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策略

2021-03-06罗振赵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游泳技能院校

罗振赵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03)

引言

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更多的人参与到游泳运动中来,但是与一般体育项目相比,游泳运动除了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放松心情的目的以外,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救生技能,掌握了这一项技能以后,在水中如果遇到危险便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给予他人生命保护。这几年每当到了夏季,溺水事件层出不究,特别是一些学生成为了溺水高发人群,这也是值得社会以及学校反思的事情。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会有机会进行游泳课程教学,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将游泳技能、方法掌握,做到自我保护以及救助他人。但是当前在教学过程中,重竞技轻救生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无法通过课程准确掌握自救方法,进而导致游泳时安全难以保障。基于此背景,此次针对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并且给予了具体的建议,以期望能够为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1、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提高游泳实践课的安全系数

对于很多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而言,他们都没有游泳的基础,而且部分学生还有恐水心理,害怕在游泳的时候会出现呛水等危险,所以此时老师在课程加适当融入救生教学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心理恐惧感,使学生克服心理恐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对简单自救法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进入水中,一方面能够缓解学生紧张心理,另一方面对于其较快掌握游泳技巧也非常有利。所以高职院校游泳教学中,针对于体育专业学生应该既保证其掌握游泳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要培养救生能力,将游泳实践课安全系数提高。

1.2、提高救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体育专业学生认为自身体格强健,具备了救人的能力,往往在遇到溺水事件时盲目跳水救人,不但不会救人,而且很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这都是由于救生安全意识、技能薄弱导致的。所以应该使学生明白当有人求救的时候,要做到冷静处理,将自身技能运用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同时还要将救生安全意识提高,在遇险情时,能够做到冷静思考,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不盲目,不大意。救生安全意识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在施救时知道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如何更好的去做。

1.3、培养社会生存技能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而言,游泳既是体育锻炼的项目,同时也是生存的技能。自救与施救同等重点,在游泳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自救方法,便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学生如何自救;掌握了施救方法,同样也能够救出溺水之人。所以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应该基于游的基础之上,学会自救与施救,这也是当前社会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其价值与意义非常深远。

2、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的原则

2.1、健身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准确做出判断与反应,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所以必须要具备非常强的应用性。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泳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素质教育,所以也要以此为依据,将游泳教学健身功能性充分体现出来,使体育教学环节学生体质增强、技能提高的目标得到有效满足。在游泳救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健身与应用有效结合,均衡分配,这便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老师教学中需要关注到的重点。

2.2、安全理念与救生游泳技术相结合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时,并不能仅仅局限在救生技能传授这一单一内容中,将安全理念和技术有效融合也是重点。安全理念以预防作为原则,也就是使学生意识到危险未到来之前就应该正确认识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源,能够主动自觉的提高安全意识,进而将这些危险规避;另外当危险发生时,同样能够及时将掌握的安全技能、知识运用,不慌不乱、谨慎小心。由此可见,安全理念的培养若是被弱化,将重点只是放在技能传授方面显然是不够的,只能使危险系数增加,同时与游泳救生能力培养最终目标相背离。与此同时,游泳技术不够熟练,不够扎实,安全便失去了保障,所以,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中,要寻求安全理念和技术同发展路径,分析近几年溺水事件问题,以此为基础,对多种因素充分考虑,实现理念、技能共培养。

2.3、利用救生器材与徒手救生相结合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中游泳教学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安全教育目标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将潜在安全风险有效规避,使学生在安全稳定的氛围中成长。游泳救生能力培养,一方面是为了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另一方面就是扩大防范伤亡技术的使用,确保救生能力稳定提高。而游泳救生中往往涉及到的环境较为复杂多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救生方法呈现出多样化,不同类型救生器材的使用能够将风险降低,救援效率提高,例如救生圈、救生艇等,而传统的游泳教学中将健身作为重点,所以环境的选择具备了安全稳定特点,这样极易将救生器材如何使用忽视。另外救生器材并非随处可见,而随身携带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溺水事件发生时,环境复杂,此时本能徒手救生便成为了关键,这就要求学生会抬头捷泳、蛙泳等,将救生效率提高,降低救生其他风险发生几率。所以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要重视救生器材、徒手救生有效结合,这也是遵循的关键原则。

3、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现状

3.1、教学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学校都未给予体育教学较多的重视,而游泳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无法得到较高的关注度,不仅难以对游泳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价值、功能性持一个正确的态度,而且即使一些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开设了游泳课程,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化严重,仅仅将一些简单的游泳技巧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较低,只要会游即可,不会更多的关注到学生救生能力培养方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的不重视,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除此之外,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学生游泳竞技、知识的讲解上,却对学生安全、自救、施救意识培养忽视了,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很少,不仅教学效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对于学生救生能力培养非常不利。

3.2、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老师在游泳教学中,认识不足,教学内容依然将游泳看作是竞技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导致教学环节,将教学侧重点放在了学生是否准确掌握游泳技能与技巧,游泳时的动作是不是规范。虽然这些内容的传授也很重要,但是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此方面,却将游泳安全救生教学忽视,这也是当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体育专业学生选择学习游泳也只是为了学会,不管是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充分体现了当前体育游泳教学中的内容无法使学生游泳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未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突出显社会实用性,慢慢的学生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参与度自然也会下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既要使学生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其实践应用功能,向着多样化转变。为此游泳教学内容的设置如果只是重视学生技能培养,便失去了价值与意义,无法确保学生会游,而且安全的游。

