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第一”理念下游泳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促进探析

2021-03-06葛金琰闫振龙李云镔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游泳运动

葛金琰 闫振龙 李云镔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理念,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促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意志品质。高校体育课程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最后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高校体育课程迫切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构建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体育课堂。游泳运动,作为深受我国群众喜爱的休闲体育运动,对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心肺功能,提升学生耐力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研究起点,通过对于游泳运动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进行探析,明确游泳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游泳课程开展提出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于游泳课程兴趣与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阶段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最后阶段,大学生普遍处于18-25岁之间,是由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身份转变的最后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普遍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但由于社会阅历缺乏,对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真正成熟,其心理发展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其心理发展也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与动态性,具体表现为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心理发展的动态性。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为突出,自尊与自负意识强烈,自我认知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人生观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动态性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一生中最复杂、波动最大的时期。大学生在情感、意志、认知、个性等方面处于动态变动阶段,其一方面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其对于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直至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自我意识突出

大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后期,其对于自我认知较中学时期更为清晰,自我意识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更为突出。一方面,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伴随着同学、朋友及老师的评价日益清晰,也较中学时期更为全面和深刻。在自我意识方面,伴随着自我认知的清晰,大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突出,更具主动性和自我塑造性,也可根据周边环境对自我做出客观自我评价,其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且由于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大学生自我意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2、情感激烈复杂

大学生正处于情感的剧烈发展期,大学生普遍情感较为丰富,其情感表达兼具外放性与内敛性,一方面,大学生情感表达较为丰富,对于社会热点、新闻世事均乐于发表自我的评价,另一方面,相对于中学时期外向的表达方式,大学生由于阅历的丰富,普遍情绪表达较为内敛、含蓄。另外,由于知识的丰富与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对于集体和个人的认知也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呈现出情感的复杂性与情绪认知的激烈性。

1.3、意志力增强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自觉性与目的性,其意志力较中学时期更为坚韧,对社会、自我和他人也具有较为客观的认知,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较强的果断性、较高的自制力和性格的坚毅性,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意志品质具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意志的坚定性、品质的稳定性和面对挫折的耐挫性发展的不均衡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1.4、性格基本形成

随着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社交阅历的丰富和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性格日趋成熟,并趋于稳定。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于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情绪控制的不断增强,并且在情绪、意志等方面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可通过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不断修正自我认知,完善自我性格。

2、大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晚期,其身体各器官机能发育已基本成熟,接近成人水平,身体形态的发展也趋于稳定,身体各器官的围度、长度、充实度已基本定型,其关节、内脏机能和机体对于运动负荷的承受程度也接近或达到最佳水平,男性大学生身体形态表现为肌肉发达且较为充实,女性大学生身体形态表现为身体脂肪堆积较为丰满,男女身体形态具有显著差别,大学生对于自我身体形态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2.1、心血管系统

大学生心血管系统发展日益稳定,脉搏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但女性大学生明显高于男性。经查阅文献,在18-25岁之间,我国男性大学生脉搏频率平均为75.2次/分,女性大学生为77.5次/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心脏发育趋于成熟,其心缩力量增强,收缩压增高,血液供应和心血管系统对于机体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反映在大学生运动能力上,大学生运动能力接近人生最佳阶段或最佳水平,适宜从事一些中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2.2、呼吸系统

伴随着大学生胸廓横径和纵径围度的增加,大学生胸围不断地增大,呼吸系统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心肺功能发展日趋成熟,肺活量快速增加。大学时期是发展大学生肺活量的黄金时期,高校体育课程应重视对于大学生呼吸系统的发展,加强发展体育运动、竞赛,锻炼学生心肺功能及呼吸系统。

2.3、运动系统

青春期作为人体各项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运动系统在青春期快速发展,到达峰值后逐步减缓。大学时期作为青春期晚期,大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各项身体素质发展趋缓,运动系统处于人生最佳水平。对于高校大学生,不同个体间运动系统发展具有较大差异,表现为各项素质发展的不均衡和个体的不均衡,主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运动基础和体育习惯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仍处在发展阶段,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与发展性,通过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在维持巅峰运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机体运动水平的保持和提升。

3、游泳教学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促进探析

3.1、游泳体育运动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游泳运动作为一项水上运动运动项目,与陆上运动相比,大学生通过参与游泳运动,可培养大学生面对新环境、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游泳运动作为一项与自然紧密结合的运动项目,通过参与游泳运动,可提高大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促使大学生掌握一种求生技能。与此同时,游泳运动可使人体肌肉在水中逐渐放松,有利于缓解机体的紧张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在水中进行体育运动,通过体会水的浮力,排除大学生对水的恐惧心理,可促使大学生积极地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挑战,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2、游泳体育运动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

相较于陆上运动,游泳运动更易式机体产生疲劳、紧张。大学生通过参与游泳运动,可促使学生克服紧张感和对水的恐惧心理,在游泳练习中,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生面对困难、高压情况下的自我控能力,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同时,游泳课程教学可通过同伴互教互学、同伴辅助保护、团队游戏和竞赛等形式,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和体育精神。

3.3、游泳体育运动可提高大学生身体机能

游泳运动作为一项集健身、健美及体疗康复为一体的古老运动项目,游泳运动可促使大学生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在水温刺激下,机体可通过热量调节与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促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于寒冷的适应能力。游泳运动对于机体热量消耗较大,可对于大学生保持体型,减少由于体重较大造成下半身关节及骨骼损伤,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游泳运动由于是在水中进行,学生受浮力影响可以减少膝踝关节的压力,可以对于运动损伤进行有效地恢复训练。此外,游泳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的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可促进机体全面协调发展。

4、高校开展游泳教学对策

4.1、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游泳课程

游泳运动作为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设了游泳运动课程,但开课时间较短,受学习周期短、场地设施不足、学生课外锻炼场地缺乏等问题,高校游泳课程开展差强人意。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游泳课程,通过与社会游泳场馆、游泳体育俱乐部合作开展游泳课程,解决教学场地、锻炼场地、师资不足等问题,提升大学生游泳运动的项目体验。

4.2、端正学生体育动机,激发游泳兴趣

高校应加大对于游泳运动的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正确引导大学生游泳动机。积极开展各类游泳竞赛及社团活动,最大程度的给予学生了解、参与游泳运动的机会。通过提高大学生对游泳运动锻炼价值、目的和意义的认知,激发学生游泳锻炼的兴趣,引导大学生树立人身安全意识,科学进行游泳锻炼。在课程教学上,体育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游泳运动基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游泳运动水平、能力开展分层分级教学,在教学组织中,尝试通过友伴互教互学、同伴学习、趣味活动、比赛竞赛等形式,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促使学生正确掌握游泳技术。

4.3、加强游泳运动教学指导

高校应积极开展游泳相关理论课程讲授与知识普及,通过对游戏运动锻炼价值、项目文化与竞赛规则讲析,提升大学生对于游泳运动兴趣,充分重视对大学生开展人身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必要的自救能力。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游泳运动理论知识与锻炼方法、手段的普及,通过将课程理论与练习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快掌握游泳运动技术,体会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建立锻炼自己身体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4.4、加强体育精神内涵建设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 “三全育人”格局中重要的板块,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兼具实践性与技能性,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开设游泳课程的目的,一是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掌握体育游泳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二是承担着育人的工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增强学生情绪调控和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游泳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体育精神内涵建设,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游泳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