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迁精神”内涵对于高校篮球课程育人路径研究

2021-03-06李云镔葛金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西迁精神大学生

李云镔 葛金琰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1、高校体育的目标与任务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任务。通过对高校体育的目标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学校体育教学具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促进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任务。现阶段,我国高校提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模式,高校体育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挖掘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价值,发挥体育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紧密围绕高校体育教学五个方面目标进行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课程,其课程组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都与其它课程具有较大区别,高校课程因其选项项目不同,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和特有的教育意义。例如,足篮排等集体对抗类项目,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太极拳、武术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结合项目文化、历史、发展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教育;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网对抗类项目,可培养学生当机立断的性格和果敢坚毅的意志品质;中长跑、越野跑等运动项目,可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另外,不同体育项目所蕴含的项目文化、运动礼仪、裁判知识以及独特的体育美学价值等,都是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并通过教学实践与赛事、活动参与,对学生实现体育精神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学生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西迁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1956年,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改变旧中国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交通大学不远千里由上海西迁至西安,由此拉开了一段支援西部建设的恢弘磅礴的西迁时代精神。经查阅文献,西迁精神主要指交通大学在西迁过程指以及在迁校西安的发展建设历程中所产生的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题的创业精神和大学文化内核。其中,“艰苦创业”既是西迁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承袭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艰苦奋斗精神。

西迁精神发源于交通大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内核,其中蕴含了老一辈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伟大精神财富,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建设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精神意义。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阶段,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西迁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其中所蕴含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道德情操,在当代仍具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如何在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课程鲜明实践性的基础上,通过身体力行的运动技术学习、项目参与、赛事活动,培养我国高校当代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将“西迁精神”丰富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促进“西迁精神”所蕴含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思想精髓融入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中,让西迁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3、“西迁精神”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课都承担着一部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担。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中重要的板块,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兼具实践性与技能性,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开设各类项目体育课程的目的,一是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爱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二是承担着育人的工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增强学生情绪调控和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现有体育课程教学中应该发展的方向。

我国高校社会主义的办学性质,决定了我国高校承担着为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不仅需要培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和接班人。

根据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和功能,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在体质提升、体育兴趣与体育习惯培养等方面目标外,还具有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体育课程的实践性,也为体育课程在授课中开展对大学生的精神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实施条件。“西迁精神”所蕴含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思想精髓,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开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教育价值。于高校体育教学,基于对于大学生品德、意志和理想信念教育,如何更新教学组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设计,将“西迁精神”充分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体育课程的隐性育人价值,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4、高校篮球课程育人路径探析

4.1、更新培养方案,融入西迁精神

体育课程培养方案作为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体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应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和体育课程培养方案相结合,通过设置线上视频学习课、团队合作课、互教互学课、赛事活动课、赛事欣赏课、身体素质课等课程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以篮球作为教育学生的载体,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从而全面的提高自身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确保学生的身体素养培育与思想教育协调同步进行。

4.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作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应更新教学设计,通过开展前测问卷调查与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程诉求,从学生的角度重新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及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学互动方式不再单一的采用课堂答疑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信息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评论区答疑解答,这样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也更加快捷及易传播。通过将学生的主体诉求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4.3、更新教学教法,增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未来的中国教育的趋势是逐渐将课程思政融入各科中,探索研究各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如何更好的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出一套“线上”感悟,“线下”体悟的混合式体育教学方法是未来体育类课程加入思政元素的发展方向,我国高校体育应当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程中。在普通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为篮球运动技术学习、战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让学习运动技能及提高身体素质,内在提升同样重要。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团队对抗类体育运动,教师应充分重视篮球运动的团队性,创新教学教法,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润物无声的全面提升学生自身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例如,理论课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讲述中国篮球发展史,观看中国运动员的体育励志视频,培养学生名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情怀等;在线下实践技术学习中,通过安排团队运球接力、传球游戏与投篮PK,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篮球“传”、“投”等基本技术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分组和开展小组展示、同伴互教互学等,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等。

4.4、以赛事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赛事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赛事活动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通过组织赛事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学生以班级、学院、书院等集体参加比赛,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及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体育精神和正确对待胜负的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会学习体育精神。学生为了参与篮球竞赛,自主开展课下自学与互教互学,通过学长或者指导教师教导,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脱离课堂,自主锻炼,以自主训练为上课练习查漏补缺,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

5、结论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团队对抗类体育运动,其具有健身性、趣味性、竞争性、团队性、竞争性等特征,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篮球技术进行分析,篮球运动是一项同场竞技类体育运动,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其观赏性及对抗性日益增加,这对于促进大学生体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团队配合类体育运动,其中蕴含着集体主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与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老教授西迁的“西迁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最后,篮球运动从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其涉及社会学、人文学、军事学、生物学,以及体育学、竞技学、教育学等对学科知识,对于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高校篮球课程应多元化其教育目标,在体质提升、运动技术掌握的基础目标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赛事活动、体育文化与赛事赏析、技战术学习等,对大学生开展意志品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在促进大学生体质提升和运动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

猜你喜欢

西迁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雕塑作品《交大西迁知名教授》
西迁丰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弘扬西迁精神,铸就“西迁精神”出版工程
拿出精神
大学生之歌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