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的民族教育思想
2021-03-07魏倩枝
【摘要】费希特在民族危亡关头赋予了“民族教育”新的内涵。费希特主张将教育与民族、个人紧密联系,以期在培养完善个人的基础上,以学者教育为先锋,发扬本民族精神及文化,以期能够利用新的教育唤醒民众,完成德意志民族的解放和复兴。
【关键词】费希特;民族教育;民族主义
费希特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这本著作发表于1808年,其中所反映的民族教育思想,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费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十八世纪初,此时的德意志在政治经济上都十分落后,法國却以先进的启蒙思想涤荡着各国各界,德意志境内各邦国都产生了对法国文化的狂热崇拜,费希特也不例外,他极力赞颂法国大革命,拥护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但在1799年拿破仑执政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伴随着拿破仑政府对德国的侵略,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使得德意志有识之士开始憎恨、抵制法国,费希特也在此时从世界主义者转变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他认为虽然德意志民族正在遭受屈辱,但德意志民族严肃认真、坚韧不拔、谋求正当收益和对事物穷根究底的民族性仍然存在,他寄希望于民族精神和新人的教育,举起民族教育的大旗,以实现德意志民族解放和复兴,这些思想都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费希特民族教育思想的渊源
费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来源复杂,康德的哲学思想、卢梭的民主思想、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等都不同程度地对他的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康德的哲学体系
康德哲学对费希特的思想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费希特继承了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又做出了批判。他将康德的二元论改变为主观唯心论,把康德一度视为谬误逻辑的辩证法发展为合理的认识方法,是德国古典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康德对于当时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都存在着忽视主体能动性的巨大缺陷作出批评,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不仅能动的改变环境,而且能创造历史。在对康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费希特对此深表赞同,并决心像康德一样,建立一个以人类自由为中心的理论体系。[2]他将康德所要求的意志自由进而转化为一种为国家服务、为未来的理性世界而战斗的思想武器,并批驳了康德哲学把唯心论和唯物论对立起来的企图,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主观唯心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以“正题、反题和合题”为基本原理的“知识学”哲学体系。[3]
(二)卢梭的社会历史观
1762年,卢梭出版了他的政治思想著作《社会契约理论》,这本书不仅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且为推翻西方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费希特批判地吸收了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形成了他对社会系统的认识,并对其中的思想自由、国家与人民作出自己的理解。每一个人都拥有绝对的自由,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影响自己的感性世界,并且有能力建立一个理性的王国。费希特还论证了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政体的合理性,并认为在德意志国家,人们也将有能力抛弃沉疴,迎来民族的理性科学阶段。这些思想也都充分地体现在了此次的演讲中。
(三)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费希特继承了一些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反思和批判。对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诸如培养完善的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倡公共教育、建立国家教育机构,[4]注重道德教育,教育场所要远离污浊,知识从感觉到形成概念的一般步骤等思想,费希特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对阅读和写作两种技能的看重、以及对主张进行家庭教育和母亲的重要作用的思想提出驳斥。这是由于,一方面他认为,短期教育手段与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是相互冲突的,另一方面则认为,家庭教育的私欲和自利、以及那些道德败坏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民族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民族和文化
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详细论述了他所设想的新教育,一种着眼于全民族的新教育,一种能实现民族的再次复兴和国家强盛,最终建立全人类理性王国的民族教育。[5]“民族教育就是一个民族那些在社会中生活在一起,不断地在精神上从自身产生出自身的人们所组成的整体。”[6]这种新的教育包括两种爱:一种是学子对于知识的真挚的热爱,这种爱把学子由感性世界引向理性世界、由现实世界引向精神世界;一种是则是对民族和祖国的高度热爱,“这种爱将人与人联结在一起,联合成为一个唯一的、具有同样思想的理性共同体。”[7]在这个理性共同体中,个人的精神文化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而且也影响到人与人联结的公共生活,每个个体在精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就是精神文化。一个民族在形成之初必定有共同的民族文化,而这种精神文化也体现于每一个真正的民族个体。费希特批判了当时德意志人所流行的外国理念信仰、思想体系,指出德意志正处于一个受外国某些不完整的、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的思想影响,但却没有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创造的时代,而德意志民族具有坚定的、充满生气的民族精神,德意志人民必须用这种精神文化的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德意志人,使民族实现解放和复兴。
(二)民众和学者
在一定范围内,民众教育也可以被称为国民教育,但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国民教育。在费希特看来,他所提倡的民族教育,明显有别于裴斯泰洛齐的民众教育,他所认为的学者教育,也有着新的思想内涵。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世俗化,目的是通过公共教育来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和社会的改造,而费希特则认为,如果裴斯泰洛的民众教育如果得到全面推广,最终却将扬弃民众,有教养阶层将会与民众的阶层分化越来越大。他试图以民族教育启迪整个国家的民众,要将新的教养不折不扣地、毫无例外地施给一切德意志人,使一切单个成员本身都拥有属于德意志人的民族教育。民族教育首先是从培养人出发,而对于接受这种新教育的个体而言,新教育将培养人本身,将这种教育作为个人人格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作为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而形成的个人以外的财富看待。此外,费希特也将以往的学者教育和新教育的学者教育区分开来,认为那些真正有学问的,能够对哲学、历史哲学以及单纯历史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才能称之为学者。“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8]新教育中的学者,不仅要接受普通民族教育,在认识能力上有突出的表现,而且要能够在此基础上,“按照清晰的概念,用深思熟虑的技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带领人类继续前进。”[9]因此,这种新的学者教育植根于民族教育的基础之上,在上述的对于知识的爱和对民族的爱为引导,无论是学者还是民众,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将以个人人格的完善为基础,毫不畏惧地牺牲自己的努力,投入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完善之中