3.3、教学评价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最后的教学考核,其标准的设置以终结性、定量化评价作为了重点,根据相关的竞技要求与标准对学生实施统一化、整体性的考核,通常情况下评价的内容主要包含着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技术成绩以及日常考勤三方面,并未涉及到学生救生意识、能力方面的评价。由于每个学生体质、性格、能力等学习情况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也有些学生平日游泳学习很努力,日常表现优异,但是评估时与考核要求有些差距,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游泳技能的全部,而终结定量性的评价对于此类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极易打消其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自信心丧失,慢慢的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加游泳教学相关课程。

4、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策略

4.1、转变教学观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中,学生救生能力的培养应该将侧重点放在竞技与健康安全共同发展的角度。传统游泳教学中,对于学生救生能力培养有所忽视,在学生学会游泳的基础之上会适当的开展医疗、危机处理、自救、他救方面的教学知识,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游泳技能方面,救生方面涉及很少,针对此情况,高职院校体育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教学理念转变,而学校要做好监督,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位老师都能认识到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既要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同时又要重视学生救生能力培养。

4.2、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课程的设置,要将教学目标明确,将自救、他救作为重点内容。游泳教学应该将学生生存作为首要目的,之后才是健身、医疗、竞技需求,而不能将游泳教学作为竞技培养。为此要想培养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就要将教学内容中的救生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遇险时做到安全保护。另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与救助者、被救助者配合,在游泳教学整个过程中始终观察救生能力培养。

(1)安全游泳。

在游泳课程开始之前,要将准备工作做充分,将安全教育内容优化设计,做好健康体检,确保学生处于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中。同时教学环节,关于校外游泳安全意识应该作为重点,告诉学生游泳场所、时间、环境、天气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在恶劣天气下去游泳,选择那些具备正规证件的游泳场所,做好安全防护;户外游泳要对地形仔细观察,乱石、杂草水域不要游泳。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旅游教学所面向的对象都是一些具备了一定知识以及理解能力的学生,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将流体力学原理融入,对人体浮力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涉及水反作用力相关理论,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以此来更好的给予实践指导,为学生救生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水中自救。

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中,很多学生最初都不会游泳,水性特别熟悉的学生非常少,为此游泳教学首先应该针对呼吸、浮体以及滑行等方面进行教学,尤其是呼吸方面,应该在游泳教学各个环节都要涉及,这也是学生游泳救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其中意外落水自救时包含的教学内容有:身体自然滑入、仰卧、俯卧、漂浮、站立、轮转划水、双手压水、踩水等,这些教学内容都在学生自救、自我平衡等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水中救助他人及被救的配合。

施救与被救过程中需要配合好,在此部分的教学中要掌握两方面内容:一是施救者向被救者投施救设备,例如,浮具、绳索等,确保准确瞄准目标,此教学环要,老师要多次提醒学生如果不会游泳不得下水施救;二是要训练自己遇到溺水时如何与施救者配合,通过浮具,以此来保证呼吸畅通,在水中漂浮或进行持续游;将绳索、木棒抓住,让另一个同学牵拉,进而体验如何才能更好的配合施救者;三是教学内容中还要涉及到如何在着装游泳时将衣服快速脱去。

4.3、创新教学方法

(1)实施分层教学。

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面非常广泛,所以应该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给予学生引导,逐渐培养学生救生能力。为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将教学进行分层,划分为各个阶段,不同层次,难易分明,进而实现团材施教目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泳课程中收获不同的救生技巧与技能。老师可根据学生不同技能水平将游泳教学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所涉及到的教学难易程度不同,但是都要将游泳技能、救生能力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涵盖其中。不同学情的学生可以自身需求为依据,从中选择适合的游泳、救生教学内容。

(2)结合蓝墨云班课软件展开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课程非常有限,课时较少,而且参与学习的学生基础不同,如果老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各个学生学习需求,为此老师可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效结合,课堂中侧重点在于游泳技能、救生技巧实践操作的练习,课前以及课后则采用蓝墨云班课件给予补充。在游泳教学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可将救生内容在线上课堂中发布,学生能够借助手机、电脑等观看救生技能视频,做好提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通过此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救生安全以及理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救生技巧的学习提供了保障,使学习进度加快的同时,为救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在组织学生观看救生技能视频时,使学生直观感受自身、他人遇险时应该怎样做好自救与施救,不仅有利于学生救生理论、技能的掌握,而且使学生游泳技能实用性提高,确保了游泳救生教学中更加安全。同时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师生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可将救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而老师则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回答,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更有利于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提高。

4.4、改革评价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救生教学过程中,关于课程评价应该以生为本,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既要涉及到终结评价,同时又要包括过程评价,在过程评价中,考核侧重点放在学生日常出勤、学习态度、积极性、方法掌握方面,也可以将蓝墨云课件教学作为评价内容,对学生课下救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而终结评价过程中,既要包括游泳救生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将救生理论知识涵盖其中,强化学生救生能力的培养。关于考核分数的比例,则可以将实践课分值占比大一些,理论少一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将关于救生能力相关的评价贯穿,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以学生个体差异为重要的依据,根据不同学生游泳基础为根本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标准公平、公正、公开,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在救生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配合度、能力提升方面,对于有了明显进步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鼓励,而不是以最后的成绩片面的评价学生的能力,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才能助推学生游泳救生能力更好的培养。

5、结束语

当前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游泳课程,逐渐的掌握游泳技能以及救生技巧成为了每一位体育专业学生必备能力,这不仅仅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而且关系到了学生人身安全。为此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游泳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游泳技能以外,还要重视学生救生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自救、施救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泳课程与社会实践更好的衔接。所以体育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使救生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用性。除此之外,还要将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多种自救、施救的方法。

猜你喜欢

游泳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拼技能,享丰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