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简析传统武术的养生价值
2021-03-06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41)
前言
武术与医学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武术依赖于医学而产生,而养生作为医学的重要内容,它和武汉源于同样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不言而喻武术具有较强的养生健身价值。
1、传统武术养生的基本特点
1.1、武术招数孕育着养生理论
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传统武术养生每一个招数,我们发现它理念都孕育着深厚的养生理论。从根本上来说,传统武术中的运动注重运动者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在确保身体运动的基础上强调每个人的养精、炼气、调神,这些运动基本要点成为了他们传统武术动形的主要形式,也是传统武术锻炼者的锻炼形式。同时,传统武术注重阴阳理论,在武术运动中强调虚与实、动与静的观察和结合,强调开合升降等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强调武术运动过程中的屈伸与俯仰,并形成了形、身、气、血的整体统一,强调武术运动中表与里的和谐统一。
1.2、武术养生强调意、气、形的和谐统一
从运动生理角度来看,传统武术强调意、气、形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呼吸与躯体运动是否与他们的意念达到了和谐统一的位置,通过传统武术运动就可以在坚守意念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来不断进行调息,最后达到动形与意念的统一发展。其中,坚守意念就是意守,在传统武术中就是指运动者意念专注;调息就是运动者根据自身情况来调节呼吸节奏,而动形就是指他们的形体运动,和谐统一就是意念专注、调节呼吸、形体运动三者之间能够通过运动达到整体的协调配合。在武术运动中运动者要保持形的神一致性,也要确保意和气紧紧相随,最后让形和气相互感知,通过形体运动和意念专注来促进身体内外的和谐性,最后达到医学角度的养生健身作用。
1.3、武术具有风格独特的养生方法
传统武术具有“融诸家之长于一体”的基本特点,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人们通过传统武术养生实践来总结出来的,这些运动生理的养生知识和经验就成为了人们别具一格的养生方法。传统武术运动中,不仅需要进行一定的导引,还会进行吐纳,并开展气功锻炼等,比如,太极拳、形意拳等就是传统武术中养生方法独特的一种武术运动。
2、基于运动生理学角度传统武术的养生价值
2.1、预防保健
从传统武术运动生理角度来看,其养生价值最明显的特色之一就是预防保健,对参与者健身延年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传统武术中蕴含着“未病先防”的核心思想,实际上这就是基于运动生理角度来说的。传统武术中强调调节呼吸,这是需要参与者达到“精、气、神”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人们在武术招数运动中来进行气的聚散,武术的各种招数中自然而然被孕育了对人体“精、气、神”的修炼,这就是传统武术中的预防保健效果。传统武术中模仿了自然界动物的一些方式,运动与生理方面都需要参与者根据环境变化,导引与自我调整呼吸结合,在每个招数中去舒展筋骨,还可以帮助一些患者实现慢性疾病的康复。同时,传统武术中注重“与阴阳五行、五脏相合”,就是通过运气来调理个人的情志,不断畅通个人的气血,最终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其次,传统武术强调“以静修为主”,在运动过程中注重宣导气血,所形成的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这种身体精气神的引导,最终让参与者来调身、调心和调气息,使得身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平衡,身体机能内外的阴阳平衡就可以达到身体健康这一目的。最后,传统武术强调“形易小劳”,与《引书》中的适度运动锻炼观念相一致,这就是传统武术中身心体验式运动短裤追求的,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一定动作的刺激,最后来通畅整个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愉悦身心和延缓衰老的目的。
2.2、医疗祛病
传统武术具有医疗祛病的价值,最根本的就是一些动作可以治疗相关疾病。首先,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传统武术是基于医学而产生的,都是具有扎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其中,传统武术和医学都强调人体必须紧密结合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人的身体机能出现一些病理变化就是阴阳气血失调造成的。而传统武术的每个动作就注重阴阳气血的发展,其与五行相合的基础上,在子丑寅卯辰已时辰中练功,让人的身体处于外界阳气迅速上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运动来打通任督阴阳二脉,通过内丹功夫来实现阴阳二脉的消长,在导引功夫中不断锻炼来达到“治病必求于其本”的目的。其次,传统武术的医疗导引术一般都是针对有身体疾患的人,通过“辩证施功”来根据不同病候来对症治疗。不同季节不同节气以及不同时辰都有不同的导引术,坐式、战式中不同的术式都可以治疗不同的病症。所以说,传统武术中蕴藏着成套的医疗导引术,根据人们的问题具体的武术招式又可以分为分病导引、手足病患导引、气病导引等。总而言之,传统武术不同的导引术都对应着人体的肢体以及五脏六腑,每个导引术式中又没有关系,但是总体功能就是解决气血衰盛、经络通滞以及肢体虚寒等问题。最后,“动静兼修”是传统武术的重要特征,也是医疗导引术的重要特征。武术动作注重外静而内动,虚静调神的同时来促进人体内脏的意守,最后结合呼吸吐纳等常规性动作来促进人的身体内外锻炼,从而来治疗人的身体一些疾病。
