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法氧化法测量放射性废树脂中3H和14C的方法
2021-03-06郭贵银黄彦君上官志洪刘新华郭喜良
曾 帆,郭贵银,蒋 婧,黄彦君,上官志洪,高 超,刘新华,郭喜良
(1.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4;2.生态环境部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 102445;3.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包括废树脂、浓缩液、废过滤器芯、技术废物等,因其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的差异,处置方法各不相同。开展固体废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可为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理和处置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3H和14C是核电厂产生和排放的重要放射性核素,其在核电厂产生的固体废物中占有一定比例。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21号技术报告[1]的统计结果显示,一座1 000 MW的压水堆核电厂,通过气态和液态排放的14C分别为129.5 GBq/a和1.3 GBq/a,而进入固体废物的量则为647.5 GBq/a。另据美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报告[2],3H在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以Shearon Harris核电厂2015年监测数据为例,其废树脂和干固体废物中3H的比例分别为7.1%和6.2%。
国内核电厂依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标准》(GB 6249—2011)[3]的要求,对气态和液态流出物中的3H和14C开展了监测,但对固体废物中3H和14C的监测尚缺少经验,亟需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湿法氧化法处理核电厂废树脂[4]。Veres等[5]对匈牙利某压水堆核电厂废树脂开展监测,发现废树脂中14C的浓度范围为1.2~5.3 kBq/g;Magnusson等[6]对瑞典Ringhals核电厂废树脂中14C的监测表明,废树脂中14C的活度浓度范围为6 Bq/g~50 kBq/g。
本文拟以核电厂核级树脂为对象,采用Fenton湿法氧化法对3H和14C开展联合处理和测量,以建立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中3H和14C的监测方法为目的,以期为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实验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实验室自制湿法氧化装置(图1),装置配件来自苏州东吴玻璃仪器有限公司;XS-204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1 mg,美国Mettler Toledo公司;移液器,德国BRAND公司;MACRO cube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公司;Tri-carb 3180液体闪烁谱仪,美国PerkinElmer(PE)公司。
1——恒温电热套;2——圆底三颈烧瓶;3——加液管;4——恒压分液漏斗;5——热电偶;6——蛇形冷凝管;7——干燥器;8——洗气瓶;9——冰水浴图1 湿法氧化装置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wet oxidation device
AmberliteTMIRN97 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总交换容量≥2.15 eq/L(H+形态),持水率45%~51%(H+形态),粒径(525±50) μm,美国罗门哈斯公司;过硫酸钠、七水合硫酸亚铁、过氧化氢(30%),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isafe 3 闪烁液、Permaflour闪烁液,美国PerkinElmer(PE)公司。
1.2 方法原理
Fenton湿法氧化法利用过氧化氢与Fe2+作用,产生羟基自由基(·OH),·OH具有强氧化性,与树脂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大分子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化过程的反应机理[7-9]如下:
1.3 实验方法
取约1.5 g 干废树脂置于反应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调节pH=3,搅拌,设定加热温度。溶液温度达到设定值后依次加入少量过硫酸钠、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记录反应时间,通过二氧化碳吸收量评价树脂的氧化效果。
1.4 方法回收率测定
树脂中的3H和14C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当树脂被完全氧化时,3H和14C的氧化效率相等。树脂中的3H经氧化后以氚化水的形式存在,其回收率主要与树脂的氧化效率有关,14C的回收率可根据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即实验开始前,由元素分析仪分析树脂中碳的百分含量,实验结束后,以称量法测量吸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14C回收率η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m2为反应结束后吸收液中的二氧化碳质量,g;w为树脂中碳的质量分数;m1为参与反应的树脂质量,g;12为14C的摩尔质量;44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1.5 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
由于树脂结构复杂,难以找到相对应的标准物质,本方法准确度采用方法间比对进行验证。对14C的测量结果与《生物样品中14C的分析方法 氧弹燃烧法》(GB/T 37865—2019)[10]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F检验和t检验法进行评价[11],即:
