田时间需要根据秧苗成苗数量进一步推测、确定时间,如果田地属于砂质田或迟栽田,可以采用间接多次轻晒的方式完成,如果地质属于土质粘重田或冷浸田,可以采用重晒或早晒的方式完成。
(三)防病、防虫管理
1.生物防治
数据表明,生物防治能够实现防治病虫害效果,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符合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是利用食物链完成虫害防治工作,农业人员要创造适宜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还可以利用阿维菌素类、BT类等生物药剂对秧苗进行协助治疗。
2.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尽量选用生物农药或者具备低毒、低残留特性的药物,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被保护原则,以保健栽培作为基础,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手段。尤其需要注意孕穗破口期和秧苗期的病蟲害问题,农业人员要凭借经验和时节推测出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点和概率,掌握病虫害易发时间和指标,紧抓最佳时期,提早完成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注重水稻栽培能力的提高,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传统水稻栽培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具有显著优势。农业人员需要掌握上述培育要点,确保在秧苗培育期就具备较高的生长和抗病抗虫能力,采取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粮食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磊.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1):62+64.
[2]李敏.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23):35.
[3]周莹.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1):12+15.
[4]粟榜才.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