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体育文化打造与体育社区建设

2021-03-06王富强王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体育

王富强 王倩

(无锡开放大学 江苏 无锡 214001)

1、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1、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

社区体育文化是伴随着社区体育建设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体育文化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符合时代潮流和体育文化发展趋势,体现了当代人类体育文明发展的进程。一方面,社区体育文化是在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社区体育的一部分,而社区体育又从属于社会体育,因此社区体育文化也是社会体育发展和体育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涵盖了社区居民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及体育生活方式,是社区群众在体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1.2、社区体育文化的功能

(1)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体育活动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不仅能够改善当代人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的许多健康问题,促进体质水平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有助于使参与者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娱乐方式,逐步建立起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2)促进良好社区人际关系的形成,维护社区稳定。

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际交往的时间与空间,使现代人之间的交往趋于淡化,造成社区居民之间的疏远和淡漠,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而社区体育文化有助于恢复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形成社区居民人际交往的纽带,通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促成社区居民的聚集和交流,增进居民之间的了解。社区居民作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体育比赛的观赏者,能够在各类社区体育活动中彼此相识和交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人际交往的空间,有利于形成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交际氛围,不断吸引居民主动参与其中,既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的交往需求,又能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为社区稳定的维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3)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文化素养。

社区体育文化的灵活性和多元性特点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广泛性,能够迅速满足众多社区居民的体育和精神文化需求,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促使社区居民的审美、价值观、体育思想、体育道德、体育生活方式等,在各类社区体育活动的交流中逐渐趋于一致,进而建立起居民共同意识,形成良好的社区风气,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文化素养提升。

2、社区体育文化的打造

2.1、社区体育资源文化的建设

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的产物,是建立在社区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之上的,极度依赖于社区体育场地、场馆和健身设施等物质条件。因此打造社区体育文化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强社区体育资源文化建设。在这方面,除了政府加大对社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的财政经费投入之外,还可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向附近社区适当开放校园体育资源,这样既能够保证学校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社区体育提供一定的资源条件。对此,学校要不断优化对外管理制度,基层政府也要强调社区体育对全民健身的推动作用,促进各方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社区体育人口的有效扩大。

2.2、社区体育组织文化的建设

社区体育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因此其发展需要完善的组织来领导;同时,社区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社区群众体育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科学、专门的体育指导,所以说,社区体育组织文化的建设对于社区文化的打造是至关重要的。地方政府和社区领导作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应当提高对社区体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社区体育文化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区稳定、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行动决策,真正发挥出社区体育组织文化的良好作用。在具体工作上,首先,要强化地方社区体育管理的法律法规,促进社区体育管理的制度化,使社区体育工作有切实的依据和标准作为指导。其次,通过开辟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于专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系统的体育指导,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锻炼方式。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社区体育管理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协调各方工作,使各自的职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建设好社会体育组织文化,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充分的组织条件,才能对社区居民实施全方位的体育教育,促进良好社区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3、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群众在体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是社区体育文化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是社区体育文化能够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谓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就是社区群众在长期的社区体育生活和互动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和心理倾向等,是社区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倾向,其核心是社区成员共同的体育价值观。建设社区体育精神文化,需要通过实质性的体育文化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积极运用新兴科技和信息化技术,利用多元化的现代信息媒介,建设有效的体育信息宣传和咨询平台,为社区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3、体育社区的建设

3.1、体育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代体育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体育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促使体育在社区建设中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研究发现,体育与社区文化存在着共生环境、共生条件与共生模式,能够通过融合共生相互促进,促进文化认同,从而建立居民共同意识,创造健康、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对此,法国布雷斯特市率先将体育文化运用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以法国布雷斯特城市合同为宏观指导,通过引导各类民间体育运动组织成为社区的“润滑剂”,有效降低了“高危”街区青少年的的犯罪率,同时减少了社会对边缘阶层的排斥,成功达到了增进居民间的信任,促进社区团结,减少社会排斥的目的。这对于我国的体育社区建设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3.2、我国体育社区建设的相关措施

(1)加强公民社会建设,促进非政府体育组织发展。

随着国家的生存环境在全球化时代发生根本变化,公共权威也经历了向上(国际组织如欧盟)转移、向下(国家次级政府)转移以及向外(市场、公民社会组织)转移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的积极参与以及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逐渐成为公共事务管理得以有效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公共部门应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政府应加强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促进公民参与。

而我国在公民社会的建设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以及政府的派出单位几乎包揽了绝大部分事务,这就造成在一些事务上政府往往有心无力。因此,体育社区的建设同样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壮大以及公民社会的发展。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比起政府直接参与,更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规、财政支持间接引导各个民间运动组织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减轻政府压力,又能为非政府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重要助力,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2)完善体育社区管理的配套措施。

一方面,为了增加社会参与度,要继续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对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不再包办,而是通过法律、金融手段加以引导,在一定的制度之下将其交由公民社会主办,政府只是给予领导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措施。我国政府在体育社区的建设上长期以来都是以硬件设施为主,尤其是以足球、篮球和排球场地的建设为主。这些场地不仅占地面积过大,还会使社区体育的运动项目过于单调。尽管在小区周围建设有一些固定的运动器材,便于社区居民进行日常锻炼,但这些设施仍然属于硬件建设,缺少相应的“软措施”与之配合。这样往往会导致这些花费大量投资建设的体育硬件由于年久失修和缺少维护,逐渐生锈或破损情况严重,无法继续使用,甚至出现体育设施被盗的情况。可见政府部门在体育硬件的投资建设完成之后,还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地方性文件,明确保护和管理公共体育设施的单位和部门,保证公共产品的长期维护。

(3)避免社区体育活动的形式化。

我国的全民体育运动意识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就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而今我国正面临着社区大发展和体育大发展的两大机遇,社区体育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共同推动力。随着国务院为了向公众传达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而批准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很多地方也积极响应,将8月8日定为当地“体育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但是在部分地区,“体育节”活动流于形式,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健身目的,反而加重了群众的生活压力。如部分地区政府为了“形象工程”,迫使下属单位在行政命令的强制下不得不参加所谓的“体育运动”,使得本来工作就十分劳累的社区居民还要早起“锻炼”,增加了群众的生活压力。这完全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初衷和主旨,不利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在体育社区建设的各项决策和具体工作中尽量避免。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体育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