(三)德育和智育
培养完善的人是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个体彻底和全面的成为人。德育和智育作为个人教养的两个方面,与民族发展密不可分。在柏拉图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下,费希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天生的爱—个体教养—理性共同体”的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体系。他首先认定,爱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种喜欢本身如何能够被产生出来呢?如果我们的倡议是可行的,这种喜欢必定是原来就存在的,而且是绝对地、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人的心中的,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孩子都毫无例外地愿意做公正的和善良的人,他绝不愿意像一只小动物那样只图舒服。爱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10]合理的天性、天生的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新教育的首要目的使学子产生对知识的爱,这种爱最初来源就在人天生的爱,随着学子不断地发展和训练自身对知识的爱,这种爱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图像,以及“对一切制约精神活动可能性的各种规律的认识”,[11]同时由于学子对认识本身产生的愉悦,使学子心灵也受到了道德的熏陶,免受周围环境的道德败坏的侵蚀,这就是由天生的爱转变为个人道德和认识的过程。他还特别对比批判了以往教育中学子因被动学习、对学习产生厌恶而导致的道德败坏,主张学子与社会中道德败坏的成年人隔离,与其他拥有共同精神追求的学子生活在一起,共同建构理性共同体,建构一种基于事物本性的、完全由理性所要求的体制。在这种体制内,人人都尽自己所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享受服务整体的乐趣,爱在每个学子的内心深处植根。到此,一个符合当前世界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方式已经展现在眼前。此外,费希特还要求了学校作为进行德育和智育的机构,国家应承担起相应的民族教育的责任。
三、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一)精神铸国
不管是对封建腐朽、士气萎靡的德国,还是对今天依靠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支撑起来的任何一个国家,费希特的国民教育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加强对每个人的民族教育,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创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向祖国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的历史目标迈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费希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试图以民族优越性激励国人斗志的做法,虽有其必然的原因,但也导致了后来纳粹政府以这种理论来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唤起国人的民族意识时,还应注意向每个人的头脑中灌输民族平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的规范。
(二)青年和学者
费希特将学者阶层视作将思想和现实的巨大鸿沟填平而进行实际工作,对时代走向和处在时代中的人民的思想做引领的一群人,充分肯定了学者阶层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和平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宽松而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当代学者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学者们应当更加努力,秉持着对祖国的热爱,不仅要把自己为社会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所用,还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他们应当站在时代道德发展水平的最高点,做时代道德的表率,以身作则,自我约束,引导民众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成为一名真正属于国家、属于社会的学者。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年成为未来学者的潜力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作用,全面培养青年,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培养德行
在费希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是新教育的根本,培养人对知识、对国家的爱最终也要落实到人的道德培养上来。由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道德培养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程度,对于个人,我们虽不赞成费希特主张与成年人以及家庭长辈隔绝的做法,但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保持自己向善的本心,坚决杜绝和制止不良现象和道德腐败的发生,勇敢地同这些现象做斗争,承担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对于国家而言,应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大力弘扬新时代道德文化,学校和社会应该从幼儿阶段就注重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培养,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而不是空谈口号,应该加强德育教育,规范个体的行为,树立道德榜样,进行德育思想的宣传和渗透,以养成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
参考文献:
[1]梁志学.费希特哲学思想简评[J]. 哲学研究 . 1981(07):46-52.
[2]黄从花. 试论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1:18-30.
[3]梁志學.费希特哲学思想体系简评[J]. 安徽大学学报 . 2005(03):7-14.
[4]王华伟.德意志民族复兴之路的析与辨——读《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07):31-34.
[5]张东辉.论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的教育思想[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04):153-157.
[6](德)费希特(Fichte,J.G.),著,梁志学等译.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商务印书馆.2010:9.
[7](德)费希特(Fichte,J.G.),著,梁志学等译.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商务印书馆.2010:75-76.
[8](德)费希特(Fichte,J.G.),著,梁志学等译.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商务印书馆.2011:42.
[9](德)费希特(Fichte,J.G.),著,梁志学等译.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商务印书馆.2011:80-81.
[10](德)费希特(Fichte,J.G.),著,梁志学等译.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商务印书馆.2010:77-78.
[11](德)费希特(Fichte,J.G.),著,梁志学等译.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商务印书馆.2010:16.
作者简介:魏倩枝(1996-~),女,山东邹平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史、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