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2021-03-05曹彦君
曹彦君
(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甘肃 平凉 744600)
我国的养殖业正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在增加养殖效益的同时,也使鸡病出现概率和诊治难度增加,不利于养鸡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结合鸡病流行的特点,同时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1 流行特点
1.1 鸡病种类增加
当前的病流行有种类增加的特点,有的是新病出现,有的是已有病原变异,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1.2 非典型化增多
有的鸡病的流行症状呈现非典型化趋势,尤其是症状不明显,发现比较困难。一些病原出现变异,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患病鸡的症状不是很明显。
1.3 传播速度加快
养鸡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增大了养殖密度。如果出现疫情,可加快传播的速度和加大传播范围,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些疫病在无明显症状时就已经大范围传播和蔓延。
1.4 超强毒株的出现
有些新的病毒种类增加,尤其是在鸡引种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检疫措施,很容易导致外地病毒传入到本地,导致和本地的病毒之间杂交,增加了病毒的毒性,同时也出现了较强的耐药性。此外,超强毒株的危害范围广,而且死亡率上升。
1.5 病毒杂交问题
在一些鸡病中,还存在病原杂交变异,或者出现一病多症的现象,不仅增加了诊断难度,还增加了治疗难度。此外,一病多症的症状即使在同一种疾病中也会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增加了预防和治疗的难度。
1.6 病原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有的养殖户不重视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经常出现盲目用药的现象,导致病原的耐药性增强。此外,病原如果出现耐药性,可增加治疗难度。
1.7 混合感染病例增多
随着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混合感染的病例日益增加。研究显示,有些混合感染的病例已经超过了单独的发病率。很多患病鸡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混感的形成有病毒混感,或细菌之间混感,或病毒与细菌混感,或病毒、细菌、寄生虫混感等。
1.8 发病日龄改变
有些患病鸡的日龄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鸡痘病主要危害70日龄以内的鸡,但随着疾病的日益复杂化,有些雏鸡在7日龄左右内也会受到传染,进而导致许多鸡出现感染
2 防治措施
2.1 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
为了降低鸡病发生的概率,应该结合当地疾病的流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对抗体的检测,为免疫工作奠定基础,此外,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好鸡群的免疫接种工作。为提高免疫的效果,应该加大对鸡病疫苗的研发研制力度,对接种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疫苗接种流程的科学合理性,落实好鸡病的防治工作。
2.2 加强净化以及消毒管理
为了防止鸡病的出现,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卫生消毒管理措施,做好养殖场的卫生消毒工作。首先,合理选择消毒药品。其次,在消毒过程中必须保证适合的用药量,采取彻底的消毒措施。再次,每个养殖场的情况不同,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消毒药品和消毒次数,春季和秋季消毒2次/周,而夏季消毒3次/周。最后,要定期的更换消毒药品,避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2.3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原则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对减少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对出栏之后的鸡舍进行全面的消毒管理,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其次,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鸡只发病的概率,从而为养殖户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2.4 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在养殖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科学的饲料管理措施,对饲料严格把关,严禁喂食变质和发霉的饲料,为鸡群提供全价饲料。其次,不能突然更换饲料,如果需要更换饲料,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鸡群出现应激反应。最后,为鸡群提供清洁干净的饮水,不能让鸡直接使用坑塘水。此外,对患病死亡的鸡,应该采取深埋或者焚烧的方式,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2.5 保证养鸡环境的干净卫生
养殖人员应该定期鸡舍内的粪便,保证圈舍的干净卫生,同时做好鸡舍的自然通风工作,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结合疾病流行的特点定期喷洒适量的消毒药品,加强对养鸡环境的卫生消毒管理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