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专业学生“知情意行”四维成长视角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1-03-06彭美娣耿桂灵赵芳芳
彭美娣,张 凤,耿桂灵,成 静,赵芳芳
(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变革。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对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知情意行”四维成长视角,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 理论基础
1.1 “知情意行”的提出及含义
“知情意行”的概念最早出自孔子,“知”即认知,知道怎么做及知道做的目的;“情”即情感,具备做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意”即意志,愿意做且有决心做。知道怎么做,知道做的目的,又具备做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并愿意做,且能克服做的各种困难。“知、情、意”是构成人的高级行为的3个基本要素。护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是护理教育的目的,护理教育是护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混合式教学
将在线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构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为开展深度教学提供环境、资源、方法等的支持[1]。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单一线下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
2 基于护生“知情意行”成长视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我国学者黄荣怀教授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包括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教学评价三大模块[2],本文借鉴此教学模式框架,基于护生“知情意行”成长视角,以社区护理学课程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前端分析模块
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学,护理教师有必要在社区护理学课程开课前对护生“知情意行”四要素进行结构分析、学前评估,以确定“知情意行”结构的完整程度并发现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指导。评估以下内容:(1)护生年龄、性别、性格等个体特征;(2)护生“知情意行”现况,包括认知和技能水平、情感态度特征、价值观、学习行为;(3)学习环境分析,包括线上教学的接受度、可行性,将三者调查数据汇总并形成分析结果。
2.2 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模块
2.2.1 教学资源 混合式教学离不开学习资源的支持,丰富的资源能辅助护生学习,为护生提供学习支架。线上学习资源包括中国慕课平台及社区护理学SPOC资源等,含教学视频影片观赏或微课、教学课件、试题、网站链接等;线下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仿真模拟教室、社区实践基地、社区护理器材、教学案例等。
2.2.2 教学活动设计(1)扩展知识的广度。传统的线下教学主要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因受时空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护生的学习。网络教学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替代,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满意度和关注度[3]。因此,利用教学平台(慕课、课堂派等)为护生提供丰富多样且重点突出的资源,便于不同需求的护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为护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支持。通过师生同步线上互动、异步线上答疑与教学辅导,实现“一对多”和“一对一”的结合,使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融为一体,进一步扩展护生知识的广度。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护生特点,预设具有一定深度或广度的问题。以“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模式”为例,以“6W2H分析法”进行设问,即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Why(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是什么)、Where(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什么时机、多长时间最适宜)、Who(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Whom(被干预对象是谁)、How(怎么做)、How much(做到什么程度),以此形成讨论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查阅文献,拓展知识的广度。(2)增加情感的厚度。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可以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护生的情感需要来实现。如在社区护理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创设社区护理教学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竞赛等方式以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让护生亲自体验实践成功的喜悦,即使实践失败,也能总结经验、获得成长。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嵌入职业情感元素,赋予真情实感,将知识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合。(3)锤炼意志的韧度。意志品质是指根据某种动机支配人的行动、思维及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在社会护理学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派”实现线上课堂签到、限时完成作业、相互批改作业,培养社区学习共同体[4],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健康咨询活动、爱心服务等专题活动,坚持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社区护理能力,锤炼意志的韧度。(4)提升行动力度。社区护理学涉及了社区、群体、家庭及个体的预防保健、基本疾病管理、社区康复等内容,社区护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在临床一线工作的通用护理人才服务,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健康。因此,为提升行动力度,联合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设置综合性、设计性护理实践。实施时,事先注明哪些环节在线上完成、哪些环节在线下完成。在综合性实践设计中,充分体现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知识、护理伦理学知识、护理管理学及内外妇儿专科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促进护生“知情意”融合,在此基础上,完成综合性实践活动,提升行动力度。
2.3 教学评价模块
教学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评价内容围绕护生“知情意行”进行,涉及课率、课堂活跃度、专业态度、学习能力、自信心、意志力及护理实践行动能力等多方面,所以,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化。在教学评价时,应注重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同学评价相结合、护生自评或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另外,教学反馈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专家指导性访谈、教师反思和学生访谈进行教学反馈,并通过PDCA循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在护生“知情意行”四维成长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主导者,起引领和指导作用,主要任务是创建情境、拟定任务、小组分配、搭建“脚手架”;护生是发现者、“知情意行”的有意义构建者。围绕护生“知情意行”四维成长视角进行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