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职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1-03-06孙秀萍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孙秀萍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一、国内中职学生消费现状
近年来,虽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月光族、负债族也越来越多。网络诈骗、校园贷、网贷等问题逐渐低龄化,由大学市场慢慢渗入高中、中职学校。很多同学平时大手大脚,不到月底就花光整月积蓄;淘宝、拼多多、京东的购物车都是满满的;支付宝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每月被最大限度支用。每年“双十一”,为了抑制学生冲动消费、肆意狂欢的放纵消费,总有学校到晚上12点直接断电。2020年一场疫情,让在家憋了几个月的学生,有更多时间接触网络,也刺激了中职学生网络消费额度,他们即使钱不多,也有报复性消费的意愿,窝在家里网购,或者较大金额充值游戏币打发时间。
网购方式快捷便利,更多的中职学生将钱用在了网上消费,由于无计划消费,不到月底,他们的钱就用光了,但他们却不知道用在哪里了。
二、国外消费观的研究
关于消费,不同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消费观念,如:
英国:精打细算,不当“卡奴”。英国年轻一代的收入普遍有限,而他们的家长通常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后,就不会给零花钱了。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英国年轻人愿意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作出妥协。如今的英国年轻人,消费观很大程度上源自社会氛围,而非家庭教育。比如说,他们不再像父母及祖辈那样喜欢逛街购物,而是网购。
韩国:享受当下,“吃饱活着”。曾作为社会纽带发挥重要作用的“老式”价值观逐渐凋零,随着社会财富增加,与享乐相连的消费主义盛行。
美国:“钱少债多”难以摆脱。美国人的思维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整体上,美国成熟的信用体系和社会风气是保障年轻人不过度借钱消费的基础,但“钱少债多”的窘境大多数年轻人是难以回避的。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购物模式和消费观念在日益发生着变化。我国消费,也同国外一样,逐渐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消费。
三、影响中职学生消费的多重因素
中职学生消费,大多局限在校园消费,包括日常生活消费、用品消费、交通费、交际费、服装费等。他们的消费,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第一,网络宣传诱惑多,购物易冲动。后疫情时代,随着直播带货、名人带货、打赏主播等新型营销模式的兴起,将网络营销更是带入新的殿堂,也会出现“我记得当初网购的目的,不是为了省钱吗”的窘境。
第二,自身意识不够,无法理解“花钱一时爽,挣钱泪汪汪”的实际情况。中学生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父母,每月到点等待从父母手中取得生活费用,缺乏自己挣钱花的意识。
第三,求异心理作祟,攀比现象严重。进入中职,学生的学业压力减小,他们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会花更多心思比吃、比穿、比打扮,并且,这种攀比之风似乎愈演愈烈。比如女生为了吸引男生,会更加注重外表,如衣物、配饰、美肤方面支出就会加大;男生为了追到心仪女生,除了衣物打扮,也会购买小礼物赠送给对方。
第四,从众心理强,追随“潮流热”。最典型案例就是这个阶段的中职学生,会跟随大众潮流,购买品牌物品,甚至通过朋友圈“显摆”。
第五,发泄情绪,冲动消费。有些人,一旦情绪不好,就会以购物作为情绪发泄口,胡乱买东西,等清醒后却后悔莫及。
四、探索中职学生理性消费途径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对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模糊,形成的消费观未必正确。所以,这个过程需要积极引导:
1.识别消费心理,追求“积极消费”心态。
面对繁杂的各种网络宣传诱惑,中职学生需要识别个人消费心理,定位自己究竟需要什么,避免盲目从众、求异消费,树立积极的消费心态。
2..延迟满足,争取更大的消费空间。
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得到一件东西,但不时会因为忍不住其他一些零碎消费而落空。我们可以为了购买目标而暂时放弃眼前其他零碎消费。
3.体验挣钱不易,从而理智消费。
中职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兼职,体验挣钱不易的感受。那么在花钱时,会更加珍惜,不会随意乱花钱。
4.控制情绪,避免冲动消费。
购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项需求,那么,就要克制自己在生气时冲动购物,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性,冷静之后再购物。
5.树立良好心态,避免从众消费。
作为中职学生,慢慢过渡到成年阶段。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积极心态,明白自己的真正所需,避免从众消费。
6.厘清消费目的,购买自己真正所需。
中职学生,在购买物品前,要先想一下自己是否需要购买,购买的物品是否为自己真正所需,然后再考虑是否购买。
五、结语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是未成年,其生活经费主要来源于父母,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却张扬自己个性,他们追求新鲜事物、追求时尚、追求与众不同、追求“你有我也必须有”。但是,后疫情时代,中职学生一定要做到有规划、有计划的消费,做二十一世纪理性消费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