2.3、强身壮力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就是传统武术中的导引,在各种武术招式中遵循着运动健体的根本要求,通过内外兼修的锻炼来锻炼全身的身体机能,最终达到强身健力的目的。首先,传统武术强调“刚柔并济”,武术动作并不像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注重力量与速度,它反而是需要达到刚柔并济武术动作的一个程度,实现外动内静的目的,由在运动中追求一种静。“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而气郁”,这也是我们看到传统武术中一些人可以实现运动健身壮力的根本表现,形体运动中不断来进行呼吸吐纳,最后在刚中有柔、钢劲有力、柔中有刚且动中求静的武术动作中健身壮力。其次,比如传统武术中的易筋经导引术具有“旋转屈伸、伸筋拔骨”的特点,身体脊椎在运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其骨髓和神经系统的锻炼都有效调控了他们的身体机能,又在身体屈伸和旋转中来训练身体关节、肌腱等部位,最后来提升身体灵活性和达到养生目的。比如,易筋经中第十二式动作,就是让人的机体和内脏进行锻炼,通过伸筋拔骨等来促进形体健康、健康体魄。
3、运动生理角度下传统武术养生价值的案例分析
3.1、太极拳
从运动生理角度来看,传统武术中养生价值较强、群体最广泛的就是太极拳。太极拳就是一项证明“拳起于易、理成于医”的传统武术运动,也是传统武术的重要拳术运动,从根本上来说对训练者运动中的意识、呼吸以及动作协调性要求较高,必须要实现这三者的和谐统一与密切配合。太极拳运动中最著名的就是螺旋缠绕式,训练者要进行伸缩旋转的动作,在旋移扭转过程中不仅讲究拳法技法,其中自然而然也蕴藏了深刻的养生健身哲理。比如,虚灵顶劲竖项,就是在太极拳运动中训练者是始终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思维的,但是为了身体和心灵放松和谐,训练者整个头部又是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确保身体脊柱与生理平面保持着一个垂直的角度,这样主要是为了来控制身体平衡。这个时候,训练者就在进行大脑皮层的反复运动,其中整个人的运动中枢兴奋的同时,整个身体的感觉区、视觉区等又处于和谐放松的状态。这样大脑就可以去支配和调节身体机能以及各运动器官,从而来调节器官机能,刺激脑细胞循环运动从而来延缓大脑衰老和修复大脑部分功能,也可以促进慢性病的抑制发展。同时,太极拳中含胸拔背实腹动作,就是通过胸腔的上下径拉长动作来实现横膈肌的舒展,以腹式呼吸节奏来增强太极拳练习者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最后达到呼吸系统功能改善与体力增强的目的。实际上,在太极拳练习中需要训练者保持心静的状态,整个人的身体又处于放松,在意注的同时去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在平静的状态下让心率平缓,切实增强训练者的心肌力、心血管系统机能,在一招一式的太极拳动作中去气沉丹田,在虚与实中不断去旋移扭转放松腰部肌肉,增强肌肉力量从而达到养生目的。
3.2、形意拳
“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就是形意拳的核心,“动中养生”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因为形意拳注重“内意与外形统一”,在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等招式中具有勇猛的拳势、精巧的劲力,整个拳风呈现出“内三合、外三合”的风格,由此说形意拳作为传统武术具有较强的养生价值。形意拳要训练者有充实的力量,起势就是出拳那一刻要有“崩墙倒”的感觉,而在拳放的时候要有“树栽根”的感觉,就是出拳那一刻与机体与地面形成了很大力度的接触。比如,形意拳中三体式桩功练习,训练者要撑筋拔骨,整个机体运动中人的骨头充当了杠杆支撑作用,反复经常练习者的骨力量、密度、抗拉性等都会增强,可以有效地预防人体骨质疏松问题的发生,养生价值不言而喻。同时,三体式五行拳动作练习中,练习者的全身机体都在调动,在钻、崩、劈等动作中逐渐提升肌肉伸展性和弹性,整个肌肉也会越来越均匀饱满。意形拳就是通过对人体肌肉及骨的锻炼,来切实增加意念与行动的协调性,通过形意拳五行拳来应对人体外五官与内五官,其养生健身价值就是各个运动动作使得人体的内脏与器官得到锻炼。从根本上来说,形意拳作为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传统武术运动,养身健身价值就蕴藏在套路练习中,心脏得到锻炼的同时心血管功能也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