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度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2021-03-06程忠义

中国农资 2021年7期
关键词:飞防播撒单价

植保无人机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代表了国人上下求索、敢于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星空中的一个亮点。在2020年特殊大环境下,全国整个植保行业实现了翻倍的发展速度。2020年度植保无人机发展可总结为五个关键词和三大发展趋势。

五个关键词

10亿亩次

2019年,全年累计销售植保无人机3万台,2020年全年累计销售量已经达到6万台,与此相应的,植保无人机保有量预计已达11万台,作业面积10亿亩次。随着作业面积突破10亿亩次,植保无人机也已从早期的实验性产品发展成为一种常见农业生产机械。

价格下降

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植保作业单价持续下降,以全国作业量最大的黑龙江东部地区为例,作业单价从2016年的8元/亩降低 到2020年 的2.5元/亩。作业单价的降低,在前期有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但随着价格跌入成本线,已经严重降低了从业者的收入,从而加速行业变化。

稻田主流

在全国部分地区,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标配的农业生产工具,以机械化非常高的黑龙江建三江地区为例,90%的水稻都使用过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

农业无人机

随着播撒机的使用普及,播撒应用成为植保无人机使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用比较多的包括水稻撒肥与撒种、油菜籽播撒、草原种子播撒、鱼虾塘饲料播撒。一定意义上,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畴已发生了较大转变,应当重新定义为“农业无人机”。

事故频发

植保无人机属于低容量喷洒,且飞行器具有一定的飞行高度,所以具有易飘移、易蒸发的特点。同时,因为药液浓度高,并不是所有的药剂都适用于飞防。以上两个因素结合从业人员专业性水平较差,共同造成了作业安全性问题频发的现状。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2020年4月,12家企业共同开展了《安全飞防倡议书》活动,进行集中的线上安全培训,实现安全培训落地。

三大发展趋势

部分区域增速放缓

预计2-3年,市场整体规模依然保持50%-60%的增速,保有量将达到20万台,但在不同区域会出现较大差异。地块平整的区域市场规模将首先达到最大,然后进入缓慢增长期,如黑龙江、新疆。这些区域短期内不会停止增长,因为仍然有部分作物的飞防作业比例较低,如东北地区的玉米与大豆,后续将会持续向旱田作物拓展。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东部省份,因为土地集中度低、单位地块规模小、土地流转等原因,飞防作业整体比例还在相对低位,依然还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云、贵、川、渝、桂等地区受限于地形、单块耕地面积等原因,飞防作业基数较低,依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改变国内农业格局

中国农业生产总体存在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人员成本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大头,无法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匹敌。植保无人机的出现,是“管理”薄弱环节的突破,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重要一步。以江苏农场水稻种植为例,2016年水稻农药喷洒作业单价依然在8元/亩左右,经历5年的发展时间,已经降低到4元/亩的单价。另外一个方面,飞防植保作业比例的增加,对于农药水基化剂型的需求增加,也促进了农药生产企业对于剂型的适应与调整。植保无人机对于种子与肥料的播撒、农药、叶面肥以及棉花脱叶剂的喷洒将真正全面参与了农业生产“耕种管收”的所有阶段,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潜移默化。例如,随着种子播撒的便利,水稻种植区进行直播的比例在迅速增加,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增加了农户的收益。预计2021年播撒作业将会保持200%的增长速度,在应用作物上,水稻将成为播撒作业主要的作业对象。

市场及产品趋于稳定

随着市场规模达到10万台量级,整体市场趋于稳定,第一,无人机机型从10L发展到30L,小机型主要面向零散地块及自用,中型机适应性比较强属于多面手,而大型机则将主要面向播撒和果树喷洒。各地的用户趋于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一味求大。第二,服务价格趋于稳定,前期由于植保无人机效率远高于人工作业效率,市场价格早期仍对标人工与其他简单器械,但是随着植保无人机效率的逐步提升,价格保持持续下探态势,但对于部分区域来说已经跌无可跌,例如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短期内预计将保持稳定。第三,产品形态未发生大幅变化,短期内品牌格局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第四,从业人员具备农业背景的比例增加、作业价格下降,植保无人机流动性作业比例大幅降低,本地化作业成为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飞防播撒单价
如何求单价
解决问题有技巧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算单价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二代粘虫的防治技术
洮北区农业站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
播撒助人为乐的种子
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青少年心里
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大预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