(2)
式中,S1和S2分别为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按下式计算:
(3)
若F≥F表,则2组数据精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若F (4) 若t≥t表,则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若t 采用本方法测量国内某核电厂一回路废树脂(AMBERLITETMIRN97 H+型交换树脂)中的3H和14C。测量步骤如下: 1) 取约1.5 g废树脂置于反应装置中,加入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加入少量Na2S2O8、2.5 g FeSO4·7H2O和25 mL H2O2,90 ℃下反应3 h; 2) 反应结束后,将氚收集器中的蒸馏液转移到烧杯中,取8 mL于计数瓶(氚计数瓶)中,再加入12 mL Hisafe 3闪烁液,振荡混匀,放入液体闪烁谱仪上测量; 3) 称量装有30 mL Carbo-sorb E吸收液洗气瓶的质量,从中取出9 mL吸收液于测量瓶中,称重后加入9 mL Permafluor E闪烁液,摇晃均匀后放入液体闪烁谱仪上测量。 1)3H和14C测量结果计算 废树脂中3H的比活度采用下式计算: (5) 式中:AH为废树脂中3H的比活度,Bq/g;nc为样品计数率,s-1;nb为本底计数率,s-1;Eff1为3H计数效率;m1为树脂质量,g;η为回收率;V1为进入计数瓶中的样品体积,mL;V2为反应体系体积(包括加入的去离子水及H2O2反应后生成的水的体积),mL。 废树脂中14C的比活度采用下式计算: (6) 式中:AC为样品中14C的比活度,Bq/g;Eff2为14C的测量效率;V3为二氧化碳测量液体积,mL;V4为二氧化碳吸收液体积,mL。 2) 最小可探测比活度 废树脂中3H的最小可探测比活度(MDCH,Bq/g)采用下式计算: (7) 式中:Nb为本底总计数;tb为本底测量时间。 废树脂中14C的最小可探测比活度(MDCC,Bq/g)采用下式计算: (8) 为优化氧化条件,设计以H2O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因素的正交实验,结果列于表1。表中,Kij表示因素j在i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Rj表示因素j在各水平下回收率的极差。 在上述最优的反应条件下,对树脂连续进行6次测量,用元素分析仪分析树脂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25.55%),由式(1)计算方法回收率,结果列于表2。 Fenton湿法氧化法处理AmberliteTMIRN97 H型树脂,反应后树脂颗粒完全消失,溶液呈乳白色。表2中6次测量结果显示,方法回收率范围为92.9%~99.4%,平均值为96.8%。 表1 正交实验结果Table 1 Resul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表2 湿法氧化法测量树脂中14C的回收率Table 2 Recovery of 14C in resin measured by wet oxidation method 同时采用湿法氧化法和氧弹燃烧法测量树脂中14C的比活度,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湿法氧化法的准确度,结果列于表3。 由表3可知,湿法氧化法和氧弹燃烧法测量14C的平均值分别34 mBq/g和35 mBq/g,精密度分别为10.2%和8.9%。对2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F检验和t检验,当n1=n2=6时,F表=5.05,t表=4.28(置信度为95%)[11],有F=1.26 1) 废树脂中3H和14C测量结果 采用本方法对某核电厂同一批废树脂进行3次平行测量,结果列于表4。由表4可见,3H的比活度为(6 134±640) Bq/g,相对标准偏差为10.1%,探测限约为41 Bq/g。14C的比活度为(2 724±147) Bq/g,相对标准偏差为5.4%,探测限约为1.3 Bq/g。 表3 湿法氧化法和氧弹燃烧法测量树脂中14C比活度结果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for results of 14C in resin measured by wet oxidation and oxygen bomb combustion 2) 与国外核电厂废树脂测量结果的比较 将表4中测量结果与国外核电厂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列于表5。 表4 废树脂样品中3H和14C的测量结果Table 4 Measurement results of 3H and 14C in waste resin sample 表5 废树脂中3H和14C测量结果对比分析Table 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results of 3H and 14C in waste resin 由表5可见,各核电厂废树脂中3H和14C的比活度有较大差异,这主要与核电厂机组型号及运行情况有关。本文测量结果在国外核电厂历年统计结果的范围内,且废树脂中3H和14C的活度均高于我国《放射性废物分类》中核素豁免水平或解控水平,因此应在废树脂的后处理过程中予以关注。 1) Fenton湿法氧化法测量废树脂中的3H和14C,方法的回收率为92.9%~99.4%。回收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双氧水浓度>反应温度>Fe2+浓度>反应时间。 2) 湿法氧化法测量树脂中14C,6次重复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2%,测量结果与标准方法GB/T 37865—2019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3) 对国内某核电厂废树脂的测量结果表明,3H和14C的最小可探测比活度约为41 Bq/g和1.3 Bq/g;3H和14C比活度为(6 134 ±640) Bq/g和(2 724±147) Bq/g。均高于《放射性废物分类》中核素豁免水平或解控水平,后期处理处置过程中应予以关注。1.6 核电厂废树脂中3H和14C的测量
1.7 结果计算及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条件优化
2.2 方法回收率
2.3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
2.4 核电厂废树脂测量结果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