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药物分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21-03-06陈颖珩
陈颖珩,钟 凌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2000)
药物分析技术是中职学校药剂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将这门课程安排在中职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授课。药物分析技术是利用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检测药物的性状、鉴别药物的真伪、检查药物的纯度、测定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一门学科,通过药物分析技术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安全意识,具备检测药品质量的知识和能力。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于中职生来说,要在一个学期内学好这门课程难度较大,对授课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中职生更高效地学好药物分析技术课程,并在日后工作中运用药物分析技术检验药品,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1 中职药物分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1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七八岁,正是青年初期,这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1]。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对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课堂上注意力极易分散,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都不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药物分析技术理论知识枯燥乏味,知识点繁多且与很多学科关联,对中职生来说,难度较大,学习困难,导致学习热情不高。
1.2 学生存在畏惧计算心理
药物分析技术中的一个难点是计算,药物分析涉及大量的计算及数据的处理。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会直接影响药物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2]。尤其在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这一项目中,需要计算药物标示量的百分含量或者药物的百分含量,就目前的中职生而言,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学好数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要掌握含量测定相关的计算方法比较吃力。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畏惧计算的心理。
例如,计算阿司匹林原料药的百分含量,首先要熟悉相关的基本概念,滴定度T是指每1 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相当于被测药物的质量(mg/mL)。。,已知某滴定液的滴定度T,消耗滴定液的体积V,滴定液的实际浓度和规定浓度以及药品的取样量ms,把已知条件代入公式中,就可以计算出阿司匹林原料药的百分含量。学生虽然能从题目中找到对应的数据并代入公式中,但是计算能力跟不上,不会计算带有小数、分式的乘除法,得出结果后不会将小数转换成百分数,无法算出最终的阿司匹林百分含量。此外,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较差,不能灵活运用公式,已知阿司匹林百分含量、滴定度T、浓度校正因子F和药品的取样量ms,要计算出消耗滴定液的体积V,转换公式后,把已知条件对号入座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了,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公式。再者,就是计算过程中单位换算的问题,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可以把取样量的单位“克”乘以1 000换算成“毫克”单位,虽然课堂上强调过多次,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忽略了计算单位统一的问题,导致最终结果有误。
1.3 学生对实验操作不自信
受教学课时与实验场地限制,学生练习实验操作的时间一个星期最多有2~4学时。据调查学生在读中职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化学实验,有个别条件好的初中开设过2~3个使用试管与滴管的简单化学实验。虽然学生做实验的兴致很高,但是其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比浊管的基本操作方法都不熟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注重细节,导致实验失败,从而产生不自信心理。例如,在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且食指要按在移液管上端管口处,学生操作时经常弄错,变成右手拿洗耳球,左手食指按住管口,甚至会把溶液吸入洗耳球内使溶液污染;调节液面时,右手食指按住管口的松紧度很难把控,导致吸取的液体过少。学生对实验操作不自信的表现是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实验,不会主动动手操作,甚至依赖老师帮助其完成实验,这样非常不利于药物分析技术的有效学习。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2.1 利用电子版《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是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都要遵循的法定依据,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由凡例、品名目次、正文、索引4部分组成,为药品检验提供了法定技术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药典,例如,查阅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正文内容,若从索引中查找,在中文索引中找到药品名称第一个字(“盐”)的拼音首字母“Y”项,找到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在正文的页码,翻至正文即可;若从品名目次中查找,在品名目次中找到药品名称第一个字(“盐”)的笔画数“十画”项,查找到该药在正文中的页码,翻至正文即可。药典正文内容中的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对药物分析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要利用好药典以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药品检验的每一个步骤。
而现行版药典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由4部组成。纸质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全套售价为2 980元。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纸质版的药典花费巨大,而且《中国药典》5年一更新,会造成浪费。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电子版的《中国药典》,让学生使用手机随时随地查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国药典》的熟悉程度。
2.2 利用线上资源加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
药物分析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特别高,尤其是基本仪器的操作。传统的实验课都是教师把要用到的试剂配制好,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加入试剂即可。我们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尝试通过学习通平台让学生课前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完成实验注意事项的小练习。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训练,让学生参与实训课所用试剂的配制,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配制常用试剂的方法,还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配制硫氰酸铵溶液、重铬酸钾溶液、甲基红指示液等。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掌握操作知识点之后,给其提供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在学生操作练习的同时,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循环播放对应的标准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若学生有操作不当,教师可在一旁加以指导和纠正,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是的良好实验操作习惯。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趣、新奇、效率高的优势,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4]。在课堂授课时,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药物分析知识点融入理论课程中,让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可以结合自身做实验和工作的经历,分享与药物分析内容有关的事例,引起学生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化学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比如有趣的设问、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识,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提高学习能动性,使更多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药物检查的时候,播放一段2013年“贵州三都县村民砷中毒事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个事件,随后提出问题:“村民饮用废弃矿洞水为什么会中毒?砷中毒会有什么临床表现?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出砷盐?检测出砷盐会有什么化学现象?”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药物检查这个程序是如此的重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学好药物分析技术这门课程非常重要,药物分析是检验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中职药剂专业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的必备技能。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熟悉药品检验的依据和程序,牢固树立药品质量意识,成为药物分析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